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给药方案治疗湿疹、皮炎的最小成本分析
2010-07-29陈琳
陈 琳
(江苏省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3)
湿疹、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且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的口服治疗以依匹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新型第2代H1受体拮抗剂为主要药物。在选择药物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考虑经济性。笔者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方法对3种给药方案治疗湿疹、皮炎进行分析,为临床经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6例符合湿疹、皮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均为本中心2007年至2008年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18~58岁;临床症状典型,急性湿疹28例,慢性湿疹36例,亚急性湿疹3例,神经性皮炎14例,脂溢性皮炎15例。所有患者1周内未外用过其他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排除患有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吸毒和酗酒的患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9例,B组35例,C组32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用药为依匹斯汀10 mg,B组用药为氯雷他定10 mg,C组用药为左西替利嗪5 mg,均为每日1次口服,连续28 d。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外用地塞米松软膏,早晚各1次涂于患处。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方法
每组均于治疗开始前和结束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观察指标有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苔藓化、角化和脱屑等症状和体征。各项指标评估时,按4级进行评分: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疗效指数=(用药前积分-用药后积分)/用药前总积分×100%。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疗效指数大于95%;显效:疗效指数61% ~95%;好转:疗效指数20% ~60%;无效:疗效指数小于2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2 成本-效果分析
2.1 成本(C)的确定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不仅指药品价格,还包括治疗费用和实验室检测、劳动消耗等一系列费用[2]。所以计算药物经济学的成本,不仅包括药物成本,还包括治疗成本、检查成本、给药成本、不良反应治疗费、时间成本等。因本次调查对象皆为门诊口服给药患者,除治疗药物外,其他费用均一致,故只计算药物成本。为使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所有药物的价格按照2007年的零售价格计算。依匹斯汀(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凯莱止)规格为10 mg×6粒,4.67元 /粒,则 CA=4.67×28=130.76(元);氯雷他定(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百为坦)规格为10 mg×6片,2.42 元 /片,则 CB=2.42×28=67.76(元);左西替利嗪(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迪皿)规格为5 mg×15片,1.8元/片,则 CC=1.8 ×28=50.40(元)。
2.2 效果(E)的确定
效果是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为衡量指标。在此以有效率作为3种治疗方案的衡量指标,疗程结束后1周评定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3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各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短暂,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疗程完成。
表1 3种给药方案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效果[例(%)]
2.3 最小成本分析
最小成本分析法是测算具有相同临床效果的不同治疗方案成本间的差异,即在证实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同的情况下,以成本低的方案为优选方案[3]。由于本研究中3组有效率比较 P>0.05,故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最小成本分析法。3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3种给药方案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依匹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都是新型第2代H1受体拮抗剂,对组胺H1受体有高度亲和力,且长效、中枢抑制作用小,还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递质的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降低白细胞介素的产生和抑制黏附分子表达,因而临床上常用于湿疹、皮炎的治疗。3种药物副作用均较小,未见肝功能异常,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及头晕等,患者乐于接受。经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结果表明,左西替利嗪具有较佳的药物经济学意义,为治疗湿疹、皮炎的最佳给药方案。
[1]傅志宜,车雅敏,刘全中.皮肤病性病鉴别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82.
[2]张 钧,郭震洲,王立强,等.药物经济学概述在我国运用的几点设想[J]. 中国药房,1993,4(5):11.
[3]黄 鹏,陈 若.2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最小成本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