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枯竭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思考
2010-07-10彭学海张升一
文/彭学海 张升一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的路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致使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等一批新的执政理念,煤炭企业必须克服环境、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以加快结构调整为手段,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抓好节能减排,主要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和强化管理来实现,其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关键所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应从控制增量和加快存量调整入手,不断提升产业水平。
一是立足企业现有资源、产业布局,着眼于煤的转化和综合利用,加紧建设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煤炭深度加工转化骨干项目,拉长产业链,打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一方面,要加快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现有重点项目的改造提升。
二是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严禁淘汰、限制类项目和产品向煤炭企业转移。加快对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煤产业落后生产能力项目的改造和淘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三是通过加强项目前期节能环保管理,严格“环评”与“能评”制度,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强化竣工验收制度,坚持节能降耗、确保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并与基建同步配备先进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切实从源头控制高耗能、新污染负荷的增加。
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构建节能环保体系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只有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发展,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才是煤炭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
一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按照“产业循环组合、产品循环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快实施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建设进程,逐步建立并形成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功效,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掠夺式资源管理,实现低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营发展,推动煤炭企业清洁、节能、安全生产,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二是加大矿井水循环利用。制定矿井排放水利用方案,加快实施矿井排放水处理工程,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矿井排放水工业化利用水平,力争做到闭路循环利用;积极发展矿井水资源产业,使其成为煤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抓好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按照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强煤矸石存量治理和利用,以煤矸石发电、生产建材、回填复垦及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努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
四是积极组织实施矿井余热利用。推广煤矿矸石砖厂窑炉余热替代矿区锅炉供热工程、水泥窑炉余热发电等工程,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节能降耗。加大地热资源利用,继续开发地热资源利用技术,扩大地热资源利用规模。
五是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实施充填开采技术,既能有效提高资源采出率,又能降低采煤地面沉陷强度,减少矸石地面堆放。
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节能技术革新
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做好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要把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煤炭节能减排领域,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健全完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机制。要借助煤炭企业技术平台和创新优势,加大煤矿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生态环境治理核心技术的研究攻关,通过重点攻关、难点突破,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机制,开发建设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适合企业发展的环保节能产业项目,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煤矿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协调,逐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结合技术创新现状和煤矿生产发展的需要,将煤炭生产技术创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与服务、技术信息共享、标准计量和人才建设全面统筹考虑,整合科技和人力资源,培育适合市场机制运作的节能减排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是要大力推广研发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对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余渣和伴生物进行回用治理。积极推广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矿井生产系统优化节能、工业锅炉节煤、电机系统节电等共性节能技术,重点推广煤矿瓦斯发电、矸石电厂低真空供热、高效工业煤粉锅炉系统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
四、以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
一是抓好矿井系统优化节能。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对矿井提升运输、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实施节能优化改造。通过采取有效技术和运行措施,提高矿井主要耗能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限度节能。
二是加快矿区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更新、淘汰效率低的锅炉,推广锅炉余热利用、分层燃烧技术;采用直埋聚胺脂保温管、耐高温预制保温管等新型保温材料,降低管网能耗损失,使供热管网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采用先进的供热计量、调节、自控等技术和设备,实现系统和锅炉的优化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综合热效率水平。
三是继续抓好利用煤矸石与低热值燃料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小锅炉群,优化矿区民用能源结构,使民用能源向着用电、用气、利用瓦斯和型煤方向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加强对现有选煤厂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减少电耗、水耗和介质消耗。强化选煤能耗管理,加快集中控制、单机电力电子调速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改造,淘汰负压脱水设备,大力采用合成药剂取代柴油用于浮选,减少燃油消耗。积极发展动力配煤,在煤矿、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动力煤配煤厂,适应不同类型用户需求,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是大力发展煤炭气化、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煤炭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深加工、转化的引导技术,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优先发展领域。在矿区坑口和城镇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立大型“三联供”“四联供”煤气厂。积极开发推广水煤浆技术,重点开发高效廉价添加剂,扩大水煤浆在燃煤炉、窑的推广应用,实现水煤浆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