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6例临床分析
2010-07-30董晓燕韦菊英朱卫国陈岳华
董晓燕 韦菊英 朱卫国 陈岳华
(1.绍兴第二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浆细胞白血病(PC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终末阶段,称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无任何浆细胞疾病征象,但外周血中可出现大量恶性浆细胞,称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本文对6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作者在浙江大学医院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的2002~2007年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标准[1],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1~80岁,平均50岁,发热、乏力5例,骨痛5例,出血2例,肝肿大2例,脾肿大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血涂片、骨髓涂片分类、生化及全身X线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进行免疫电泳、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检查。
1.3 治疗 本组6例PPCL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另5例接受联合化疗,采用的方案分别为COP+EA(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足叶乙苷、泼尼松、阿糖胞苷)、AA+VP16(阿克拉霉素、足叶乙苷、阿糖胞苷)、VMCP(长春地辛、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马法兰)、FMD(米托恩醌、地塞米松、氟达拉滨)以及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等,其中2例患者联用了反应停,用量为(200~350)mg/d。
1.4 疗效标准[2]完全缓解(CR)∶外周血无浆细胞,血清或尿液中M蛋白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部分缓解(PR)∶外周血浆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血清或尿液中M蛋白较治疗前减少25%~50%;无效(NR)∶不能达到上述指标者。
2 结 果
2.1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中,白细胞升高4例[(10.4~66.2)×109/L],6例均有贫血,血小板降低4例[(34~98)×109/L],外周血涂片浆细胞比例占16%~87%。骨髓中均有浆细胞弥漫性浸润,原始及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浆细胞占10%~79%。生化结果1例肌酐升高,1例血钙升高,无乳酸脱氢酶升高病例。5例行免疫学检查,血球蛋白均增高,免疫球蛋白IgG升高4例,1例为轻链型。6例均行全身X线检查,2例有骨质破坏。结果详见表1。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 3例患者的免疫分型,3例患者均表达浆细胞相关抗原CD38,表达T淋巴细胞的标志(CD3、CD4、CD8、CD25)和前B 淋巴细胞抗原(CD10、CD21)均阴性,2例患者 CD46阳性,CD20、CD138各有1例表达。2例患者行染色核型检查(例1,6),均示正常核型。
2.3 疗效及预后 6例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另5例接受化疗,其中例1效果最佳,予以COP+EA,AA+VP16两疗程后获PR,此后坚持化疗,共 15个疗程 ,包括VMCP、M2、FMD,COP+马法兰等,并口服沙利度胺,存活3年。例6先后予以VMCP1疗程,FMD3次,未获缓解,予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1次后获PR,此后继续予以化疗,同时口服沙利度胺,于2007年5月死亡,存活时间为2年。余3例存活时间分别为5个月,3个月,1个半月,均小于半年。6例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
表1 6例PPCL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
3 讨 论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没有多发性骨髓瘤病史,属白血病独立类型。临床特征不同于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而与急性白血病更相似。本组6例PPCL起病急,以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骨痛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常见,平均年龄50岁,而骨骼损害和肾功能损害较少见。本组1例患者肌酐升高,1例血钙水平高于正常,无乳酸脱氢酶升高病例。与王迎等[3]报道相仿。本组接受免疫学检查的5例有4例为IgG型,1例轻链型,与文献报道[4]少见于IgG明显不同。本组2例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未发现异常核型,可能与样本量太少有关。
PPCL进展快,化疗效果不满意,缓解率低,即使获得缓解,停止化疗甚至持续化疗情况下亦有短期复发的风险,生存时间短、预后差。目前一般采用联合化疗(以烷化剂为主),但无统一的化疗方案,常使用MP、CHOP,可口服反应停,硼替佐米的应用亦有一定的疗效[5]。王迎等[3]报道23例PCL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年,未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其中4例联合沙利度胺,均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效果。本组5例接受治疗,无1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持续治疗,虽未获缓解,但存活期明显延长,可能与其年龄轻、化疗耐受性好,且持续口服沙利度胺有关。最近报道年轻患者强烈化疗后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4],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总之,PPCL对化疗反应差,联合应用化疗、沙利度胺,年轻患者及时行造血干细胞或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改善预后。
[1]沈志祥.简明临床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476
[2]李亲燕,张学光,陆肇阳,等.可溶性Svndecan-1分子水平与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2(6)∶305
[3]王迎,张风奎,井丽萍,等.23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26(1)∶46
[4]Regis C,Daniele S,Reda B,et al.Primary plasms cell leukemia∶a report of 18 cases.Leuj Res,2001,25∶103
[5]傅王争王争,吴德沛,孙爱宁,等.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一例.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