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199例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010-07-18江文庆杜亚松蒋良函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成瘾者职校检出率

江文庆 杜亚松 辛 秦 赵 滢 蒋良函

上海市199例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江文庆 杜亚松 辛 秦 赵 滢 蒋良函

目的 了解上海初中、高中和职校的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征。方法 首先采用问卷筛选和老师、家长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网络成瘾者可疑样本,然后采取临床访谈形式,以Beard改编的Young诊断标准结合功能受损程度,诊断出网络成瘾中学生199例,最后使用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DAWBA),得到网络成瘾学生心理问题情况。结果 199例网络成瘾中学生中65例(33.7%)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男生32.5%存在心理问题,女生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网络成瘾初中生共存心理健康问题者多于高中和职校生(χ2=17.22,P<0.01);网络成瘾中学生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检出率为20.6%,其中,男生ADHD检出率高于女生(分别为23.8%,7.7%;χ2=4.94,P=0.03);而特殊恐惧、强迫、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结论 网络成瘾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现象,其中,男性网络成瘾者最常见的是ADHD,而女性网络成瘾中学生常见的是焦虑性障碍。

网络成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tion)或称网络过度使用、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不良使用,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无节制地花费时间上网,被迫减少上网时间出现明显的不适,现实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遭到破坏等[1]。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内既往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提示,青少年阶段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主要阶段。过去的研究提示网络成瘾的个体具有内向、孤独、低自尊等情绪特点[2-5],另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较多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6,7],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共存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门的诊断和研究。

根据既往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我们认为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状态存在异质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和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可能不仅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且是与中学生网络成瘾共存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能对网络成瘾的处理产生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组以上海市中学生为对象,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在上海范围分层随机抽取初中、高中以及职校共15所,参加调查人数共8 948人,其中初中4 764人,高中2 391人,职校1 793人。以学校的在校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网络成瘾筛查问卷进行问卷筛查,结合家长、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推荐,筛查出网络成瘾可疑中学生。再由儿童精神科医生根据Beard[8]改编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结合功能受损程度,诊断网络成瘾中学生,共19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编网络过度使用筛查问卷 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特征认识,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在已有的网络成瘾评估工具的基础上,由研究组自行编制,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筛查问卷”。该问卷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分评分。评分标准:1分“很少”,2分“偶尔”,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总分在50分及以上者考虑可能存在网络使用问题。使用时未经过标准化。

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9,10]共有25个条目,分为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因子、困难总分和社会化行为6个因子,困难总分是由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因子构成。25个条目的每个条目按0~2分评分,前5个因子的得分越高提示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越多,困难越大。而社会行为因子得分越高,提示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正性行为越多,长处越多。国内已经进行了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行为问题。

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the 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ssessment,DAWBA)[11,12]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需要完成长处与困难量表,其中的情绪因子和品行因子作为之后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的跳转提示;第二部分完成对离别性焦虑、特殊恐怖、社交恐怖、惊恐发作-广场恐怖、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广泛性焦虑、抑郁(抑郁-易激惹-兴趣丧失-故意自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麻烦的行为(令人讨厌的行为-给警察带来麻烦)、进食-体型(非常瘦-过分关注体重和食物-失控-避免体重增加)、其他关注(抽动)的心理问题筛查;第三部分请访谈对象对筛查阳性的问题进行描述,由研究者进行严重程度、时间标准的评价,同时研究者总结访谈印象;第四部分完成对访谈对象长处的访谈。本研究省略第四部分,并在完成第三部分的同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对筛查得到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诊断。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1)Beard改编的Young诊断标准 共8个条目,按照“是”、“否”回答,具体内容包括:一心只想着上网;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抑郁或易激惹;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或失去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对家人,朋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卷入上网的程度;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以上8个条目中,前5条必须都满足,并同时满足后3条中的至少1条才能考虑为网络成瘾可能。

