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汤熏洗联合外用药膏治疗慢性手足湿疹疗效观察
2010-08-02李炫谕
李炫谕
(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 固原756000)
慢性湿疹病程较长、顽固难愈且易复发,以渗出、浸润、肥厚皮损为主,有色素沉着,多呈局限性斑块,边界较清楚,粗糙,苔藓化。而慢性手足湿疹多发于手指、手掌、足趾、足掌,对称,可蔓延至手背、手腕部、足背、足踝部及小腿,皮损以浸润、肥厚、干燥、粗糙及皲裂为特点,剧烈瘙痒,病程较长,加之手足部角质层较厚对外用药物的吸收率较低,使慢性手足湿疹顽固难愈且易复发,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2006年8月~2008年6月我科应用祛湿汤熏洗配合外用药膏治疗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48例均为门诊确诊患者,全部符合慢性手足湿疹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78人,女性70人,年龄5~81岁,病程6d~30年。其中手部88例,足部60例;发病后曾口服过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片、中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治疗;患者体检情况:无扁桃体肿大,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祛湿止痒、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汤剂熏洗,并配合药膏外用。对照组仅给予药膏外用。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2.1 祛湿汤处方 土茯苓30g、白鲜皮30g、地肤子 30g、连翘 20g、金银花 20g、野菊花 20g、马齿苋20g、金钱草 20g、苍术 15g、生地 15g、桃仁 15g、红花15g、丹参 15g、防风 15g、荆芥 20g、黄柏 15g、黄连15g、黄芩15g、生甘草15g、苦参30g。皮损较厚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威灵仙20g、皂角20g。上药加水1 000~2 000mL,水煎3次混合,滤渣后取药汁热开后改为文火,将手足患处分别置于蒸气上方熏蒸,以温湿不烫舒适为宜,熏蒸20~30 min,熏蒸完毕待药汁温度降至适宜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汁外洗,并浸泡手足,每次 20~30min,1~2 次 /d。
1.2.2 药膏外用方法 手部外用曲安奈德尿素乳膏,2次/d,足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与尿素软膏,各2次/d;手足部皮损较厚处用2%~5%水杨酸软膏或干彼美(复方乳酸软膏)外用,2次/d,或用2%~5%水杨酸软膏封包患处,1次/每晚;手足部瘙痒甚者加用蛇脂肤宝软膏(成分:蛇脂、苦参、地肤子、冰片、蛇床子)与赛庚啶软膏,各2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皮损消退≥95%;显效:自觉症状和皮损明显改善或缓解60%~94%;有效: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20%~59%;无效: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AS6.12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59,P <0.01)。见表 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例(%)
2.2 不良反应 14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对称分布,倾向湿润,剧烈瘙痒,反复发作。《诸病源侯论·瘑疮侯》记载:“瘑疮者由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乎血气,结聚所……逆相对如新生茱萸子,痛痒抓瘙成疮,黄汁出,浸淫生长,折裂,时瘥时剧。”而慢性手足湿疹,多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常呈皲裂或疣状,时轻时重,无规律性,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部分呈苔藓样变,不定时瘙痒,表面有明显的抓痕、血痂,皮损处多有色素沉着。治疗以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养血润肤为主[3]。祛湿汤中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防风、荆芥祛风止痒;金钱草、金银花、野菊花、马齿苋、连翘、苦参、生地、黄芩、黄连、黄柏、苍术清热解毒凉血,健脾燥湿止痒;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经;生甘草调和诸药,共达健脾燥湿、清热凉血解毒、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效。熏蒸时产生大量的中药蒸气分子,增加手足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增加了局部药物浓度。外洗可软化手足角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效能而产生疗效[4],同时配合软膏外用,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6
[2]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
[3]张志礼.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165
[4]王阿宝,杨坚.中药蒸气疗法治疗湿疹35例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