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研究——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2010-07-30张海霞
张海霞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往往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只为扩大销售,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进行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抢占市场,只看到账面上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有的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我国企业间不讲信用,互相拖欠货款构成连环债链的资金总额已达3000到4000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截止到2006年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2.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3个百分点。另外,国内一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作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所在。而在其它国家,早就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在“坏账”项目下,尽管如此,我国企业坏账率是仍占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天。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坏账率是0.25%—0.5%,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相差10多倍。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可以清醒地看到应收账款现状不容乐观,它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是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许多企业往往把抓生产、促销售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及销量,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略了资金的机会成本。特别是当经营销售人员的报酬与其销售额挂钩的时候,销售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往往采用赊销方式,提高个人销售指标。企业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成本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对于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欠款时间等因素未能进行经常性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缺乏有效的风险预测及防范机制,使应收账款不断膨胀。
2.信用机制不健全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诚信经营的价值理念,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拖欠资金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资金状况及经济合同履行的基本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轻易的将产品赊销出去,却无力收回货款。
3.法制观念淡薄是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间接原因。法制建设的相对落后,对于企业回收账款的法律援助跟不上,企业自己“要账难”,诉诸法律又“难执行”,这种法制环境也纵容了欠款者的拖欠行为,使有些企业在资金紧缺又借贷无门的情况下纷纷效仿,三角债越积越多,结算资金相互占用逐年上升,深陷“债务链”难以自拔。
4.对发生坏账处置不力也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企业发生坏账后,对坏账进行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审计以明确其责任。发生坏账时,这些企业往往能积极提出账务上的处理意见,却很少或很难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经济、民事或刑事责任,坏账损失中隐含的问题很少曝光。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
有关调查表明,真正的赊销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企业内部,只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才能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者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因素: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自身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能力、客户的资信程度等。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做出的要求,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⑴信用期限。是指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限定。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毛利。但不适当的延长信用期限,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限。⑵折扣期限。是指客户享受现金折扣优惠的付款期限。该期限的确定主要视折扣的损失是否小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而定。⑶现金折扣。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应收账款占用的时间和金额。许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往往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即现金折扣。如:“2/10,1/20,n/30”表示赊销期限为30天,若顾客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在2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折扣。现金折扣实际上是企业对客户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决定企业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主要取决于提供现金折扣后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成本。
3.收账政策。企业如果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减少收账费用,但却会增加应收账款,增加坏账损失,这样就要求企业依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科学地设计回收策略。企业除了要适时地使用现金折扣、适度地利用担保制度外,还应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一般要先给客户一封有礼貌的通知信函,进一步可以通过电话催收,如再无效,企业的收账员可直接与客户面谈,若证实客户确实遇到暂时困难,经过努力可以东山再起,企业应帮助客户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较多的应收账款。若客户虽有能力付款却想方设法拖欠,则有必要采取法律行动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以维护企业利益。
(二)谨慎选择结算方式
在充分调查了客户的资信情况后,接下来便要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它是决定能否安全、及时收回款项的主要因素。企业通常采用的结算方式有支票、银行本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对于盈利能力较强、资信度较好的客户,企业可适度放宽政策,采取托收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资信度较差的客户,企业则应该选择支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决不能只为了单纯地提高销售额,而去迁就客户提供的不合理要求。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
在进行对账工作时,企业应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时间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进行核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1.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2.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四)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坏账准备制度,争取及时收回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