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解析

2010-06-08臧东艳钱有国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形象

臧东艳 钱有国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中世纪传统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阴冷而僵硬的符号,而是具有了很强的世俗性和现实性。中世纪基督教会推行严酷的禁欲主义摧残人性使人们失去了思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权利,甚至连哭与笑都成为触犯上帝的罪行,所以在中世纪的画像中女性都是呆板、僵冷、毫无感情。与此相对,人文主义者提出凡是符合自然的就是美的,感性就是一切,因此他们惬意地表现人的感性世界。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流传,人们开始认识并享受现实生活的幸福和欢乐,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开始展露人世间的欢乐与柔情,呈现新女性的特点。

【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形象;世俗性;丰满;新女性

一、圣母形象世俗化

乔托·地·班多涅(Giotto Di Dondone,约1267-133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先驱,杰出的雕刻家和建筑师。在绘画中他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绘画的传统,改变了画中女性阴冷、无人情味的幽灵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仁慈、端庄、安详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在《哀悼基督》中圣母俯视着基督长眠的脸,欲哭无泪,圣母悲痛之深,无泪胜有泪。在《圣母像》(1310)中天使、圣徒围绕着圣母子,整个画面上洋溢着欢乐的情调,坐在宝座上的圣母健壮朴实如一农妇,亲切、安详、和蔼如人间母亲。在《逃亡埃及》中圣母玛利亚镇静而刚强,好像是古希腊的一个女神,脸上洋溢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再也不是中世纪那种幽灵般的圣母形象了。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杰出的大画家,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与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奇、雕刻家多纳太罗都被称之为“文艺复兴美术之父”。马萨乔继承和发展了乔托所开倡的人文主义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传统。他画中的人物,无任何宗教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气味,他塑造的人物富于表情,其感情深厚,真实感人,具有高尚的人格,充满自信心和自尊心。如其作品《圣母与圣安娜》(约1420)中,所塑造的圣母具有世俗的气质,而不是中世纪那种幽灵般的圣母了,而是活生生的世俗妇女形象。在《失乐园》(约1426)中,夏娃的形象十分逼真,感情真切而动人。

在马萨乔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家夫拉·菲利浦·利比(Fra Filippo Lippi,约106-1469)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圣母子》(1452)、《圣母与小孩》(1465)、《圣母加冠》(1441-1447)、《受胎告知》等作品中都洋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利比画中的圣母都是以现实中的漂亮女子为模特,因而他画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为温柔、亲切而美丽的人间女性形象。继波提切利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史上的“美术三杰”,即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被誉为“旷世奇才”,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善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圣母世俗化,普通女性呈现新女性的特点。例如,在《持花圣母》(1478-1479)中他摒弃了15世纪以来的传统,画中圣母玛利亚首次以微笑的姿态出现在画面中,俨然人间一位女性。在另一幅作品《岩间圣母》(1483-1494)中也表现了同样圣母形象———微笑、美丽的世俗母性。

综观这一时期的圣母像,中世纪的阴冷、无人情味的幽灵的形象,已经消失了,而是以仁慈、端庄、安详温柔、亲切、美丽的活生生的世俗妇女的形象。

二、裸女形象丰满化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佛罗伦萨著名的画家,他采用异教的手法,画全裸的女性,如《春》(1478)、《维纳斯的诞生》(1485)使美术从教会附属品的地位中逐渐解放出来,因而所有的美术史家都称他为“异教世界的礼赞者”。[1]他善于厚重衣料的硬褶纹和轻薄的衣着,以及透明薄纱所覆盖的人体。他的绘画使15世纪意大利的线描艺术达到了顶峰,他的艺术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终结。《春》就像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抒情诗,象征美和爱的欢乐女神维纳斯在鲜花满地,接满金色果实的幽静的密林间,神情安详,仪态端庄地凝视着和煦的阳光。在她的召唤下,春神希腊少女芙露娜嘴含鲜花,丰美的裸体裹着轻薄的纱衣,借风神之力将鲜花撒向花神。而花神就将鲜花撒满人间。三位女神身穿透明的纱衣,翩翩起舞。在他的另一幅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已不再是神了,而是一个未涉足尘世、心灵纯洁的少女。在这两幅作品中,女神不是身披薄纱就是裸体,并且毫无羞涩之感。在《诽谤》中,代表着真理的裸女,也是一位初涉人世的少女,无比的纯洁和优美。在《华美的圣母》(又称《端庄圣母》或《马格尼菲卡特》)中,圣母玛利亚衣着华贵、形象端庄秀美。总之波提切利热衷于表现为中世纪所禁止的异教题材即古希腊罗马的宗教和神话,他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极其推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因而在这一时期在波提切利的启迪下出现了大量裸体的女神画像,甚至包括一些世俗女子的裸体肖像。如:《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抢劫吕西普的女儿》(鲁本斯)、《苏珊娜与长老》(丁托列托)、《拉,福尔纳里娜》(拉斐尔)等等。

乔尔乔内(Giorgione,约1477-1510)也主要画裸女画,他不像波提切利那样忧郁,也不如米开朗琪罗的雄健,而是乐观,健壮而优美的形象。他偏重于肉体的丰满和肉色的艳丽。在《沉睡的维纳斯》(1843)中,维纳斯丰满圆润的金黄色的裸体仰卧于大自然中,浑然一体,神态安详,自然而柔美。继承其画风的提香·维契里奥(Tiziano Vecellio,1482-1576),着重于女性的形体美,刻画具有健康丰满的身体和丰腴的臀部,娇艳的面容的完美的美女典型。在《花神》(1575)、《三种年龄》(1575)和《美狄亚和维纳斯》中,均注重刻画女性的美丽、圆熟而滋润的身体,富有肉体质感。

