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2010-06-08张玉海高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射野电离室剂量学

张玉海,高杨

解放军第309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91

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在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将每一个辐射野分割成多个细小的子野,使辐射野内的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将束流集中到靶区,而使周围的危及器官或组织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IMRT是利用MLC的运动来实现的,每一个辐射野内通过MLC的运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子野,而每一个子野的形状、跳数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有这些子野合成以后的剂量分布是无法去想象和预见的,这一点与辐射野均匀的三维适形放疗完全不同[1]。因此,临床上为了保证调强射野输出剂量的准确性,必须对IMRT计划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准确的剂量学验证。目前,以模体内剂量实测为基础的验证,仍然是当前最为常用的个体化IMRT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技术[2],其中点剂量验证和平面剂量验证结合使用可以较为全面地验证IMRT的剂量分布。自2009年8月到2009年12月,共有30多名患者在我科接受了IMRT治疗,按要求IMRT治疗实施之前,均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现将我科的IMRT计划验证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和仪器

德国PTW公司生产的2D-729二维电离室矩阵,在27 cm×27 cm有效测量范围内均匀分布有729个电离室,每个电离室中心间隔10 mm。PTW UNIDOS E型剂量仪与30013型电离室(有效测量体积0.6cc)相匹配。测量使用Varian ClinacIX直线加速器的6MV X射线,剂量率为400MU/min。该加速器内置60对多叶准直器,中间40对叶片在等中心的投影宽度为0.5 mm,形成20 cm×20 cm的射野范围;外围20对叶片在等中心的投影宽度为1 mm,可形成的最大射野范围是40 cm×40 cm。另外,使用Varian公司的Eclipse8.0治疗计划系统和ARIA放疗网络。

1.2 调强计划设计

用热塑膜固定病人,并作好定位标记,进行CT模拟定位。将CT扫描图像传到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设定靶区处方量及危及器官限量,用Eclipse进行逆向IMRT计划设计。计划产生后,放疗医师和放疗物理师通过各层面的剂量分布图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计划。

1.3 模体计划设计

完成病人的IMRT计划后,因为无法直接在病人身体中进行剂量测量,因此必须把该计划移植到验证模体上,在模体上进行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测量,从而起到间接验证治疗剂量的作用。测量选用RW3固体水作为验证模体,其密度为1.045 g/cm3,与水的等效性好。

1.3.1 用于绝对剂量验证的模体计划设计

将2 cm厚带测量孔的固体水置于中间,下面放9块 1 cm厚的固体水,上面加10块1 cm厚的固体水,形成尺寸为40 cm×40 cm×21 cm的模体。然后把30013型指形电离室插入测量孔中,仿照患者在CT模拟机下以2.5 mm层厚扫描,在计划系统上进行影像重建,勾画模体外轮廓和电离室探头轮廓,设定电离室探头中心为坐标原点。此模体即作为所有治疗计划进行绝对剂量验证的模体。

利用Eclipse的创建验证计划功能,调用待验证的IMRT治疗计划,并将该计划的MLC叶片位置文件以及机架角度、准直器角度、射野跳数等相关治疗数据完全拷贝到模体上,其等中心点自动位于坐标原点处(即电离室中心位置),然后重新计算模体的剂量分布。由于电离室有一定体积,因此等中心测量点的绝对剂量取电离室探头体积剂量的平均值。

1.3.2 用于平面剂量验证的模体计划设计

在电离室矩阵上下各加4 cm和5 cm厚的固体水,根据矩阵侧面的“+”线确定其有效测量中心,并做好标记。将夹着矩阵的固体水在CT模拟机下以2.5 mm层厚扫描,同样在计划系统上进行影像重建,勾画模体外轮廓,确定坐标原点。此模体作为所有治疗计划进行平面剂量验证的验证模体。

用Eclipse创建平面剂量验证计划的方法与以上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平面剂量验证计划需要将计划的机架角度、准直器角度和床角度都设为0°。如果想验证每个野的剂量分布情况,则需要将每个射野生成一个独立验证计划。这些设置在创建验证计划过程中只需要勾选相应的项目即可完成。重新计算各个射野在模体中的剂量分布,并导出各个射野在矩阵测量中心层面的剂量分布文件,作比较分析时用。

1.4 剂量学验证

在进行剂量学验证之前,先用PTW30013型0.6 cc电离室对Varian加速器6MV X线进行剂量校准,保证其出束偏差在1%以内。接下来进行绝对剂量验证和平面剂量验证。

1.4.1 绝对剂量验证

完全按照CT扫描的方式把模体(40 cm×40 cm×21 cm)摆放于加速器治疗床上,借助激光线将模体测量点调整到等中心位置,注意等中心位置应在第十块板(2 cm厚)测量孔的中心处,因为模体计划的测量点放在此处。将PTW30013型指形电离室插入测量孔中,连接PTW UNIDOS E型剂量仪,输入气压、温度及校准因子修正,依次执行各野照射,记录最终的测量值。

1.4.2 平面剂量验证

机架和准直器角度置于0°,PTW二维电离室矩阵放在5cm厚的固体水上方,参考激光线调整电离室矩阵,使其有效测量点位于等中心层面上,然后在上面加4 cm的固体水,考虑到电离室矩阵固有的5 mm测量深度,则SSD=95.5 cm。连接电缆,调出验证计划准备测量。运行MatrixScan软件,输入气压、温度值进行校准。对每个射野采集1次数据并保存。计划有多少个野就采集多少个数据文件。测量完毕后,用Verisoft软件将每个射野平面剂量分布的测量文件与计划文件对比分析,得出剂量分布的误差。

