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空间集聚:主线、布局与路径
2010-08-03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文/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浙江人口、产业等向特定空间进一步集聚,是特定阶段的一种客观趋势,也是土地稀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更是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发展主线
世界城市化的演进规律显示: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呈现出倒U型关系,即只有超过一个临界值后,人口密度的提高才开始对生产率产生负面作用。由图1可知,浙江尚处于倒U型的左边,正处于经济空间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企业相互间的一种共成长性。浙江经济已迈入人均GDP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口、要素、产业等向特定空间的进一步集聚,是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也是土地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更是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推进经济空间集聚发展,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布局,分类引导要素在不同城镇体系间流动,重点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集聚,同时引导各种要素向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功能区集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推进经济空间集聚发展,要坚持集聚、集约、创新的原则,构建规划引导、市场驱动、政策保障的协同机制,通过人口、土地、创新要素的集中,企业、产业空间的集聚,以及区域、城市、城乡空间的集散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促共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直接涉及城镇、产业、人口和要素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引导经济空间集聚的关键所在。重点推进两个方面聚合:一是结合省域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实现对内聚合;二是结合产业国际化和外向化趋势,跳出浙江来构建浙江空间发展布局结构,促进对外聚合。
一是对内聚合。结合区域一体化、设施网络化,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中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和空间集聚“三集聚”要求,在规划和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形成“三带、四类、五区”。
——“三带”,即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三大产业带。其中,环杭州湾、温台沿海产业带是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金衢丽产业带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是浙江重要经济增长潜力所在。环杭州湾产业带应以都市经济圈为主平台,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临港工业;温台沿海应以中心城市、重点开发区、重点港口为依托,着力提升块状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临港工业;金衢丽产业带应以重点中心城市、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中心镇为主平台,依托高速公路沿海交通枢纽布局,着力提升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
——“四类”,即城市群(或都市经济圈)经济、强县经济、海洋经济、山区生态经济。城市群(或都市圈)经济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区域资源要素集聚集约发展的重大平台,更是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浙江省来讲,重点是打造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四核”。强县经济是浙江经济社会活力所在,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点。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所在和空间所在,重点是实施好东海开发战略,推进海洋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在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重点港口、重点产业区发展一批临港产业。山区生态经济是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浙江山区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五区”,即中心城市新区、重点经济开发区、特殊功能监管区(如沿海保税港区、空港综合保税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这是优化浙江省城镇、产业和资源要素布局的主要平台,也是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实施重点所在。要在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地区谋划建设一批新的开发开放平台,在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建设一批城市新区。要推动这些区域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
二是对外聚合。重点是结合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实施,构建“北融长三角经济区、南联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带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区”为紧密层,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为辐射圈,实施“走出去”重点区域为影响区的开放开发布局体系。对外聚合的广度决定着浙江空间资源配置的深度,事关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外部支撑能力建设的成败。
实现途径既要在微观上解决现状中妨碍经济空间集聚的现实问题,又必须在宏观上实现浙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
三种实现途径
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既在微观上解决现状中妨碍经济空间集聚的现实问题,又必须在宏观上实现浙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
一是产业集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布局集聚,引导产业向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集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行业集聚,引导地理相邻的同类产业,通过地区联合、产业整合,促进产业链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延伸,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功能聚合的产业生态网络;企业集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专业化分工为纽带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企业关系。
二是空间集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集散,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把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和省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作为今后全省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引导开发区内的城镇,向组团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城市集散,以培育战略发展区域为重点,将杭宁温三大都市经济圈与浙中城市群作为带动全省率先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地区;城乡集散,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功能定位,选择城市功能区、综合性中小城市、特色中心镇等不同发展模式,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节点的网络状城镇发展格局。
三是要素集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集中,引导城乡人口流向,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布局,分类推进人口在不同等级城镇体系间流动,重点推进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土地集中,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和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由短期、零碎的无序流转,变为期限长、大规模的有序流转,加快土地向高效率、高收益的大户集中;创新要素集中,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向城市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