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我们永远在路上
2010-05-29王振江
□ 王振江
5月23日至29日,在西柏坡,观旧址、看圣物,进田间、入地头,一次次被震撼、一回回被感动。
永葆艰苦奋斗品质
“敌人来了,邓拓和他的同事把印刷机就地掩埋,人员上山隐蔽。敌人一走,就开始印……”在《晋察冀日报》印刷厂旧址—一间牛棚里,史林山老人饱含深情讲述的邓拓等老一辈新闻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坚持游击办报的感人事迹言犹在耳;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走进《人民日报》里庄旧址,青砖灰瓦山树石碾依旧,眼前彷佛又看到煤油灯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岁月的风尘淹没了半个多世纪前纷飞的战火,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传承至今,仍荡气回肠。时代在发展,与老一辈新闻人过去一支笔、几张纸、一台印刷机就能出报纸相比,如今新闻人的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践行“两个务必”,就是要始终把艰苦奋斗的品质内化于实际行动中,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不断采写出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来。
有价值的新闻来自群众生活
通过与老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共同生活,我们深深体会到为什么说劳动人民是美丽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在田间劳动的身影以及淳朴的笑容,每一处细节都蕴涵着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那就是勤劳隐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
对黄镇同志给西柏坡的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柏坡不仅仅是孕育新中国的摇篮,也是新中国成长的摇篮,更是民族精神代代传承的缩影。所以,这次寻根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群众生活,在体会时代变迁中寻找那种延续至今的精神,再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将其表现出来并发扬光大。
这次寻根之旅,我和战友徐叶青、秦超共同撰写的《柏坡魂 青年志》《红色歌谣里我们心手相牵》《根在民心》等稿件,无一不融入了感同身受的体验、血浓于水的情感,没有丝毫的矫柔造作,表达了纯朴乡亲们的真挚情感。
让我体会尤深的是,5月22日对西柏坡村民阎清海的采访。细雨中,他讲到自己60多年前被董必武夫妇搭救的情景时热泪盈眶,我的眼睛也随之湿润。在老人眼里,董必武不仅仅是一位救命恩人,更代表了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普通却崇高的形象。老人那种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恩之情,真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党的执政之根在民心。如果没有这样面对面、心对心的深入采访,我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见贤思齐 取长补短
参加此次寻根之旅的其他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大多刚走出校门不久,无论走到哪,他们手里的笔写个不停,照相机照个不停,摄像机拍个不停;他们很有团队精神,一个单位来的即使不在同一个村体验生活,也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商谈采访计划,相互校对稿件。
见贤思齐,我们这次寻根之旅的报道,由战友徐叶青任组长负责统筹,出发前我们就制定了由点到面的报道计划,对所经之处的社情民风、重点报道对象的基本情况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寻根一周,我们不仅在报纸上刊发了多篇新闻稿件,还在第一时间撰写了多篇博客。有些遗憾的是,稿件的信息容量和形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这次寻根之旅犹如向青年编辑记者发起的一次青春集结和冲锋号角,我们一行3人每天都处于一种亢奋之中,为同行捕捉到而自己没把握住的新闻点扼腕叹惜,为出现在自己稿件中的某些闪光点而欣喜。我们相信,只要加倍努力,多向同行学习,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素质。
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历史;走进西柏坡,就是感念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走进西柏坡,就是传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寻根,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