(2)功能受损程度 ①学习受到明显影响,学习成绩下降;②不愿上学或被勒令退学;③因为上网受到老师、家长的严厉斥责。满足3条中的任何1条即考虑为功能受损[13]。

(3)符合Beard的标准同时满足功能受损程度即可诊断网络成瘾。

1.2.2 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范围内初中、高中以及职校共15所,对心理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并由心理老师对班主任老师进行问卷发放和心理测量的培训。统一发放自编网络过度使用筛查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量表,以班级为单位在经过培训的心理老师协助下统一填写。通过班主任老师组织,由心理老师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关于网络成瘾知识的调查和培训。根据自编网络过度使用筛查问卷筛选结果得到网络成瘾可疑学生,并请家长、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推荐那些可能存在网络的使用问题,但是筛查问卷结果阴性的学生。对由临床儿童精神科医生组成的研究组所有成员进行诊断和心理问题调查的一致性评定(Kappa=0.80)。在统一时间段内,由心理老师安排学生的调查时间和地点等具体事宜,在所有参加学校中,由研究组对网络成瘾可疑中学生进行诊断和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的访谈。同一访谈对象的网络成瘾诊断与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访谈分别由两名研究组成员完成,相互之间信息不公开。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全部数据。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因部分例数较少,需要时用确切概率法;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成组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中学生性别与学校分布情况

199例网络成瘾学生中男性网络成瘾检出率为3.57%(160/4 474),女性为0.87%(39/4 474),男女比例4:1,男性网络成瘾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75.27,P<0.01);初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2.2%(107/4 764),高中学生为1.4%(33/2 391),职校学生为3.3%(59/1 793),初中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职校生和高中生(χ2=17.22,P<0.01)。不同性质、不同学校的网络成瘾学生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网络成瘾学生分布情况 例

2.2 网络成瘾中学生行为和情绪特征

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分考察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特征。女性网络成瘾者情绪症状分(Z=3.04,P<0.00)、社会化行为分(t=2.74,P =0.02)高于男性,其同伴交往分低于男性(Z=2.51,P=0.01)。初中组、高中组和职校组在品行问题(χ2=8.21,P=0.02)、社会化行为(χ2=6.18,P= 0.04)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网络成瘾中学生SDQ评分 ¯x±s,分

2.3 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征

2.3.1 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在网络成瘾中学生中,存在1种或以上心理健康问题者占33.7%(65/ 199);在男性网络成瘾中学生中为32.5%(52/ 160),在女性网络成瘾中学生中为33.3%(13/39),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在初中组为42%(45/107),高中组为21.2%(7/33),职校组为22%(13/59),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 0.01)。见表3。

表3 网络成瘾中学生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 例(率)

2.3.2 心理健康问题类型 心理健康问题类型的比较中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多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0.6%。不同性别比较中,女性网络成瘾组ADHD的检出率低于男性(χ2= 4.94,P=0.03),而特殊恐惧(χ2=11.88,P<0.00)、强迫(χ2=8.70,P<0.00)、广泛性焦虑(χ2=6.49,P =0.01)的检出率高于男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学校类型比较中,特殊恐惧(χ2=7.53,P =0.02)和ADHD(χ2=12.68,P<0.01)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及学校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见表4。

表4 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类型 例(率)

3 讨论

近年来,对于精神疾病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疾病复杂的临床相,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疾病得以充分治疗。

目前网络成瘾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对“网络成瘾”是否具有特异性,能否成为一个独特的疾病单元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将网络成瘾作为一种异常心理健康状态,对网络成瘾者共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诊断和研究,以期加深我们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实质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大于1/3,该结果提示并不是所有网络成瘾者都存在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或者现象在网络成瘾学生中是常见的。研究结果还提示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否与性别无关,但年龄较小的网络成瘾中学生较多存在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与他们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分化不良和对行为控制力差有关。

结果还发现网络成瘾中学生可能发生各种类型的心理疾病,临床相复杂,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对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处理,这样才能向网络成瘾的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网络成瘾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次为品行问题、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强迫障碍。女性网络成瘾中学生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表现为抑郁、强迫、分离焦虑等问题,提示女性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可能使用网络来缓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对于她们而言,网络的使用是她们重要的情绪调节剂。男性中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网络成瘾学生则更多地发生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可能的解释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往往寻求高刺激,网络的使用满足了他们的此类需求;同时,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更多的拒绝和否定,这种由行为问题带来的继发问题是否又是导致青少年趋于上网的重要因素目前还不得而知。本研究结论与先期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网络成瘾者更多地存在内向孤独,自我评价低等特征[2-4],而曹枫林等[7]的研究曾经指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网络成瘾最多见的共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男性、低年龄ADHD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

