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
2010-06-25广水市教育局局长明社民
◎/广水市教育局局长 明社民
构建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是增强学校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服务能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事。构建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需要突出重点,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用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改善办学条件,为构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奠定物质基础
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生入学难、就餐难、住宿难、饮水难、如厕难、洗澡难、乘车难等问题是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近五年来,广水市在没有新增教育债务的情况下,累计投入2亿多元,坚定不移地实施改善办学条件十大工程,推动学校后勤保障设施的全方位、多层次、超常规发展。
一是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根据生源变化和群众需求,将全市中小学由215所调整为127所,并创办了广水市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二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在定点学校创办了农村寄宿制学校66所。三是实施中小学危改工程。全市消除危房3.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扩建校舍8.1万平方米。四是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共改造农村初中校舍1.35万平方米,项目学校达12个。五是实施示范高中创建工程。全市高中新增校园面积6.3万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创办了省级示范高中1所、地市级示范高中3所。六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后勤设施配套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学生食堂共47处、学生公寓12.2万平方米;改造新农村卫生校园71所,新建改建厕所38个、沼气池10个;添置学生高低床1.8万张,购买电视机1820台;绿化校园3.6万平方米,新建“十有八配套”设施240个。七是实施“两个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和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全市通过划拨、调整、租赁、开荒等途径,落实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和蔬菜基地182个,面积达2077亩。为把“两个基地”建成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实践基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验基地、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创收基地、资助贫困学生求学的爱心基地,各校唱“农”家歌,念“山”字经,做“土”文章,大力实施“小菜园、小鱼塘、小猪场、小果园、小苗圃、小加工厂”等“六小工程”,全市“两个基地”年产蔬菜120多万斤,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年产鲜鱼30多万斤,全市60%以上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了蔬菜、副食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积极组织学生到“两个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用“两个基地”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2.1万多人次。八是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建成了广水教育网络中心和教育信息网站,使全市92%以上的中小学接入了教育网或互联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九是实施招商引资创办民校工程。十是实施弱势群体就学保障工程。全市争取北京思创厚德集团老总郝明先生先后捐款120多万元,创办了全省第一所孤儿学校。创办了广水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弟学校,为弱势群体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加强后勤管理,为构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开辟新的途径
构建公正、安全、高效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开辟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新途径。
大力推进“四个创建”。一是创新学校消费市场的构建与管理,积极创建“放心超市”。依法注册成立了广水市后勤和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市范围内学校的粮、油、煤等大宗物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定点采购、统一标准、集中配送,并引进孝感楚康园教育服务公司,按照学校自愿的原则,开办了18个利生连锁超市,推动后勤工作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从营利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创新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积极创建“放心食堂”。建立并落实食堂和食品卫生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品环境卫生关、餐饮用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和食堂成本核算关,努力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便宜、吃得放心,切实维护了学生权益。三是创新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积极创建“文明宿舍”。要求全市寄宿制学校突出精细管理和自主管理,大力推进“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四是创新校园管理,积极创建“绿色生态校园”。
始终坚持“三个育人”。坚持把育人贯穿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稳妥抓好“两个保险”。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持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校(园)方责任险和学生平安保险工作,同时鼓励中小学生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积极为投保学校和学生及时提供保险理赔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为构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强大动力
学校后勤工作事务繁杂、任务艰巨。要想务实高效地推进后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六个有”。
一要有共识。教育系统要形成“加强中小学后勤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的共识,从而切实增强抓好后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要有地位。坚持后勤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学校后勤管理领导小组,将后勤工作纳入全市教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后勤工作中的困难与矛盾。要求各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后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校长主抓后勤工作。同时,通过培训和实践,努力建立了一支纪律严、作风硬、素质高、乐于奉献、善于管理、懂得经营的后勤管理队伍。三要有经费。加强立项争资、招商引资、社会捐资和地方配套及自筹工作,不断加大后勤工作投入,努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四要有机制。实行学校后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检查、评估、奖惩机制,坚持每年专门召开后勤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大力促进了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化建设。五要有典型。高度重视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典型的培植和推广工作,提升学校后勤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六要有氛围。为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学校后勤工作环境,要始终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宣传加强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工作举措、丰硕成果和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