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大后勤管理初探
2010-06-08曹辉
曹辉
上海市中医医院设备处,上海,20007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卫生部主持的国家金卫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只有通过加强各部门的数字化建设,逐步建立数字信息化医院基础,才能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
在对上海7家医院(包括5家三级医院及2家二级医院)和史泰博等公司进行了设备、后勤管理、物资物流管理模式、软件应用等的调研,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我们提出了整合医院大后勤(包含设备、后勤等管理部门、供应室、维修组等二级库房)进行管理,开发基于医院大后勤整合管理的“医院物资物流管理系统”,初步探索数字化大后勤管理。
1 开发背景
① 大部分医院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统一的后勤管理软件,各部门、各软件之间数据不能共享,操作繁琐,统计缺乏全面性、准确性,无法为管理与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决策,没有形成统一的医院大后勤管理系统。
② 各级库房抱怨人少事多:医院库房“零库存”管理模式虽探索实施多年,但受医院物资管理的时效性、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各级库房物资存放未降反升;库房间流转繁琐,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上升。
③ 医院医疗信息化进程迅速,后勤管理模式滞后于医院医疗业务的发展,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
④ 不能对医院内部申请、采购进行规范的分级管理。医院内部流程虽然健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存在现实误差。
⑤ 各物资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向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大后勤收入/成本数据:目前医院内医疗业务已给医疗管理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特别是医联系统的实施,为管理层加强医疗业务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医疗数据信息。医疗信息集成是整个医院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高级目标,完整的信息集成方案将会提高整个医院的信息流转以及信息利用的层次。准确及时的提供大后勤业务信息化流转数据无疑将更加完善医院整体数字化建设,并为进一步开发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提供基本条件。
⑥ 探讨医院大后勤物资物流化管理可能。以B/S架构可实现临床业务部门与后勤服务部门之间的业务交互,并实现流程透明性和可监督性,数据的信息化采集,为医院—供应商、医院—医院等的区域化医院物资流转提供可能性。
2 前期准备
当前医疗资产管理正朝着全程化和流通化管理方向发展。它包括了对使用部门的购置申请、科室预算管理、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合同档案管理、设备安装验收、计量检测和维修保养,以及设备使用耗材、医院卫生材料等信息的交互管理等。
① 确定项目实施目标,建立医疗资产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及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医疗资产管理模式。
② 确定项目实施范围,全面实现医院设备处,总务处、供应室等后勤物资流转管理部门以大后勤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管理,达到医院资产的全面信息流通,降低管理成本。
③ 确定项目涉及内容(见图1),制定医院资产管理与数据分析的规范标准,为医院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强大的分析与决策功能。以便捷的方式,低廉的成本提供强大、灵活的多系统接口模式整合医院相关管理软件,整合医院相关信息,满足各部门提出的各种数据上报要求,确保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丰富多彩的业务模型分析方法,为医院的各个业务科室部门提供分析数据,为各级领导层提供有效且正确的决策依据。
④ 确定规范医院设备、后勤、供应等管理流程,如利用WEB页面进行设备物资网上申请、采购审批等一体化管理流程, 以B/S架构实现临床业务部门与医院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交互,并实现流程透明性和可监督性(见图2)。
图1 物资管理项目涉及内容Fig.1 The contents of material management project
图2 医院物资管理流程Fig.2 The flow chart of hospital materials management
3 项目实施
建设医院大后勤管理模式的资产物流管理体系,创建医疗资产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及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医疗资产管理模式,制定医院资产管理与数据分析的规范标准。还要考虑从医院医疗资产的生命周期的管理入手,努力发挥医疗资产的功能和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疗资产的维护成本。这些环节都急需采用信息技术加以全方位、精确性的全程管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医疗资产全程管理中编码、物资命名规则与流程的规范制定。如针对以往临床抱怨各种申请审批信息透明度低,流程不明确等行政管理滞后问题所设计的网上申请模块,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医院行政管理 的服务功能提升。
② 实施包括医疗、非医疗物资、设备、卫生材料、易耗品等在内的大后勤全面信息化管理。如网上物资请领功能的开发,即从科室使用方便入手,针对医院各级库房(一级库:如设备、总务;二级库:如供应室)的库存网上公开设计,科室通过认证登陆后可从各库房选择领用物资。同时,该系统还支持根据库存数量为“0”物资,自动生成采购单进入后续流程处理,增强了库房管理的科学性。
③ 汇总各系统中的相关数据,采集相应管理数据、信息。针对科室请领物资开发了自动查询,建立网上无纸化科室分户账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方便了科室负责人进行科室成本统计,为医院全面实施预算前置管理提供可能(见图3)。
图3 WEB页面部门请领查询功能示图Fig.3 The web inquiry function diagram of application department
④ 实施基于信息平台技术的大型医疗设备资产的效益预测和实际使用统计评估。为了使物资物流管理不仅限于常规功能,我们还创新性的从医院整体医疗管理出发,结合上级部门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管理要求,在我院率先实行了与医院HIS/LIS等链接的设备、物资效益统计平台功能。
⑤ 建立区域性的数据仓库,整合医院多个分院的数据,使决策分析的数据更加准确与精准。
⑥ 实施医疗资产的维修保养等质量管理的资产管理方案。
⑦ 制订基于医院医疗资产管理的数据汇报规则及分析内容等。
4 取得成果
由上海申康发展中心牵头,以资产管理为课题进行开发的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目前上线实施基本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认可。将医院原先以简单的资产管理转变为以大后勤整体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目标,取得了如下成果:
①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将数据充分利用,使工作人员节省大量的录入与核对工作。同时,可以在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中促进流程改进与规范管理,对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更为规范的管理参照。
② 实时反应,加强监督
可以使过程管理变成可行,各种数据能够实时反映,可以加强监督管理。
③ 系统分析,数据精确
为了确保系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要求在数据源采集和审核控制方面能够做到实时监控,审核确认每个操作环节,并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变化情况都一一记录,做到数据源可追溯性,最终确保分析结果真实可信。
④ 量化绩效,引导决策
通过对医院信息实时、有效的管理,可以实现对医院预算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指导预算的合理制订。为上级部门提供资产管理数据,方便上级部门在加大医疗投入的同时,合理考虑资源的地区配置,真正使“投入有所值,投入有所用”。
通过组织试点,运用规范统一的流程设置,力争与同行业协作。探讨开展医院物资质量控制,全程宏观、微观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区域化医疗物资信息共享,整合利用创新途径,完善行业管理标准与规范,发挥医联优势,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促进医疗物资对临床诊疗的质量保证,使医疗物资为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保障。
[1]王一栋.医院设备信息系统架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 33(2): 137-139.
[2]肖飞, 黄正东, 王光华.“军惠”HIS系统中耗材网上请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 2006(4): 40-42.
[3]杨丰, 温铁祥, 涂圣贤.基于C/S模式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 2006(9) ):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