另外,本研究也发现男性网络成瘾者的伙伴相处问题较女性为多,同样也提示男性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在对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干预时,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和能力提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研究是在上海市中学生之中进行的大样本的筛查工作,由富有经验的学校心理老师和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负责实施,通过认真的一致性评定和细致的临床访谈工作得到以上结论,这种“医教结合”的对网络成瘾中学生特征了解和综合干预(另外撰文)的研究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由于目前仍然没有对网络成瘾进行诊断的统一标准,本研究使用目前国际比较常用的研究用诊断标准,并结合自编功能受损标准,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来说,是一次新的探索,相信也会使“网络成瘾”这一心理问题的诊断更趋严格。

DAWBA目前已被引入国内,并被应用于研究工作之中。有研究者曾将其应用于焦虑、抑郁障碍的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但该量表的使用也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特性。另外,本文仅对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共存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调查,缺乏对网络正常使用状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补充。

致谢:感谢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医生们和老师们,感谢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吴增强老师、沈之菲老师和夏黎明老师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

1 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psychol Behav,1998,1(3):237-244.

2 朱玉华,杜亚松,江文庆.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69-71.

3 余一旻,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上海精神医学,2007,19(1):1-3.

4 Niemz K,Griffiths M,Banyard P.Prevalence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rrelations with self-esteem,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and disinhibition.Cyberpsychol Behav,2005,8(6):562-570.

5 Yen JY,Ko CH,Yen CF,et al.The comorbidity psychiatric symptoms of internet addiction: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depression,social phobia,and hostility.J Adolesc Health,2007,41(1):93-98.

6 Yoo HJ,Cho SC,Ha J,et al.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symptoms and internet addiction.Psychiat Clin Neurosci,2004,58(5):487-494.

7 曹枫林,苏林雁,王洪,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07,22(4):257-260.

8 Beard W,Wolf M.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 Behav,2001,3(4):377-383.

9 Goodman R.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J Am Acad Child Psy,2001,40(11):1337-1345.

10 杜亚松,寇建华,王秀玲,等.长处和困难问卷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19-1421.

11 Alyahri A,Goodman R.Validation of the Arabic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ssessment.East Mediterr Health J,2006,12(Suppl 2):138-146.

12 Goodman R,Ford T,Richards H,et a1.The 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ssessment:descrip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psychopathology.J Child Psychol Psychiat,2000,41(5):645-657.

13 江文庆,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3):129-133.

14 李海彤,杜亚松,江文庆.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4(6):627-628;631.

Assessment of co-morbi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199 middle-school and high-school students in Shanghai who meet Beard's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Jiang Wenqing,Du Yasong,Xin Qin,Zhao Ying,Jiang Lianghan.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30

Objective:Assess the mental health profile of middle-school,regular high-school and technical-course high-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Shanghai.Methods:A sample of students at high risk for internet addiction were identified by a self-completion questionnaire and b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eachers and parents.A clinical interview administered to these high-risk students identified 199 who met Beard's revision of Young's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d were functionally impaired due to the condi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ssessment(DAWBA)was used to identify co-morbi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se students.Results:In the 199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65(33.7%)me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t least one other disord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orbid disorders for males(32.5%)versus females(33.3%)(χ2=0.01,P=0.92),but the prevalence was higher in middle-school students than in regular high-school students or technical-course high-school students (χ2=17.22,P<0.01).The prevalence of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was 20.6% in all 199 students;it was 23.8%in boys and 7.7%in girls(χ2=4.94,P=0.03).However,the prevalences of specific phobia,obsessive and compulsive disorder,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irls than in boys.Conclusion:Middle-school and high-school student who meet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often have other co-morbid diagnoses.ADHD is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 condition in boy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but anxiety disorders are more common in girl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Mental health Adolescence

2010-05-20)

(本文编辑:张红霞)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17B03)子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通信作者:杜亚松,电子信箱yasongdu@yahoo.com.cn

猜你喜欢

成瘾者职校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知觉机制研究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疗转归的相关性
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完整性的DTI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