2 结果

表1给出6例IMRT计划的绝对剂量验证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等中心点剂量与计划平均剂量相比较得:百分相对误差=(测量剂量-计划平均剂量)/计划平均剂量,所得百分相对误差在±3%之内,则认为患者的治疗计划可以通过。否则,需要分析误差过大的原因,再次测量验证,直至验证计划通过方能治疗。第3例,第一次误差大于3%,第二次符合要求。

表1 绝对剂量验证结果Tab.1 The results of the absolute points dose verification

平面剂量验证误差分析采用Gamma分析方法[3-4],它是Verisoft软件中自动分析的工具,设置剂量误差标准和距离误差标准为3%/3 mm。验证通过与失败的标准是,测量点Gamma值≤1通过,Gamma值>1失败,通过的测量点数大于90%为照射野剂量分布验证通过。表2列出了6例患者计划验证结果,采用Gamma分析方法比较而获得的通过率情况。图1中(a)(b)(c)所示为一患者计算/测量等剂量线分布情况比较及Gamma分析结果。

表2 平面剂量验证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the plane dose distribution verification

3 讨论

图1 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与计划计算结果比较分析Fig.1 The comparison of the planned and the measured values with 2DArray ion chamber

从以上绝对剂量的验证结果可以看出,测量值都比计划值偏小,说明有系统误差存在,该结论与戴建荣等[5]报道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我们认为IMRT射野中经常会包含一些面积很小的子野,在实际测量中,只有少数子野的射野区域包含测量点,即测得的是该子野的主射线,而对于大多数子野,只测得其边缘剂量或散射剂量,这部分剂量通常较小,宜采用小灵敏体积的电离室测量[6],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另外,我们进行绝对剂量验证采用患者治疗的实际照射角度,因此验证过程中还存在治疗床板和横梁对剂量的衰减。表1中第3例计划经过两次验证方才通过,第一次验证结果误差>5%,分析发现可能的原因是射线穿过横梁发生衰减;第二次验证过程中,移动横梁位置避免射野穿过横梁,发现验证结果偏差明显减小(<1%)。可见治疗床的衰减对验证结果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虽然各种原因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但是误差仍然是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因此以上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是可信的。

关于绝对剂量验证测量点位置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剂量均匀、梯度较小的点。简单的判定方法是电离室探头的(最大剂量- 最小剂量)/ 平均剂量的值小于10%。通常等中心点是作为绝对剂量验证的首选位置。表1中第1-5例计划测量点均满足上述条件,并且测量点均为计划的等中心点。但是,有些计划的等中心点在靶区边缘或在靶区外,比如鼻咽癌IMRT计划,它的等中心点就不适合作为测量点。为此需要适当调整模体计划中的等中心位置,使模体中测量点位于高剂量低梯度区域,这样可减少因测量点处剂量变化太大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表1中第6例计划(鼻咽癌)就是因为计划的等中心点位于靶区外的低剂量区,无法准确测量。笔者通过移动计划的等中心位置,使测量点位于高剂量低梯度区域,完成绝对剂量的验证。

二维电离室矩阵是目前较先进的调强验证系统之一,它可以测量照射野的剂量分布和强度分布,利用它可以极大地简化验证工作量,提高验证的效率。大量研究表明,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IMRT计划验证是可行的[7-8]。笔者利用PTW729二维电离室矩阵对IMRT计划的验证结果显示,平面剂量分布的计算值和测量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Gamma分析的点通过率均在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选取最大剂量的10%作为有效测量点的最低剂量限值,其原因有二:一是电离室矩阵在低剂量区域的测量误差明显增大;二是低剂量区主要是动态MLC散射剂量形成。对于TPS来讲,散射剂量的计算不可能与开放野内的剂量计算一样精确。

综上所述,由于IMRT有着肿瘤靶区剂量分布高度适形和高梯度变化的特点,为确保治疗剂量能够精确地定位在肿瘤区域,严格的个体化剂量学验证是治疗执行前的一项重要工作[9]。笔者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建立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并取得了值得信赖的结果。随着设备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调强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还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1]胡逸民, 主编.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9,538-548.

[2]马金利, 蒋国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学验证体系的建立[J].中国肿瘤, 2004, 13(8): 485-489.

[3]Low D, Harms W, Mutic S, et al.A technique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ose distributions[J].Med Phys, 1998,25:656-661.

[4]Depuydt T, Van Esch A, Huyskens D, et al.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IMRT dose distribution: refinement and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gamma evaluation[J].Radiother oncol, 2002,62:309-319.

[5]戴建荣, 胡逸民, 张红志, 等.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4, 13(3): 229-233.

[6]Low DA, Gerber RL, Mutic S, et al.Phantoms for IMRT does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8, 40:1231-1235.

[7]Jursinic PA, Nelms BE.A 2-D diode array and analysis software for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delivery[J].Med Phys, 2003, 30(5):870-879.

[8]Poppe B, Blechschmidt A, Djouguela A, et al.Two-dimensional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s for IMRT plan verification [J].Med Phys, 2006, 33(4): 1005-1015.

[9]姜瑞瑶.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及其质量保证[J].医疗卫生装备,2006, 27(7): 63.

猜你喜欢

射野电离室剂量学
ICRU95号报告:外照射实用量及其对剂量学的影响
利用三维水箱测量的“环形机架”加速器“典型射线数据”验证研究
PTW 729电离室矩阵不同验证方法用于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结果分析
三维蓝水箱(BPH)扫描测量系统在螺旋断层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中的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临床剂量学研究进展
T2期鼻咽癌旋转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DAVID系统探测MLC叶片位置误差的能力测试与评估
自动多野排序执行技术在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Precise直线加速器电离室的维护和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