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水杨酸酊在分装及贮藏中的含量变化考察
2010-08-07刘丽珍韦曦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柳州市545006
刘丽珍,韦曦(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柳州市545006)
复方水杨酸酊是我院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真菌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的外用医院制剂,具有软化和溶解角质、抑制真菌作用,用于治疗未破裂的手足癣、股癣等[1]。经临床长期验证,其疗效确切、用药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本制剂的现有包装容器为100 mL的半透明塑料瓶,在贮存过程中,笔者发现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由红棕色澄明液逐渐转为浅棕色。为此,对制剂进行了分装前、后以及在不同包装容器和不同贮藏条件下时水杨酸和苯甲酸总酸含量及碘含量变化的考察,以确定相对较好的贮藏条件,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1 材料
水杨酸(批号:080611)、苯甲酸(批号:081020)均由镇江前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碘(批号:080301)、碘化钾(批号:070901)均由自贡鸿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樟脑(广东黄埔化工厂,批号:0812018)。以上试药均为药用规格,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复方水杨酸酊(自制,批号:080319、090505、090825,规格:每瓶100 mL)。
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以下简称塑料瓶,广西陆川县诚信包装材料厂,批号:090812,规格:100 mL)。
2 处方与制备
2.1 处方
水杨酸10 g,苯甲酸10 g,樟脑10 g,3%碘酊8 mL,75%乙醇加至100 mL。
2.2 制备
取碘化钾1.8 g加少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加碘3 g溶解,再加75%乙醇稀释至100 mL,制成3%的碘酊待用。
取水杨酸、苯甲酸、樟脑溶于适量75%乙醇中,加入3%碘酊,再加75%乙醇至刻度,混匀即得,取样送检测定含量合格后分装。
3 分装及不同贮藏条件下含量测定
3.1 含量测定方法
参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2版[2],按中和滴定法,用氢氧化钠(0.1 mol·L-1)滴定液测定水杨酸和苯甲酸总酸含量;按碘量法,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 mol·L-1)测定碘的含量变化。总酸含量和碘含量均以标示含量表示。
3.2 制剂分装前、后的含量变化
按“2.2”项下将制剂制备完成后即取样送检,测定含量合格后分装(一般从制备到分装样品需放置1~2 h),再取分装于塑料瓶中的成品进行含量测定。比较本制剂在分装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见,与分装前比较,分装后总酸含量略有升高,碘含量略有降低。
3.3 用不同容器包装时含量变化
表1 分装前、后含量变化比较Tab 1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packing
将样品分别用白色塑料瓶和棕色玻璃磨口瓶包装,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室温)放置0、30、60、90 d后分别测定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用不同容器包装含量变化比较Tab 2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samples stored with different containers
由表2结果可见,用白色塑料瓶和棕色玻璃磨口瓶包装,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碘含量下降较快,总酸含量变化不大。
3.4 不同贮藏条件含量变化
取样品用塑料瓶分装,密封后分别置于室温(28℃~30℃)、室温避光(30℃~35℃)、冷处避光(2℃~10℃)3种条件下贮藏0、15、30、45、60、75、90 d后测定含量变化,结果见表3。
由表3结果可见,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贮藏条件下的总酸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碘在冷处避光贮存较室温和室温避光含量下降最少,是较佳贮存方法。
4 讨论
水杨酸、苯甲酸及碘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碘可升华[3]。本制剂以75%的乙醇为溶媒,在制备过程中,随着不断地搅拌,由于容器不密闭,溶媒乙醇不断挥发,同时碘升华,使成品较中间品(分装前)的总酸量略有升高,碘含量略有降低,因此本制剂在制备时建议放置于密封容器中,等检测含量合格后宜尽快分装,并采用密封性好、不透明的塑料瓶或棕色玻璃瓶包装密封。
表3 3种贮藏条件下含量变化比较Tab 3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samples stored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碘酊在光线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3],由测定结果得知,贮藏温度对碘的含量影响最大,在室温放置特别是在夏天炎热季节,碘的含量迅速降低,因此本制剂宜少量制备,且宜于冷处避光放置,但不宜超过50 d,并在制备时适当增加碘的处方加入量,以确保制剂在贮藏中有效成份的含量合格,保证药品质量。
[1]胡熙明,齐谋甲,张立平.现代临床治疗药物大全[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7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医院制剂规范[S].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77.
[3]雍德卿.实用医院制剂注解[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