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群在邾城——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纪实
2010-06-25肖昌斌李长明黄立明林贵明
◎/本刊记者 肖昌斌 李长明 黄立明 特约通讯员 林贵明
2009年秋季开学前,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村民蔡彩斌的孩子蔡心怡要上小学一年级了。蔡彩斌遇上了邾城街孩子不交任何费用就可以自由择校的好政策,选择优质学校的他此时却犯了难。邾城街的7所小学各具特色,究竟把孩子送到哪一所学校,蔡彩斌挑来选去无法定夺。请人参考,众人的建议标准不一。他最终把蔡心怡送到了以养成教育特色而闻名的邾城街第四小学。他选择这一所学校的理由回归到了原点——离自己的家最近。
“学生就近入学”是区教育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招生政策的目的,同样是达成这样的目的,邾城街却能够在执行划片招生政策同时,也给学生和家长自主择校的更大自由。邾城街的自信源于他们将城区的教育办成了优质特色教育群,实现了区域教育水平的高位均衡。
教育的品牌之问催生特色教育群的构想
新洲区是湖北省教育强区,教育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一个农业人口占77.8%的区创造的高考神话,被人们称为“新洲现象”。邾城街地处新洲区的核心区域,邾城教育是新洲教育的一个窗口。
区教育局局长杨志勇说:“邾城各学校已经具备创建品牌学校群的良好基础,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学校群是推进新洲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邾城教育的优势和区教育局的要求让新洲区邾城街道教育干事陈才坤压力很大。
茶余饭后,陈才坤总爱与校长、教师和市民聊天。“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什么是品牌学校?”是他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令他最失望的问题。
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文化说:“市民们普遍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教育工作者也这样认为,学校的发展便会进入死胡同。”品牌就是特色。“我们的学校除了升学率,还剩下什么?”陈才坤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校长和老师们。
“学校除了升学率,还剩下什么”的反问,引起各学校的广泛思考,他们开始寻找邾城街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却门可罗雀的深层次原因。
2008年的夏天,酷暑难耐,但在邾城街学校的会议室里,兴奋的人们却全然忘记了炙热。新洲区教育局领导、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和部分教师代表聚在一起研讨一个话题:特色学校建设。大家一致认为,特色学校应该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秀的办学风格,获得优秀的办学成果,它必须建立在合格学校之上。
《人民教育》以专辑的形式推出了重庆市创建特色学校的经验,其理论和实践给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给正在特色学校创建之道上摸索前行的邾城街送来了一场及时雨。邾城街在第一时间将资料印制下发到中小学,正在艰难探索的校长们视如珍宝,学习、思考、讨论。同时,邾城街组织全街中小学、幼儿园党政负责人分两批前往重庆考察学习。向东小学校长徐年华回忆:“走进重庆的中小学,特色教育不仅体现在每个师生的行动中,还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学校教育的特色。”
急功近利地守着升学率不放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千人一面的无差异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千校一面的无个性学校不是高水平学校。陈才坤朴素的想法是:用特色办学的思路把学校办强,用特色办学的思路把强校办响。如果每一所学校都办成了特色学校,邾城便成了风格各异的特色学校百花园,便形成了优质教育的超市,邾城街也就形成了特色教育群,这个时候,学校招生就能够做到划片与家长自由选择并行不悖。
根据创建特色教育的规律,邾城街规划了学校特色建设路线图:合格学校——先进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群的构想使邾城街特色学校建设由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变成了整体推进的统一行动。邾城街确立了“先小学,后初中,逐层推进,不断提升”特色教育创建工作思路。随后,《邾城街中小学幼儿园创建特色学校活动方案》出台,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在邾城街正式拉开了序幕。
特色学校群创建的邾城之路
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挖掘潜在的特色,邾城街走出的道路是学校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寻找办学优势,将优势项目变为特色项目,再将特色项目开发为校本教材,在校本研究中提炼特色文化,用特色文化物化校园、影响师生并最终形成办学特色。在这一特色建设之路中,主角是学校,区教育局和邾城街则充当智囊团和后勤部的角色。
“把脉问诊”寻找特色
城南小学地处邾城街城乡结合部,以前是一所村小,1998年以前,学校规模一直没超过300人,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英语学科平均分与其他学校相差30至40分,街道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学校随意派几个学生去参赛,从未取得过好成绩。
提起这段令人汗颜的历史,城南小学校长蔡炳旺感到沉重:“学校和家长都把目光盯着分数,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不能快乐教学,学生不能轻松学习。”
区教育局和街办的领导、专家给学校“会诊”:学校差,差在办学不规范;学校弱,弱在办学无特色。改造城南小学,就从规范办学做起。
城南小学从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做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规范办学行为。在抓课堂教学工作中尝到甜头的蔡炳旺认为,创建特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只有自己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快乐。在区教育局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着力构建“快乐课堂”,以此为突破口,创建“快乐教育”特色。
