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治疗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2010-06-15蔡云帆温云辉李惠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住院

黄 芹 蔡云帆 温云辉 李惠仙

长期住院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不良行为模式之一是始动性缺乏[1]。主要表现为病人不主动去解决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什么都无所谓。造成的原因与疾病本身有关,但也与住院环境有关。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独立生活技能仍有欠缺,从而影响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为探讨行为治疗对患者康复的疗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延缓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衰退,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社会功能。本研究采用随机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长期住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为治疗 3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 2006年 1月以前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患者。符合以下标准者入选:①符合 CCM 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②住院时间≥ 2年;③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总分在48分以上;④年龄 60岁以下,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⑤没有影响治疗的躯体疾病,如聋、哑、口吃、躯体其它严重疾病。符合以上要求的病例共 86例,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43例,其中男 29例,女 14例。平均年龄为 39.61± 9.07岁。平均病程 12.79±7.55。 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16例 ,初中 19例,小学 7例,大学 1例。对照组 43例,其中男 30例,女 13例,平均年龄为 40.06± 8.92岁,平均病程 13.24±8.34。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14例 ,初中 21例,小学文化程度 8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 研究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给予社交技能训练及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参加病房的一般活动 ,治疗观察 3个月(2008年 2月~ 2008年 4月 )。

1.2.1 行为治疗 治疗组:由 1名主管护师、1名护理师及 1名副主任医师采用讲课示范、训练及代币奖励的方法进行 3个月的干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

具体方法①治疗前准备:为病人制定作息制度及治疗计划,向病人讲明治疗要求及代币奖励的具体方法。运用个别指导、小组教育、群体教育、讲座、看录像、听录音、阅读手册等强化训练方法,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②第 1步治疗: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和行为纠正,主要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第1周个体训练 ,即衣食住行的训练,要适时地督促病人料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剪指甲、换洗衣服等。第 2周集体训练,把病人分为 8个组,每 4~5人集中一室,让病人自行更衣、进餐、洗刷。第 3周让病人个人料理自己的生活。第 4周让病人个人料理自己的生活后加以评比,看谁做的好。对成员的阴性症状开展活动;③第 3步治疗:第 5~ 6周,患者 8~ 9人为 1个小组,各小组每周进行 2次,每次 45分钟。针对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症状进行卡片式词语游戏训练,在治疗师引导下,由患者分别轮流朗读自己卡片上的单词,由单词-造句-讲段话-讲故事,逐渐进行。治疗过程中不断进行阳性强化;④第 3步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第 7~ 9周,训练的核心是病人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社会交往问题,包括在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与家人谈论自己的病情,工作情景等。有时,根据患者的需求也用教育者的身份,向患者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反应。第 10~ 11周,角色扮演。目标:具有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一般社会交往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自信心。第 12周让病人讲出自己优点、能力,敢于帮助别人和请求别人帮助,相互介绍经验,听取反馈 ,给予指导;⑤第 4步治疗:贯穿整个的治疗过程。制定详细的行为训练计划,矫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并制定奖惩措施。在训练进行的同时有计划的穿插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球、跳绳、健康教育等;并穿插讨论,鼓励患者自己谈感受。对效果不明显的及时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干预。行为方面,着重训练病人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及主动性。每日督促检查,每周一评比,采用正强化方法以促进生活技能的掌握,采用集体与个别心理干预,针对病人普遍或个别出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

1.2.2 评定工具 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2]评定其疗效。(评定人员不参加治疗 )。

1.2.3 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 BPRS、SANS评分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 BPRS、SANS评分比较(±s)

表 1 两组 BPRS、SANS评分比较(±s)

注:**P <0.01,下同

BPRS SAN S组别 入组时 3个月后 入组时 3个月后研究组 30.12± 4.78 24.89± 3.48**57.46± 10.3144.92± 7.63**对照组 31.09± 4.91 30.56± 5.13** 56.78± 8.32 57.31± 8.89**

表 1两组患者入组时 BPRS、SAN 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实施行为治疗 3个月,两组 BPRS、SA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两组患者 NOSIE评分比较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 NOSIE评分比较(±s)

表 2 两组患者 NOSIE评分比较(±s)

组 别 总 分 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入组时 研究组 241.84±28.01 134.21± 23.64 94.96±19.03对照组 239.56± 27.63 133.41± 24.96 95.06± 17.98干预 3个月后 研究组 283.46±28.12 158.31± 27.61 66.95± 9.05对照组 254.41± 30.98** 137.26± 25.16** 86.92± 11.87**

表 2显示,入组时 NOSIE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干预后研究组 NOSIE量表总分 ,总积极因素增分和总消极因素减分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 论

在训练中发现,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语音单调,无抑扬顿挫,面部表情缺乏,眼神接触较差,对周围事物不发生兴趣。首次交谈发现,29.68%的病人 1年内没有家人来探望过,39.47%的患者 1年内没有离开过医院(包括在家人陪伴下离开医院 1小时以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阴性症状量表各因子分中,意志缺乏变化最明显,这是在治疗中加强了行为激励的结果。而思维贫乏变化相对较小,尽管在词汇、表达、角色扮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一部分病人收效不大。这一点与国内报道一致[3]。说明这些技能较为复杂,需要长期训练。同时可以看出,对照组阴性症状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无明显变化,表明长期住院让患者过着单调刻板的生活,整日无所事事的徘徊或独坐一隅,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不与亲人来往,学习工作上毫无要求也没有什么打算,甚至连生活上必需的吃饭、喝水、个人卫生等均需别人照料。逐渐加重其淡漠、退缩[1]。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长期住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操作性行为正性强化训练,能挖掘病人潜能,缓解淡漠、退缩行为,建立生活兴趣,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水平;能有效的阻止或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积极因素增加,消极因素减低,这与王蕾等报道的一致[4]。

正性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为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强调了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激发了患者的参与意识[5]。但要让其恢复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或得以保持,最重要的是让病人不断地学习应用,使其有机会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患者与社会接触的时间,社会和家庭要多关心病人。要创造条件为患者改善生活环境,在为住院患者安排丰富多彩生活的同时,要尽可能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精神病患者本人及家庭,让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融入社会生活。

[1]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第 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4-111,214-217

[3]谷向东,宋淑云,申振东,等.社会技能训练对 3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20(2):85-87

[4]王蕾,杨梅.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行为治疗的对照研究 [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5-7

[5]鲍文卿,范碧盈.精神分裂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探讨 [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05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阴性住院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