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切片用胃粘膜固定方法的技术改进

2010-07-09李仁阁贡继尚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光镜胃粘膜石蜡

玄 兵 ,严 祥 ,李仁阁 ,贡继尚 ,刘 英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甘肃 兰州 730000;3.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

胃肠道是养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1],胃粘膜层是胃进行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部位[2],所以胃粘膜具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胃的临床病理学的研究中,许多病例与粘膜层的病变有关[3]。其中组织切片技术是开展胃组织解剖学诊断病因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一张好的切片与对胃组织的固定技术密切相关[4]。常规的固定方法多会导致胃粘膜不同程度的破损,给研究诊断工作造成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分别运用常规固定方法、自创的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对兔、狗和猪的胃进行了固定,并对这几种固定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以期对胃粘膜切片的固定方法进行优化改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兔和猪作为试验动物。兔子结果分析中未涉及的胃均采自动物市场的成年健康家兔和土狗,放血致死后取出胃。猪胃购自兰州肉联厂的屠宰场,将健康成年育肥猪常规致死后,取出。

1.2 试验设计

1.2.1 常规固定方法 取新鲜动物胃,切取一块胃组织放于固定液中固定,或将切取的胃组织块,粘膜面向上平铺于泡沫板上,并用大头针固定,粘膜面朝下浸于固定液中。

1.2.2 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 将分离后的部分胃去除内容物,然后整体的放入固定液中固定。把采到的兔、猪或狗胃进行标记,从角切迹的下缘将整个胃一分为二,前部为胃底和胃体部,后部为幽门部。将两部分均放入清水中,同时从贲门口和幽门口缓慢地注入清水,内容物被水浸透,变得松散而稀薄,逐渐的从断口处涌出。同时,小心地用镊子在此处去除大块的胃内容物,切忌把内容物清洗一空。用大头针,把断口处的周缘胃壁固定在泡沫板上,然后浸入固定液中。由于幽门部比较厚,可以保持自身的形状,所以只需用绳子把其吊起,将断口端朝下浸入固定液中。固定48~72 h后取出,放入新的固定液中继续固定。固定1周后,进行采样。

1.2.3 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 在猪或狗胃上做一切口,从切口中,轻轻地去除大部分胃内容物,同时注入固定液充盈胃腔,并且将胃的切口缝合好,然后将整个胃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容器中固定。将采到的兔胃置于有水的托盘中,在胃体接近小弯侧、大弯侧,或胃底大弯侧,用手术刀划3~4 cm长的切口,再分别从贲门口或幽门口缓慢注入清水,使内容物松散,并与胃壁分离,同时用镊子小心地取出胃内容物。待到胃内基本上没有大团食物残留时,注入固定液后,将胃切口缝合。固定48~72 h后取出胃,放入新的固定液中继续固定。固定1周后,进行采样。

1.3 方法

1.3.1 采样位置 在固定好的胃的适当部位取长为0.4 cm,宽为0.3 cm的组织块,作为制作石蜡切片的材料。

1.3.2 组织形态学观察 将所取组织材料按常规方法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规固定方法

如图1所示,经常规方法固定的胃,用肉眼观察可以看到,胃粘膜形态不规整。光镜观察胃粘膜形态不完整,有很多地方出现明显的破损;粘膜层的各层结构模糊,有时出现很大程度的断裂。

2.2 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

如图2所示,经过胃部分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固定的胃,除切口部位组织有损伤外,分离的各部分胃形态基本保持原状。光镜下观察发现,粘膜基本上都很完整,胃小凹清晰可见,固有层内的腺体结构清楚;高倍镜下,粘膜的基本结构显示清楚。

2.3 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

如图3所示,经过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固定的胃,肉眼观察时,胃的外部形态保持完整,在胃腔内部,胃粘膜褶凸向胃腔内,粘膜外形规整。用光镜观察时,粘膜很完整,粘膜层各层结构清晰。需要注意的是,切口部位组织损伤严重,该部位的组织不能用于制作切片的材料。

图1 兔胃粘膜石蜡切片(常规固定)

图2 兔胃粘膜石蜡切片(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

图3 猪胃粘膜的石蜡切片(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

3 讨论

3.1 常规固定方法的缺点

常规的固定方法是现场采样时,只要切取一块胃组织,置于固定液中固定好后就可以切片。该方法简单迅速,但常常造成组织块蜷曲和胃粘膜的腐败、脱落或损伤。如果将胃组织块固定在泡沫板上,再投放到固定液中,这就避免了粘膜之间的相互挤压。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将胃剪开,清除内容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损伤粘膜,并且被切取的组织块四周的粘膜也会由于切取时刀具的切压而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致使固定后很难获得良好的粘膜切片。

3.2 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的优点

胃部分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是将胃切分为前后两部分,然后从切口处抖去大块的胃内容物,再根据需要,将分好的一半或整个胃组织放入固定液中固定好后,切取小块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其特点是切开的胃便于在不损伤胃粘膜的情况下去除胃内容物,以便固定液充分与粘膜等组织渗透,固定效果良好。并且一半或大块的胃组织在固定液中固定,胃组织和粘膜的原有形态得到了保护。待到固定好后,再用锋利的刀具切取组织块进行包埋,石蜡切片,可以防止在常规固定法固定时,对胃组织的切压造成的损伤。因此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好。其缺点是需要整个胃或半个胃取材固定。为了使胃组织不受到其他组织的挤压,固定用的容器要大,最好是一个胃单独在一个容器中进行固定。由于家兔的胃无论限饲多久,胃内总留有一定量的食物,从食管端注水冲洗无法清除[5-6],所以很适合用该方法固定。

3.3 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的优点

胃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是将新鲜的动物胃整体取出,沿胃大弯处切一口子,从口子中取出大块胃内容物,然后将固定液灌入胃中,待胃充盈后,将切口严密缝合,不能让固定液流出。再将整个胃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容器中固定。待固定好后,在胃的任何部位根据需要切块,用石蜡切片法或其他方法进行组织学研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胃在保持原有形状前提下进行从内固定粘膜,从外固定肌肉的双重固定方法。固定效果良好。这种方法具有除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的优点外,还具有保持胃的自然形态不变的特点。因此,用这种方法固定的胃,不但可以用于制作组织切片,还可以用于采用肉眼或大体解剖的方法对胃进行观察研究。

上述两种改良的固定方法,都是比较好的固定胃组织的方法。可用于对胃粘膜的研究,也可以用作对胃的其他方面的组织学研究。

[1]王 磊,王康宁.影响猪胃肠道发育因素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7(5):13-16.

[2]陈 杰.家畜生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李仁阁,严 祥,赵海涛.动物单室胃肌层分层剥离解剖方法[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2(1):49-51.

[4]周庚寅.组织病理学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5]张心如,罗宜熟.家兔的食粪特性与消化道疾病[J].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2):48.

[6]梅懋华.消化道生理学与临床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光镜胃粘膜石蜡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2 使用减光镜进行慢速快门拍摄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黏膜恢复过程分析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
Ghrelin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