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草根评论的规避与完善浅析

2010-06-25王丽霞王佳琦

中国地市报人 2010年2期
关键词:草根网络媒体网民

王丽霞 王佳琦

(邯郸日报社/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河北 邯郸 056000)

(作者王丽霞系河北大学研究生)

网络草根评论主要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所作出的评价和发表的意见。网络媒体本身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发表消息或言论的风险很小,“重在掺和”的网民不仅各自为政,而且任意发表评论。导致评论的模式、主题以及一些方法和自带的心理往往不明确,使得网络草根评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1.为了吸引眼球而捕风捉影的网络草根评论模式导致公信力危机;2.网络草根评论选题的极端化;3.草根评论引发的舆论存在缺乏理性的明显偏向;4.草根评论引发的舆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越俎代庖”取代司法公正。网络草根评论所存在的这些现象已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如何使网络草根评论规避自身的不足而更加完善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这不仅对于舆论的引导与监督是有意义的,对于网络舆论监督体系的健康成长更是意义重大。

重民意,又兼顾信誉

草根评论来自民间舆论,又作用于民间舆论,重视民意,就是立论要贴近百姓生活。所以力争在选题上就要定格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二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网络新闻评论选题立论贴近实际生活,敢于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论释,会更受网民青睐。

在信誉方面,2006年“两会”期间的博客信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信息的公开性,博主的身份及媒体的性质保证了这一点。由于网络技术的保证,博客上的文章前后具有连续性,如苏州朱永新委员的《春天的约会》系列,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形成了完整的序列文章,还体现在“两会”博客的信息可以在网上一直存在下去,形成时间上的信誉。

意见表达应把握好时机

由于网民评论的爆发性、自发性 、透明性,因此对网络评论时机的把握就尤为重要。在时机上,要选择最佳时间,对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忌放“马后炮”;对已曝露的问题要及时介入,力戒“事后诸葛亮”。2006年的“两会”博客就是一个榜样,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强国博客率先开设“两会”专题,2007年“两会”期间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一些网民的建议在“两会”期间得到采纳和重视,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两会”博客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好评如潮 。网络草根群体的崛起,使网络上的舆论日益凸显其积极的作用,而同时它又有不可小视的副作用。因此,选准时机,把握平衡,避免孤军作战,既能得到其他网民的声援,又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理性至上的表达原则

草根们的评论对一些丑行进行揭露批判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现实中必然还有“哄客”的存在,甚至是“刺客”。如果每个热点事件都以相同的模式发展,对所有当事人都一概而论,则网络舆论肯定会陷入非理性之上的表达误区。针对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人们已经提出了不少应对措施与思路。如:由政府推行实名上网等网络身份证制度;完善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立法和司法体系;加强社会性的网络防范意识教育与防范技术普及;加强网络跟踪与监控工作,实行公民网络行为的警示预告制度等等。在谋求规避网络非理性舆论的同时,还应该将网络媒体自身的责任和应承担的职责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换句话说,网络媒体应肩负首要的职责。①

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

由于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司法领域之报道、司法之影响程度亦日渐上增,来自网络的草根言论,已经对司法独立构成威胁。

作为网络的民意的代言人——网络媒体增强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评论是一种可喜的趋向,体现了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并进而体现了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可以起到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②

首先,各级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人民可以通过哪些官方网络渠道,发表意见、建议,明示谁来收集来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建立畅通的相互反馈路径。③湖南《红网》的“百姓呼声”已成为百姓心中的名牌栏目,群众可以在网上投诉求助,由红网记者及联动媒体记者调查,并直接回复投诉人。其次,网络上海量的公众舆论不乏偏颇的观点,可能对司法机关的工作产生负面的不良影响。舆论的导向和社会的压力可能影响办案人员独立地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决定,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次,有关部门应该审时度势,加强正面引导。全社会应当加强互联网诚信与公德教育,形成网络道德公约;网络媒体与主流媒体应当良性互动,净化民间舆论平台。既要充分发挥网络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又要避免网络传媒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规避消极联想,引导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消极联想现象原因主要在于:新闻报道在关键地方过分突出;精英观点太弱,草根声音渐强;是什么造成了精英和主导声音的缺位呢?一是当地的有关部门出于所谓的“敏感思维”,站出来表明态度的太少。二是主流媒体评论呈现弱化甚至边缘化态势。

如果新闻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且提供的内容有缺陷或者存有疑点,受众的主观性就会活跃起来,产生消极联想的可能性和程度就会同时加大。这种消极意见获得了一定的受众群,影响甚至控制了舆论场。所以,消除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消极联想的现象,“先发制人”是最佳选择。要及时发布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态度,用新闻学的语言讲,就是主导声音要鲜明、突出、响亮。主导声音鲜明、响亮、及时,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缩小受众推测和情绪化理解新闻的空间,就能在新闻语境中占据意见优势,就能更好地实现舆论和谐。④

网络非理性舆论的引导策略

近来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果及时对网络舆论开展有效引导与控制,将使它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具体来说:

1.速度与多元化并举

信息发布部门要及时地把处理相关工作的进展和各方面的“行动信息”发布出去,这样既能赢得媒体和网民的信任,也能掌握舆论引导上的主动。同时注意营造多元意见空间,要破除单维度意见,给多维度意见以更多的生长空间;在意见表述上,要采取多样的表述方式,客观上形成意见呈现的多元化。⑤

2.增强网络媒体本身亲和力与连通传统媒体并举

可以利用我国长期已经形成的传统而又根深蒂固的观念、特定的意识形态等民族文化来引导本站网民,使其产生文化亲和力。同时,注意维持好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连通,不仅推动了社会舆论共识的形成,而且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可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过滤、放大,调控网络舆论的导向。

3.“意见领袖”和“网络把关人”一个都不能少

在不磨灭草根的舆论空间情况下,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让“把关人”不仅是“把关人”,更是“引路人”。⑥使大众传播时代遗留下的权威性仍将在网络新闻媒介中发挥作用。对不同空间的民间话语进行整合,多管齐下,实现网络舆论的理性化交流,控制网络情绪型舆论的弥漫,构建更和谐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⑦

我国草根群体在网络中的意见表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在舆论参与的未来之路上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遵循网络新闻传播价值规律,坚持受众本位的同时,要凸显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坚持多元化声音的同时,要维持网络评论的理智,从而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完善做出崭新的贡献。

注释:

①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第29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

②王强华,王荣泰,徐华西.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第20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③郭宇宽.中国需要成百上千个赤脚记者和律师.南方都市报,2007年8月2日

④韩立新.新闻传播中的负联想与负放射——新华网,焦点网谈新闻报道《局长挥霍公款包养情妇劣迹斑斑为何十年不倒》个案研究,紫金博客http://news.zijin.net/news/journalism1/2008-1-11/n081119324B6F4AJ95 KK248_2.shtml

⑤黄文剑.网络时评“四要”与“四戒”,人民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⑥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第78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⑦王兴华.新闻评论学.288-29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猜你喜欢

草根网络媒体网民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校园“三剑客”
草根艺术家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草根
草根论调
商业新闻
有感“网民节”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