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后溪穴、外劳宫穴加局部穴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2010-08-04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王泽林葛磊李博慧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劳宫肩周炎肩关节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王泽林 葛磊 李博慧

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后溪穴加局部穴治疗肩周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周;左肩28例,右肩47例,双侧发病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2.2 对照组 对照组不针刺后溪穴、外劳宫穴,亦不做运动,仅局部针刺、拔火罐,余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前屈>150°,外展>120°,后伸>45°,内外旋>60°;显效:肩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前屈120°~150°,外展90°~120°,后伸30°~45°,内外旋45°~60°;好转:肩痛减轻,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大,但仍有活动受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症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主要临床特征为肩臂疼痛和活动受限,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是一种多部位,多滑囊的病变[3]。多发生于中老年,其发病多与长期劳损、外伤、受寒有关。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气入侵腠理,凝滞经络而为病。寒主收引,湿留关节,风邪侵上,故现上肢疼痛不能抬举之象。法当通经活络、畅通气血,使寒湿去、风邪化,则痹痛自除,此通则不痛之理也。方用局部与循经远取为原则,选手三阳经穴为主,配手太阴经穴为辅,远近并举而取效。

后溪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以舒筋利窍的作用较为突出。能疏通手指、肘肩部、头颈部的经气。针刺后溪穴后,辅以关节旋前、旋后运动,可以改善局部气血的运行,通利经气,促使局部粘连组织松解,从而减轻或消除症状[4]。外劳宫穴属经外奇穴,位于左手背第2、3掌骨间掌关后0.5寸凹陷处,《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根据标本根结和气衡的理论,四肢为根、为本,躯干为结、为标,脉气上下,内外相应,内脏、头身、肢节密切联系。因此,针刺外劳宫穴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治疗时远刺与近刺相结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5]。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针刺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从痊愈率来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治疗肩周炎采用针刺后溪穴、外劳宫穴配合患侧肩关节运动,可以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易树萱.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1):8-10.

[3]洪杰,王苑彭,刘延男,等.肩周炎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4]陈银海,赖蕴珠.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综合评定[J].中医康复,2000,15(1):12-14.

[5]陈宝珠.外劳宫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3,10(4):50-51.

猜你喜欢

劳宫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劳宫穴的妙用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掌中珍宝
——劳宫穴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