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港口结构调整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一体化

2010-07-16王明志

世界海运 2010年4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长三角港口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2008年中国港口吞吐量以平均11%的速度增长,并连续7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纪录。全球金融危机严峻地考验了中国和世界港口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空间布局及运营结构。金融危机强大的冲击力,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多大的利益和多大的风险,不得不思考我们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港口结构,以便提高抗风险能力。

经过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港口界开始跳出传统惯性思维,以沉重的代价迎来了审思、调整和推进转型的机遇期。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1996年为促进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在深入研究了大连、天津和上海的综合条件,并经交通部与辽宁省、天津市和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政府充分协商之后,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深水航道整治,调整航线布局,建立区域协调制度,完善联检方式,改善服务环境等,使得长三角地区港口(以下简称长三角港口)通过能力大幅度提高,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港口格局的变化,世界国际航运重心不断向中国转移。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44亿t,同比仅下降2.8%,占全国比重为43%;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9.22亿t,同比增长8.3%,占全国比重为38.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484.6万TEU,同比下降6.5%,占全国比重为37.1%。长三角港口在国际国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大增强了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和服务全国的能力。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多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港口资源配置、岸线合理利用、港口功能定位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职责履行过程中和港口企业经营业务与资产合作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从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来看,关于区域港口整体利益和综合国际竞争力方面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重视的问题

港口经济运行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港口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特性。一般说来,港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成正比例关系。港口属于服务性行业,港口生产主要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货物流动的需要,货物生成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大致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港口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港口的基本特性和当前的特征主要有:

(1)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货物交流的重要枢纽,是支撑局部、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础设施投资大,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港口岸线资源是国家非常宝贵和重要的稀缺资源,人类可以开发利用,但是难以再生。

(3)区域港口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保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各个港口都是货物的集散中心,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发展规模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经济腹地和集疏运体系等基本条件的改善。不同位置、规模的港口之间存在不同的协作关系。航线把相关港口紧密联系起来,分别承担国际远洋枢纽、区域枢纽、局部货物交流、中转、加工、配送等功能。随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相关条件的改变,港口的功能定位、作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区域内,港口的干支航线联系密切,分工相对明确,市场联系紧凑。良好的区域港口合作、协作机制,会使各港口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竞争合理,共同受益。区域内港口群体整体上服务于经济的能力将会显著增强,综合国际、国内竞争力会大幅度提高,各个港口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否则将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4)我国港口经营既具有市场化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企业经营要讲究经济效益,同时也受到一定的行政干预,要完成量的指标和承担社会义务。大型港口企业集团在港口资源集中占有方面具有垄断性,因此港口发展又受到所在地政府较强的控制。港口经营上出现的这种市场化和半垄断的双重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港口市场机制的正常发育,影响着区域港口合理布局和优良结构的形成。

港口的基本特性和特征决定了我国港口发展的特殊性和行业管理的复杂性,也导致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产生。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强烈地打击了外向型经济的膨胀发展,打击了一些政府强调港口总量扩张的论调,突出了政府应该重视解决的区域港口结构调整、功能划分、市场规范和经济回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主要反映在:长三角港口岸线资源的全面开发,与可供建港的长江及沿海岸线十分紧缺现象共存;一些港口不断进行传统功能扩张,与区域港口整体经济效益下降之间的不正常情况;发展政策不够配套,行政管理不太协调,技术标准不一致,信息资源不共享,资产融合较困难等问题。当前,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等方面对加强港口规划、市场监管、管理协调、规范秩序、拓展服务功能、促进企业合作、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制约港口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三、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经济转型的若干思考

国务院在2009年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目标;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出了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五大任务及措施。特别是在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方面,明确提出要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能力,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要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完成五大任务,使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保障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和服务全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新的港口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港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视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强港口布局和经营结构调整,以适当的方式整合港口资源,规范港口市场秩序,促进长三角各港口优势互补,使具有内在联系的港口群朝着强化内在机制和充分发挥内在规律方向合理发展,通过创造良好的港口发展环境,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使区域内各港口之间逐步弱化行政约束和市场壁垒,使得各港优势和作用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港口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港口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不断增强,区域港口协调发展。

根据专家论证和深入研究,上海组合港管理办公室初步提出了长三角港口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长三角港口规划布局合理,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各港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差异发展;行政管理优质高效,政策法规相互衔接;港口企业合作紧密,投资收益比较合理;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区域利益得到保障;港口市场统一开放,企业经营规范有序;港航技术水平领先,港口生产效率较高;数据信息传输顺畅,港口人才有序流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于区域经济、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是加快区域港口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应将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有机结合,协同推进,企业运作。既注意发挥市场的优势,充分激发社会经济主体的活力,又注重运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必要手段,使区域港口资源配置在相对最优状态下运行,推动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与经济运输需求增长的基本平衡。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港口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主要是:

(1)推进港口规划一体化,优化区域港口布局结构。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重在合理开发利用港口资源,根据水深、货源区分码头功能,实现区域港口科学布局,港口之间干支衔接,突出各自的优势,使能力达到互补,航线相互衔接,港口集疏运系统密切相连,相互配套。

(2)推进港口政策一体化,优化区域港口政策结构。推进区域港口政策一体化重在使区域内各个港口的投资建设管理和经营政策、费收标准、技术标准等相对统一,使国内外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到此区域每个港口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经营环境,在依法经营条件下,可以获得公平合法的较高收益。

(3)推进港口管理一体化,优化区域港口管理结构。推进区域港口管理一体化重在使区域港口管理机构之间联系渠道通畅,交流机制良好,执行政策规范,管理人员既忠实于本岗职责,又有区域整体观念,管理结果既符合本港口利益,又有利于区域港口群体健康发展,相互协调,保持长远的整体利益。形成区域内管理机构、中介组织、港航企业各得其所,相互配合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区域内各港口培育公平竞争、互利多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

(4)推进港口信息一体化,优化区域港口信息结构。推进区域港口信息一体化重在使区域港口信息最大限度联网,区域内各港口数据传输渠道通畅,港口行政信息资源共享,港口生产业务基本实现无纸化,为服务对象及各种服务需求方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和支持,使信息引导经营、辅助决策和促进合作的力度大大增强。

(5)推进港口运营一体化,优化区域港口投资结构。推进区域港口运营一体化重在使各港口运营市场化程度提高,竞争态势健康,港口之间投融资渠道广阔通畅,资产运营相互融合,业务合作更加密切,港航企业竞争关系比较合理,港口经营效率较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经营效益稳定可观。

总之,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加强相关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层领导的认可与支持,需要与港口相关的政府部门、各种机构、企业等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长三角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港口上的笑脸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惠东港口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