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8-01陈静芬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深圳518035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0年1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头孢抗菌

陈静芬(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深圳 518035)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已在我院深入开展,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意义。笔者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27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8年上报的270例ADR报告,大部分由临床药师在参与查房过程中填写,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门急诊患者退药时药师填写的记录,小部分由临床医师上报。

对发生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70例ADR中,男性132例(48.89%),女性138例(51.11%),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2 a。具体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Tab 1 Age distribution of ADR cases

2.2 给药途径分布

270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报告最多,有140例占51.85%;口服给药有54例占20.00%;静脉推注有32例占11.85%;外用给药有20例占7.41%;肌内注射有16例占5.93%;皮下注射有8例占2.96%。

2.3 ADR涉及药品种类统计

270例ADR中,抗菌药物发生比例最高,有158例,占58.52%,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和呼吸系统用药,详见表2。引发ADR的抗菌药物分布见表3。

表2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Tab 2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drugs and constituent ratios

表3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antibiotics

2.4 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详见表4。

2.5 新的、严重的ADR临床表现

270例ADR报告中,新的和严重的ADR共8例,占2.96%,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相关临床表现见表5。

3 讨论

3.1 ADR与患者性别、年龄

从我院报告的ADR可知,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型医院有关。10 a以下儿童及60 a以上老年人发生ADR例次较多,因此,要关注此类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4 Systems or organs involved in ADR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表5 新的、严重的ADR 及其临床表现Tab 5 New and serious ADR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3.2 ADR与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发生ADR比例最高,这可能与此种途径给药不存在药物吸收过程,血药浓度高,达峰时间快,药理作用强有关,导致ADR的临床表现也较严重[1]。建议临床医生坚持“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点滴”的用药原则,特别是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门诊抗感染用药时[2]。

3.3 ADR与用药品种

从表2、表3可以看出,抗菌药物发生ADR例次最多,占58.52%,尤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多见,可能与目前这两类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有关[3]。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以头孢替安、头孢替唑、头孢孟多为主,由于其抗菌谱广,作用强,效果得到肯定,另外这几种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为一级管理(非限制性使用),因此使用频率较高;但此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也相应较多,因此,临床将其列入皮试药品目录范围,尽量减少ADR的发生。喹诺酮类以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多见,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其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及变态反应等症状。由表2可知,中药注射剂ADR发生例次居第2位,可能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没有杂质成分的检查项目,很难制订出客观、完善的质量标准,因此无法较好地控制过敏物质的引入及限制其量[4]。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用药监护[5]。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中药注射液多次发文,要求重视葛根素、刺五加、莪术油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品种。

3.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由表4可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最主要的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瘙痒为主,这在临床中较易观察到,症状轻者以停药或者给予抗组胺药治疗即可。而一些由于器官或系统造成的损害则上报较少,这可能与临床中不易察觉到有关。随着临床药师工作的不断推进,药师深入临床参加查房有利于发现这些不易被观察到的ADR[6]。

3.5 新的、严重的ADR

由表5可知,新的、严重的ADR中,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占多数,除了与患者自身体质有关外,还与医生用药前是否询问过敏史,有无把握用药量,有无配伍禁忌等有关,8例经抢救均无死亡,其中有1例肾功能损害留下后遗症。可见药物不良反应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转归良好,但个别还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强用药监护,完善不良反应制度,并定期整理反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7]。

现举2例头孢替安和左氧氟沙星新的较为严重的病例分析如下。1例肺炎患者,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静脉滴注头孢替安10 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患者脱离危险。后探其病因得知,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而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此患者用药前未进行头孢替安过敏试验。因此,为安全起见,建议使用该药前做皮内过敏试验,我院已把它列入皮试药品目录之中,以300 μg·mL-1浓度的药液进行皮试。1例38岁女性支气管炎伴神经炎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 g,1 h后出现晕厥、抽搐、口吐白沫,经积极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考虑其原因可能与该患者有神经疾病,而左氧氟沙星分子中含有氟原子,脂溶性好,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导致中枢兴奋性增高[8],从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对于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左氧氟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建议临床医生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前30 min ADR监测,控制滴注速度,严密观察,做好抢救措施,减少ADR的发生[9]。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药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仅靠临床药师参与病人用药的跟踪调查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大ADR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医护人员行动起来,不断地学习掌握ADR的相关知识,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1] 潘晓燕.我院2006年~2007年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6):221-223.

[2] 杨汝鑫.9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9):1729-1730.

[3] 习丹,张瑛,赵宝玲.我院3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3):166-168.

[4] 周超凡,林育华,徐植灵.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J].中国药物警戒,2005,2(4):201-203.

[5] 冯芳梅,李焰青.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5):424-425.

[6] 刘宪军,张晓兰.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首都医药,2008,16:56-57.

[7] 伍俊妍,吴庆欢,李国成.我院1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1046-1047.

[8] 陈果林,欧伟红,蓝雪容.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9):1075-1078.

[9] 贾魁荣.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3):169-172.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头孢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