和城南小学现状恰恰相反的是邾城街中心小学。由于学校在艺术、体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教育都很突出,均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果将某一特色项目作为特色学校发展方向的话,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还会制约学校的个性发展。校长张晓刚想到了“借脑”,邀请本刊编辑部前去学校采访,并帮其寻找特色。记者在深入采访之后发现,邾城街中心小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几手绝活,学校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准备了丰盛的“自助大餐”,而套餐中的每一道菜,学校都将它做成了精品。记者们看着荣誉室里一个个涉及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奖牌和奖杯,听了张晓刚生动的讲述,一致认为,邾城街中心小学的特色恰恰就在于学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多彩人生的起点,快乐成长的天地”正是学校最大的特色。按照这一特色建设方向,学校已建设成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邾城街第四小学地处城郊,学生多来自农村,绝大部分为留守孩子。根据生源特点,区教育局杨志勇和街道教育干事陈才坤多次到校调研后,认为学校针对留守孩子开展的养成教育已经做得很出色,是学校的优势,建议学校在养成教育上,把文章做精。学校确立了“良好习惯从养成起步,美好人生从教育启航”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习惯。
区教育局把邾城街特色学校创建作为全区的创建试验园。局党委书记邱新德带头,到学校蹲点指导特色学校创建。他说:“要用领导蹲点的方式使局领导个个懂特色学校创建,个个做特色学校创建的引路人。”新洲区实验中学围绕课堂,引进教学案,开展校本教研;新洲区第一初中开展孝心教育;邾城二中则将感恩教育作为特色创建的突破口。特色教育群就是优质教育的集合,邾城街打造特色教育群的范围还向学前教育延伸。邾城街中心幼儿园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把快乐教育作为特色项目,以儿童民间游戏、幼儿艺术体操和早期阅读为特色内容,把快乐教育融入到常规教育教学之中。
校本课程深化特色
邾城二中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发现,说教式的感恩教育苍白无力,推进特色教育举步维艰。校长戴建平意识到,如果围绕感恩教育开发校本教材,把感恩教育列入课表,走进课堂,应该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戴建平的想法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周咏清的想法不谋而合。周咏清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形成高度吻合。围绕学校特色项目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在整合、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资源,梳理学校发展历史,集中全校师生和社会多方智慧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知识,提炼思想内涵,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一历程也正是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
学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委会和课题研究小组,围绕感恩教育开展课题研究,加快校本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承载感恩教育的一个载体,必须为感恩教育服务。感恩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用什么样的写作体例和表达方式让师生接受,如何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学校的整体工作……”戴建平说,编写校本教材前,如果不弄清楚这些问题,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没有深度、广度,适用性和针对性就不强。
全体教师齐上阵,展开讨论,查阅资料,结合校情,整整一个月,才形成了一个编排框架:分感恩祖国有忠心、感恩父母有孝心、感恩老师有真心、感恩他人有爱心和感恩生命有信心等五大块。校本教材定名为《学会感恩》。在确定书名的那一刻,戴建平心目中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构想得到丰富和完善。
戴建平深有感触地说:“开发校本课程帮助学校将特色系统化;而开设校本课程则使学校特色得以深化。”
学校把校本教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珍惜一滴水,爱惜一角钱做起,感激父母的辛苦,做事要心存感激。有了丰富且系统的感恩教育内容,教师再也不用从这找一点,从那凑一点,“凑合”着上感恩教育课了,感恩教育课堂从此充满了灵动和活力。课堂也变成了理论讲座、思想汇报会、演讲赛、辩论会等等。感恩教育的理念通过课堂得以彰显。
九(4)班的李凯至今都难忘一次感恩课。当教师问到“有多少人知道父母的生日”时,举手人寥寥无几;问到“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父母爱吃什么”时,举手人寥寥无几;问到“有多少人没有让父母伤过心”时,举手人更是寥寥无几……这是沉默的一课,令人震撼的一课,学生们到这个时候才发现,父母给他们过了多少个生日,可他们连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连父母最简单的爱好都不知道。学生只顾着索取,忘记了回报,他们欠父母的太多了。课后,教师布置了一道给父母洗脚的家庭作业,全班所有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作业。从上交的心得体会来看,孩子完成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家庭作业,还收获了沉甸甸的亲情。
李凯在《给妈妈洗脚》这篇文章中写到:“妈妈为什么这么容易满足?我只给她洗了一次脚,她就掉眼泪了。这是妈妈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也许,她感到意外,毕竟这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给她洗脚。”感恩作业感动的不仅仅是母亲,更感动了李凯。从此以后,李凯回到家后,总是高高兴兴地帮父母做家务,她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感恩课堂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灵魂深处,不仅让他们爱上了课堂,还唤醒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深化特色学校创建成为邾城街构建优质特色教育群的点睛之笔。
