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疗养院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2010-05-30310007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孙义峰宫曙光
310007 解放军杭州疗养院 孙义峰 宫曙光
高血压发病率高,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发达国家,约有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1],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卒中、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等[2]。美国国际健康和营养测试调查中心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研究显示,与1976~1980年相比,1998~1991年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从51%上升到73%,而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从31%上升至55%,与之平行的是从1972~1996年卒中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59%和53%[3]。这些因素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血压的治疗似乎取得了很大进展。高血压病已成为我院主要诊治疾病之一,抗高血压药品种不断丰富。通过分析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降压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解放军杭州疗养院2006~2008年门诊药房和中心药房病人用药记录,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用药数量、用药金额。
1.2 方法 统计我院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品种、用量、金额,计算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及有关排序,结合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为标准计算DDDs[4]。根据新版药物学(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确定药物的DDD。DDDs=某药的总用量/该药的DDD。DDC=某药的总药费/该药的DDDs。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各类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表1)
表1 各年度各类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
由表1可见,钙拮抗药在各年度中销售金额都是第一,且比例都很高(54.27%,46.27%,43.5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在各年度中销售金额都是第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各年所占比例也很高 (31.14%,36.90%,40.27%),可见我院高血压病人的药品费用主要集中在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上。从药品消耗金额看,各类抗高血压药所占比例分布不均衡,提示要强化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合理使用,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
2.2 各年度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表2)
表2 各年度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
由表2可见氨氯地平片所占比例各年均排序第一(44.89%,37.81%,37.46%),同为钙拮抗药的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各年排序都比较靠后 (所占比例都在0.3%以下),且为2006、2007排序末两种药,2008年排序为14、1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中,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销售金额逐渐下降,卡托普利片排序由12降为最末15,依那普利片排序由7降到12,贝那普利片销售金额逐渐增加,由8上升到4位。排序第2均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2006年、2007年是缬沙坦胶囊,2008年是氯沙坦钾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排序大幅上升,由13上升到5。
2.3 各年度各类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表3)
表3 各年度各类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
由表3可见钙拮抗药各年DDDs排序均第一,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和利尿药的复方制剂排序由2下降到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由3上升到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和利尿药的复方制剂DDDs由35上升到686,增加约20倍,DDDs排序始终排名末位,说明这类药在抗高血压药中使用频率最少,但使用频率值增加很快。
2.4 各年度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表4)
表4 各年度抗高血压药DDDs排序及所占比例统计
由表4可见,依那普利片限定日费用最高10.32元,卡托普利片限定日费用最低0.06元。氨氯地平片DDDs值各年排序均第一,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DDDs排序由2降到3,硝苯地平缓释片DDDs排序由3升至2。依那普利片DDDs排序由13降至15,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DDDs排序由15升至12,非洛地平缓释片DDDs排序始终在14。
3 讨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钙拮抗药(CCB)、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药物与利尿药的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销售金额最多的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CCB是我院使用最多的一类药物,ARB使用明显增加。比较同地域医院,CCB是上海市样本医院用量最大的一线降压药[5]。ARB具有同ACEI相似的作用和适应证,但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咳嗽,近年来用量明显增长,今后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抗高血压药[5]。由此可见在军队疗养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与地方医院并无大的差异,且用药趋势基本相同。
钙拮抗药是我院使用最多的一类抗高血压药。CCB对脑、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CCB具有高度的脑保护作用,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相比,对脑卒中(致死性,非致死性)等的发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以其切实、安全的降压效果,成为有效改善脑循环,保护神经细胞的理想降压药物,而且使用CCB可使痴呆的发病率降低。荟萃分析表明,用CCB治疗高血压,对降低卒中发生率最为有效。CCB可使心肌肥厚减轻,对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心肌梗死、心衰等的心血管意外的预防及抑制作用,CCB与其他药物相比效果较弱。短效CCB还可加重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为了防止肾功能损害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严格地全身血压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在使用了CCB后,蛋白尿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因此使用CCB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可预防蛋白尿的产生。本院钙拮抗药主要使用辉瑞公司生产的氨氯地平片 (络活喜)和黄海药厂的硝苯地平缓释片 (伲福达),两者同为长效制剂。两者DDDs值排序在第一和第三,说明这两种药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而同类的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DDDs排序在8~12位,使用频率很低。分析原因主要为普通剂型血药浓度波动过大,不利于平稳降压。服药次数多,患者依从性差。可见抗高血压药长效平稳降压,已成为共识。硝苯地平缓释片的DDC是2.21元,硝苯地平片DDC是0.14元,硝苯地平缓释片的DDC是硝苯地平片的15.8倍,可见同一个药制成长效制剂附加值大大提高,也可以推测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长效降压药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使广大患者都能用上优质的长效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是我院使用第二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以其疗效明确且耐受性好被WHO/ISH批准为用于高血压病治疗的一线药物。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TⅡ)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它发挥生物学作用。这类降压药的特点是降压作用温和,对糖脂代谢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心脏、肾脏保护作用更佳。因此除降压外主要作为心衰、心梗后神经激素异常,从根本上改善心衰与心梗患者的预防用药。ARB作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这些保护作用独立于降压效应以外。近年来发表的一些临床试验结果证明ARB(LIFE)在脑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中也具有显著疗效。但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压及高血钾患者。本类药物DDC在5~7元,作为抗高血压药需长期用药,费用比较贵。
我院使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加利尿药的复方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06年的0.36%上升到2008年的5.46%,DDDs值的排序由15上升到12。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DDC为7.14元,氯沙坦钾片DDC为6.84元,同为默沙东公司生产的含氯沙坦钾成分的抗高血压药,DDC相差0.3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DDC仅0.4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各年DDDs排序始终在2或3位,而销售金额排序第9位。可见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降血压药。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每日服用1次,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维持治疗时2~3 d服用1次。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指导方针指出了合并用药的优点,并进行了最新和最理想的高血压治疗研究。在该研究中,为了获得精确的目标血压水平(舒张压≤10.7 kPa),约70%的患者采用合并用药方案,在大量的用药方案中,合并应用利尿药显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即使很小剂量的利尿药也可以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6]。可见合并应用利尿药不仅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改善成本-效果。
[1]Ambrosioni E,Cost FV.Cost-effectiveness calculations form trials[J].J Hypertens Suppl,1996,14(2):S47.
[2]Kannel WB.Blood pressure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JAMA ,1996,275(20):1571-1576.
[3]Burt VL,Whelton P,Roccella EJ,et a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Result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88-1991[J].Hypertension,1995,25(3):305-313.
[4]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5]徐红冰,归成,刘皋林,等.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2004~2006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1):813-816.
[6]Waeber B,Brunner HR.Main objectives and new aspects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 Suppl,1995,13(2):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