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栓通络胶囊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与血脂的作用研究

2010-07-30周碧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4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西药

周碧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患者中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普遍增高,说明高血压与血脂含量有密切关系。目前,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防治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不很令人满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该病已成共识。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利用中西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4例,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43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87例患者均为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9.5±6.5)岁;对照组43例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8.7±6.2)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诊断标准,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6版[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口服,及降脂药物普伐他汀,20mg,1次/d口服或非诺贝特0.1g,3次/d 口服,依照TC、TC 升高的不同选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栓通络胶囊(锦州九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0930023,每粒装0.35g)。药物组成: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山楂、郁金、桂枝、木香、冰片、槐花,每次6粒,3次/d。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期间根据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调整西药的用量,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生活质量评估主要以杜氏量表为基础,结合《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高血压症状的观察稍做修改而成;安全性评价包括血、尿常规, 心电图及肝、肾等生化指标常规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显效:血压下降≥1.3kPa至正常,或下降2.7kPa以下,TC下降≥20%,或TG下降≥40%;有效:血压下降未达到1.3kPa,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3~2.5kPa或收缩期高血压下降>4.0kPa,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2 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结果疗效比较

表1所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1%,治疗组有效率为8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表2所示,治疗组治疗后TC、TG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降TC、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安全性指标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也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表2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常以头痛、颈胀、腰酸肢软、四肢麻木为主症,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其病因责之肝肾阴亏,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血压升高。肾气不足,蒸化无力,脾失健运,精化为浊,又可导致血脂升高。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多采用降压、降脂合治的方法,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诸如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且疗效不恒定。为减少西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本研究治疗组利用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加用消栓通络胶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心电图亦无异常变化。

消栓通络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化湿祛浊,温经通络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山楂总黄酮有明显的降低TC的作用;泽泻的提取物能干扰TC的吸收分散和排泄作用;三七能阻止TC及TG的吸收[4];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降低血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5];川芎能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扩张血管、降血脂,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6];郁金有减轻高血脂症的作用,并能明显防止内膜斑块的形成;黄芪具有利尿、降压、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诸药合用,诚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方剂之一。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4-95.

[2]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829.

[3]陶晓丽.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3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5):4-5.

[4]王佑华,周端,曹敏,等.三七总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0):965-966.

[5]贺青军,赵华云,陈伟强,等.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4): 15-16.

[6]王晓君,熊佑林.川芎素联用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7381-7382.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西药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