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治疗脂肪肝60例疗效观察
2010-08-08张雪丽魏日萍
张雪丽 魏日萍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导致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临床B超、CT的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近来,发现熊去氧胆酸(UDCA)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而被广泛用于肝病治疗,作者应用优思弗(进口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治疗脂肪肝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门诊经B超证实为脂肪肝并查血生化提示血脂升高及肝功能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2~56岁,平均36.2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21~58岁,平均37.9岁。两组间性别、年龄、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或CT及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标准:脂肪肝未服用调脂药物或曾服用调脂药物已停服4周,禁食12h后抽静脉血,胆固醇(TC)≥5.2mm/L、甘油三脂(TG)≥1.70mm/L,谷丙转氨酶(ALT)≥40u/L和(或)谷草转氨酶(AST)≥40u/L≥。已除外肝肾疾患、内分泌疾患、药物所致的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等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 2次/日,水飞蓟宾70mg3次/日、口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单用水飞蓟宾70mg3次/日口服,治疗3个月。两组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检测ALT、AST、γ—GT、TG、TC以及BUN、Cr、肝脏B超。
1.4 疗效评定 生化指标判断标准:按卫生部1988年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判断疗效。显效:TC<5.2mmol/L,TG<1.7mmol/L,ALT<40u/L,AST<40u/L;有效:TC下降>10%,TG下降>20%,ALT<40u/L,AST<40u/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肝脏B超判定标准:按2006年2月颁布的《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显效:轻中度脂肪肝转为正常,重度脂肪肝转为轻度或正常;有效:中度脂肪肝转为轻度,重度转为中度;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用配对t检验,疗效分析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变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变化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ALT、AST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ALT、AST明显降低(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复查B超,B超提示治疗组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1。
2.4 用药前后血BUN、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5 不良反应 除治疗组2例有轻微腹泻外,其余无不良反应,腹泻未治疗。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x±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酶变化(x±s,u/L)
3 讨论
NAFLD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性肝病,其肝脏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大泡性或大泡性性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即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大量沉积[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二次打击学说是疾病进展的关键。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增加所致的糖脂代谢紊乱为第一次打击。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为第二次打击[2]。单纯性脂肪肝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脂肪肝可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则可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常用降脂药物来治疗脂肪肝,但由于大多降脂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损害作用,且停药可反弹,并不能有效改善肝内脂质沉积,因此限制了其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3]。水飞蓟素是从蓟类植物提取的一组黄碱素类物质的总称,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水飞蓟素及其重要同分异构体—水飞蓟宾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稳定肝细胞膜、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刺激蛋白质合成以及促使损伤后肝细胞再生[4]。熊去氧胆酸最早是从中国黑熊胆汁中分离出来的,生理条件下人体内含量甚微,小于总胆汁的4%,是鹅脱氧胆酸通过肠道细菌作用而形成的7-β位羟基异构体,熊去氧胆酸比其他二羟基胆盐更具亲水性。它有类似胆固醇树脂消胆胺的作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胆汁酸的毒性,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保护线粒体,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减轻肝细胞脂肪浸润,保护肝细胞,促进胆固醇转化和排泄[5]。我们曾单用水飞蓟宾治疗脂肪肝效果不理想,将水飞蓟宾和优思弗联用后,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B超上发现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王宗伟.脂肪肝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1):8-11.
[2]Day CP,James OFW.steatohepatitis:a tale of two this[J].Castroenterology,1998,114:842.
[3]彭昱东,叶林,彭丽萍.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2):9-100.
[4]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28.
[5]刘娓娓,沈锡中.熊去氧胆酸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3,24(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