总之,对女性裸体的赞美反映了这个时代对人体美肯定。文艺复兴时代人体被视为美的最高形式,美的裸体自然也被视为最佳景象。 威尼斯高级会议在17世纪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 :“只有妓女才准赤身上街或去教堂,每一为人夫者均须制止其妻裸体,否则须交纳数百杜卡特罚金, 不论其出身贵贱”。[2]由这项法令我们可以推测此前人们对裸体的开放态度,这也就无怪乎有那么多的淑女名嫒愿作艺术家的裸体模特。 事实上,裸体在文艺复兴时代被视为是一种时尚、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崇拜。人体美在文艺复兴时代具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女性美。人们甚至掏钱让画家给妻子或情人画裸体像、全裸图或袒胸露肩图。如亨利二世曾多次让艺术家为他的宠姬制作裸体的画像:提香的名画《维纳斯·德尔·德里布埃》画的就是乌尔班公爵夫人,由于这个时代认为完全的美在于揭示男人和女人的性征,一个女人的身体如果具备为人母者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因此文艺复兴时期欣赏的就是女性身体的丰满。

三、女性美的性别化

《蒙娜丽莎》(1503-1506),无疑是文艺复兴乃至整个世界美术史上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 蒙娜丽莎面部呈现的刚可觉察的微笑既显示了其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平静的表情,这是古代妇女矜持美的表现。当时的社会舆论普遍拥护、贞洁、顺从和依赖的女性标准。由于艺术创造经常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很多画作中的女性形象顺理成章地被塑造成圣洁、温顺、端庄、依赖、沉默、充满了母性的温柔,以此顺应社会的需求。

而同时期的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吸取了的庄严而崇高的女性美,米开朗琪罗的刚劲和波提切利的优美,还融合了希腊的古典美,再通过观察许多妇女,然后选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一个作为原型然后再进行广泛的概括,进而塑造具有上面特征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圣母,表现了普通的女性之美即圣洁、温顺、端庄、依赖、沉默、充满了母性的温柔。此时,意大利的妇女以他的圣母形象作为当时衡量女性美的标准。只有长得像拉斐尔所画的圣母那样才是漂亮女子。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1507)、《带金莺的圣母》(1505)以及最著名的《西斯庭圣母》(1515-1518)就是形象温柔、美丽,完全是一个生活中年轻的、幸福和欢乐而又栩栩如生的人间母亲的典型形象"丝毫没有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成份"。而在拉斐尔后期的圣母画中所体现的圣母则既具有幸福、仁慈的世俗性又具有新女性的刚强和勇敢。他的《阿尔巴家的圣母》(1509)、《椅子中的圣母》(1514-1515)和《西斯庭圣母》等作品中的圣母都体现了上面的特征。也就是说,此时的圣母不仅仅是幸福仁慈的人间女性,而且还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帮助人民解脱痛苦和不幸的女保护者,更应该是一位幸福生活的缔造者。圣母形象脱离了普通人民,变为有权利的女性形象,即母亲式的玛利亚和女王式的玛利亚合为一体了,具有了新女性的形象。以《西斯庭圣母》最为典型。《西斯庭圣母》的主题拉斐尔借用了但丁的14行诗句来描述圣母:

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

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

仿佛天上的精灵,

化身出现于尘埃。[3]

塑造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间女性形象。

除了具有上述的理想道德即内在美外,还包括理想的外在美、这体现为对女性服饰、发型、身体的精细描画、对身体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实用目的即以生育能力为标准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对妇女的审美观念。这在米开朗琪罗·波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的画中有所表现。他的画主要有圣母画和裸女画。圣母的形象表现了罕见的女性美,如在《哀悼基督》(又称《母爱》、《哀痛》或《皮耶塔》,1498-1500)中,他表现了圣母的悲,也表现了圣母的美,美是直觉的,悲才是本质,他画中的圣母是异常的美丽与年轻,使纯洁和崇高的化身,可以战胜岁月的折磨和世事的毁损。在《圣保罗》和《布鲁日圣母子》中也是如此的。而在裸女画中他笔下的裸女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在《失乐园》中夏娃的面容端庄清秀,肌体肌肉结实饱满,雄健有力,赤裸而不失高贵之纯洁,雄健而不失女性之魅力。同样在《酒神》(1496-1497)中的小牧神萨提尔体态丰满,健美颇具女性之魅力。《夜》(1534)更是他的裸女画的典型,显示了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生机,仿佛一位巨人,身上像拥有着不可战胜的力量,其挚友诗人乔凡尼·斯特洛次依为《夜》写了这样的一篇赞美诗:

夜,为你所看到妩媚地睡着的夜,

那是受天使点化过的一块活的石头;

她睡着,但具有生命的火焰,

只要你叫她醒来,

——她将与你对话。[4]

总之,综观文艺复兴时代绘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包括圣母像、裸女像、女子肖像等。她们的神态、动作、容貌等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的审美需求,并揭示了时代精神,这些绘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慈祥,圣洁、、端庄、妩媚、娇艳、丰满、美丽、悲伤、健康、自信、雄健、刚强、勇敢等等,都表现了人类真实的情感,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5]。 而无论是圣母、裸女还是普通女子,艺术家在塑造她们时都着力描绘她们的容颜美和人体美,大量的女性肖像画表达了社会对具有新女性的女性形象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吴泽义 王松婷 李春隆编著,《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8年,108页

[2] 爱德华·傅克斯,侯焕闳译《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吴泽义 王松婷 李春隆编著,《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

[4]同上,第203页

[5] 蔡永辉,《西方古典油画里的情爱本能》[J]艺苑,2006年,第11页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女性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