记者在邾城街采访的时候发现,每一所学校都围绕特色教育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很多教师都当上了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也实足地过了一把编书瘾。新洲区实验中学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邾城二中的《学会感恩》、邾城街中心小学的《素质拓展课程》、邾城街第二小学的《书法练习册》、邾城街第四小学的《优秀学生成长计划》《养成教育手册》、章林小学的《跆拳道知识手册》、城南小学的《快乐心语》《快乐心曲》《快乐心路》、向东小学的《新三字经》《新弟子规》等,一本本内容详实、装祯精美的校本教材让人爱不释手。邾城街中心幼儿园教师编写的《民间儿童游戏精选》《民间游戏真好玩》《快乐阅读》等15本校本教材的版权还被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购买,出版后面向全国发行。
校园文化擦亮特色
听说地处城郊的章林小学竟然把“跆拳道”这一特色项目做得有声有色,记者来到了章林小学,所见所闻着实让记者感到惊奇。学校专门开辟了一个培志跆拳道训练馆,步入其中,正面墙上大大的一个“道”字首先映入眼帘,“学武造星,道品至尊”“文以载道,道魂舞韵”等“道”文化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跆拳道精神。馆舍内演练器材齐全,馆舍内外文化氛围浓烈,是个练武修身养德的好地方。每天下午,老师和竞技队的学生就在跆拳道馆内进行强化训练。大课间是师生集中训练时间,一套少儿广播体操过后,随着音乐响起,全体师生全神贯注地练着跆拳道,按照规范严格的礼仪程式,向国旗、教练、队友、朋友、老师鞠躬,以礼始、以礼终,在练武的同时,传达着内心的尊重、礼貌、友好、谦逊和感谢,寓德于武。全体师生一招一式,动作规范标准,气势宏大,令人震撼。在章林小学,跆拳道不仅是师生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还深深地影响着学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规范了学生的言行。
章林小学校长洪学文说:“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特色的‘商标’。”章林小学在打造校园文化时,把跆拳道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将跆拳道的特色文化精致地体现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中,走进校园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所村小。
区教育局普教科长范良友说:“特色文化的形成是特色学校形成的重要标志。”邾城街着力于用特色文化物化校园,用特色文化影响制度,用特色文化浸润师生。
走进邾城街第二小学,犹如走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森林。教学楼一楼是历代书法名家简介,二楼是汉字的演变,三楼是近、当代书法名家作品欣赏,四楼是学生书法作品展示。浓郁的书法教育文化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薰陶、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学校坚持“一笔一画练习写字,一生一世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让师生感受到了书法教育的魅力。学校把习字与立德、做人相结合,围绕书法教育开展校本教研,聘请当地书法名家为教师授课,编写书法练习册,让书法教育走进课堂,让每一个师生感受到写一手好字是一件终身幸福的事。
围绕特色建设绘制蓝图,虔诚地打造校园文化。区教育局为学校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区财政为邾城街学校投入3000多万元,全部用于改造校园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如今,走进街道内的每一所学校,就像走进一个强大的磁场,浓郁的校园文化让人陶醉。
特色教育群助推邾城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每到一所学校,再次用陈才坤的经典之问“学校除了分数和升学率,还剩下什么”审视学校,校长们不再尴尬和无奈,谈起学校的变化和特色,如数家珍。
以前被市民诟病的几所薄弱学校已不复存在。地处城东的向东小学过去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以前,学校不到200名学生,是一所布局调整将被撤并的学校。学校在夹缝中寻发展,把学校确立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发了《新三字经》《新弟子规》等校本教材,用经典诵读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特色成了学校的无字招牌。
和邾城街向东小学有着同样经历的邾城街第四小学、城南小学均处邾城街城乡结合部,通过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学校理清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的瓶颈,均成为名副其实的强校。
2009年12月,邾城街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进会在邾城街中心小学召开。与会代表在现场不仅见识了邾城街的几所老品牌学校的风采,更看到了后起之秀的魅力:章林小学的跆拳道风韵、邾城第四小学“养成教育”特色、邾城街第二小学书法艺术、向东小学的经典诵读等。
分布在邾城街城北、城中和城南的区第一初中、邾城二中和新洲区实验中学,老百姓谈的不再是升学率和硬件建设,更多的是特色教育。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教学案已经成为新洲区第一初中、邾城二中和新洲区实验中学的新品牌。以前学生上初中集体北上、南下的迁移现象已成为邾城街永久的历史记忆。
陈才坤自豪地告诉记者,邾城街各中小学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群已基本形成,以前邾城街顽固存在的令新洲区教育局头痛的择校问题,因为特色教育群的形成而悄然化解。
因为特色教育群的形成,邾城街的“学生就近入学”升级为“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区教育局局长杨志勇说:“这只是个开始。从邾城街来看,这是特色学校创建带动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开始;从新洲教育来看,这只是特色发展与均衡发展并举,打造一个个高位均衡学校群的开始;从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来看,这只是我们解答特色创建这个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使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