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0-05-30214086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顾伟根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病率心血管

214086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 顾伟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超重或肥胖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令人关注的流行病。在世界上,有超过10亿的成人和10%的儿童属于超重和肥胖[1],在美国,有超过65%的成人属于超重和肥胖,我国也存在大量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根据200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2],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达8.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超重和肥胖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随着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加,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CVD)、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199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就提出肥胖是冠心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3-4]。本文通过对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的观察和比较,旨在探讨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入选对象均为来我院进行体检和疗养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其中超重或肥胖组316例,男性221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73.8±12.2)岁;正常体重组327例,男性228例,女性99例,平均年龄(72.7±11.4)岁。入选时纠正了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的差别。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对所有入选对象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SBP/DBP),计算BMI,并询问病史,给予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等。

1.2.2 生化指标测定 采集空腹8~12 h静脉血,采用日立7060和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其中TG用GPO·DAOS酶法测定,TC用HDAOS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FPG用己糖酶法测定,UA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所有试剂由日本和光公司提供。

1.2.3 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超重或肥胖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采用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心绞痛或心梗病史;或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者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超重或肥胖的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年工作定义[5],即BMI≥25.0 kg/m2。

1.2.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数据进行对数正态化。各样本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样本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的患病率用百分比(%)表示,百分比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与327例正常体重组老年人比较,316例超重或肥胖组老年人的SBP和DBP、FPG、TG、TC、LDL、UA均值均高于正常体重组,HDL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比较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3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将有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发现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分别与SBP、DBP、FPG、TG、TC、LDL、UA呈负相关(P<0.01,表3)。

表1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较(±s)

表1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P<0.01,△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BMI(kg/m2) SBP(mmHg) DBP(mmHg)正常体重组 327 228/99 72.7±11.4 21.7±2.5 126±20 75±12超重或肥胖组 316 221/95 73.8±12.2△ 28.4±3.1* 148±22* 87±14*t值 1.18 30.11 13.25 11.65组别 FPG(mmol/L) TG(mmol/L) TC(mmol/L) LDL(mmol/L) HDL(mmol/L) UA(μmol/L)正常体重组 5.1±1.6 1.6±1.2 4.8±1.4 2.9±1.0 1.5±0.7 302±80超重或肥胖组 5.6±1.7* 2.2±1.5* 5.3±1.6* 3.5±1.2* 1.1±0.6* 384±86*t值 3.84 5.59 4.21 6.88 7.78 12.51

表2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比较(%)

表3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3 讨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交通工具的便捷,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超重或肥胖的行列。超重或肥胖已是现代人类常见的疾病,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表明,超重或肥胖及其所伴发的血压、血脂、血糖异常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超重或肥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超重或肥胖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由此而引起的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相当突出。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人超重或肥胖患者其平均血压(SBP/DBP)、FPG、TG、TC、LDL、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HDL低于正常体重者;老年人超重或肥胖患者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和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与SBP、DBP、FPG、TG、TC、LDL、UA呈正相关,而与HDL呈负相关,提示在老年人群中,超重或肥胖是使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重要原因。

现已明确,超重或肥胖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其导致的心血管损害可大致分为三类:肥胖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和心律失常;肥胖性血管病,如高血压、内皮功能紊乱、静脉血栓和功能不全,外周血管病和脑卒中;肥胖相关性代谢性心血管病,如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和痛风等[6]。相对于其他CVD的发病机制,肥胖致CVD的机制有其特殊性,体内过多的脂肪可导致:①交感神经激活。②压力反射障碍。③下丘脑-垂体轴紊乱。④高瘦素血症和低脂联素血症。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⑥脂肪压迫肾脏。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述因素可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肥厚和心功能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顺应性改变等,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IR)和脂肪病变可能是超重或肥胖所导致CVD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由于老年人超重或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老年人群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科学营养、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定期体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早预防超重或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

[1]Haslum DW,JamsWP.Obesity[J].Lancet,2005,366:1197-1209.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年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Eckel RH.Obesity and heart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Nutrition Committe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97,96:3248-3250.

[4]Eckel RH,Krauss RM.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all to action:obesity as major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For the AHA nutrition committee[J].Circulation,1998,97:2099-2100.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6]Poirier P,Giles TD,Bray GA.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pathophysiology,evaluation,and effect of weight los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26:968-976.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患病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