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克宁散与碳酸氢钠治疗腹股沟真菌感染的比较

2010-05-31应兰芳

当代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达克宁咪康唑浅部

应兰芳

达克宁散是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常用药[1],作者利用真菌嗜酸环境生长的特点[2],2006年9月~2009年2月将2.5%碳酸氢钠用于腹股沟真菌感染[3],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2.4岁。原发疾病有糖尿病28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2例,肾功能不全10例。均经皮肤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真菌感染。

2 方法

2.1 观察方法及统计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外阴及腹股沟,每日二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外阴及腹股沟后擦干,外涂达克宁散,每日二次。观察方法:用药前及用药后第三天、第七天按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记录及评价,并做真菌镜检。统计学方法:用秩和检验。

2.2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分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4级[4]。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真菌镜检转阴。

显效:皮损明显改善,症状基本消失,真菌镜检转阴。

好转:皮损好转,可有轻度瘙痒及皮肤角化,皲裂,真菌镜检可阴可阳。

无效:皮损及症状无明显改善,真菌镜检阳性。

3 结果

治疗三天后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情况观察组分别为8.33%、62.5%、29.17%、0,而对照组分别为0、4.17%、54.17%、41.67%(结果见表1),经秩和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七天的结果,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情况观察组分别为70.83%、20.83%、8.33%、0,而对照组分别为12.5%、41.67%、37.5%、8.33%(结果见表2),经秩和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讨论

真菌生活能力极强,几乎无处不在,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本组患者以糖尿病患者为主,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皮肤抵抗力下降,加之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易引起真菌感染。达克宁散(硝酸咪康唑散)20克内含硝酸咪康唑20毫克,为广谱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念珠菌等有抑制和抗菌作用。潘澎波[6]对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进行观察,体股癣一周显效率为51.16%,一周真菌清除率为69.77%,与本组相似。真菌生长的适宜酸碱度为pH4.0~6.0[2],我们利用了这一生物学特性,用碳酸氢钠改变真菌的生长环境。2.5%碳酸氢钠是碱性液体,迅速改变了皮肤的酸碱度,使局部呈碱性,破坏了真菌的生长环境,有效杀灭和抑制真菌生长。瞿红[7]用5%碳酸氢钠预防化疗性口腔炎,何顺平等[8]用碳酸氢钠溶液经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和双侧主支气管腔进行灌洗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也是利用改变局部酸碱度的原理。碳酸氢钠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症状,用于腹股沟真菌感染方便、经济,疗效好,值得推广。

表1 治疗三天的效果比较[例(%)]

表2 治疗七天的效果比较[例(%)]

[1]郭代红,陈超.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1):27-31.

[2]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1-205.

[3]彭君,张玲利,孔春莲.2.5%碳酸氢钠局部湿敷治疗男性外阴真菌感染1例[J].护理学杂志,2000,15(5):58.

[4]张文芳.消疹灵治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工业,2001,20(3):43.

[5]邓列华,李姝.抗真菌药物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5,36(3):66-68.

[6]潘澎波.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64例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08,30(4):40-41.

[7]瞿红.化疗性口腔炎的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3):191-192.

[8]何顺平,王小平,谢俊玢,等.应用碳酸氢钠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6):425-426.

猜你喜欢

达克宁咪康唑浅部
更 正 声 明
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七粒装达克宁联合碘伏棉球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分析
硝呋太尔制霉素联合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40例临床观察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8例
湿润烧伤膏联合复方咪康唑治疗尿布皮疹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