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间结构须遵循规律
2010-05-25柳博隽
文/柳博隽
优化空间结构,是浙江“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点发展任务之一。然而,空间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优化空间结构也必须“循规蹈矩”。尤其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参照一定的基准,科学把握空间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具体来看,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是遵循地理环境的客观规律,注重自然禀赋与生态环境的先天差异。在空间开发时,必须依据自然环境的先天约束,充分尊重既有的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调整优化空间格局。浙江“十二五”时期应进一步优化“四圈、三带、二翼、多区”的空间结构。“四圈”就是“杭、甬、温和浙中‘金-义’四个都市经济圈”;“三带”就是“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交通沿线三大产业带”;“两翼”就是“浙西‘绿色屏障’和近海‘蓝色屏障’两大生态翼”;“多区”就是“多个产业集聚区”。
二是遵循经济发展的演化规律,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要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产业结构的相应升级,这一演进过程肯定对空间结构产生相应作用,并提出不同的空间需求。如农业经济在空间上是高度分散的,制造业经济是相对集中的。而服务业经济相比制造业经济,对空间结构的集聚辐射效应将更强,对环境要求也会更高。由此也会有一些新的空间形态演化出来,城市布局形态将从“点、轴”向“圈、带”演变,由各个“圈”串联成“带”,使得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密布在一定纵深的发展带中。
浙江“十二五”时期重点要抓好“四大都市经济圈”建设。如果说“三带”是生产力总体布局,那么“四圈”就是核心布局。“十一五”时期提出的“浙中城市群”,在“十二五”时期可以改提为“金-义都市经济圈”。因为城市群更多是表面化的一个空间形态描述,而都市经济圈则强调了空间组织形态及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联系,凸显了都市经济。
三是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适应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分布变化。在空间布局中,决策的起点和归宿都应当是人。而社会发展涉及就业、分配,最终导致人口的迁徙和分布。“十二五”时期最大的社会结构变迁,就是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市民的转移转化。因为只要二、三产业的收益比农业高,居民肯定会向集聚二、三产业的特定空间即城市迁移。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优化空间结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全新的理念抓好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这个空间里面或许原住民很少,很多土地需要经过开发以后才能够使用,但又毗邻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城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三年五载内,或许可能只是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但等到二三十年以后,必然是人居发展的后果,将成为承载城市化人口的城市新区。此外,还要抓好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可借鉴嘉兴“两分两换”的试点经验,抓住目前宅基地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还不被允许的时机,以镇区住宅(公寓)的可上市、可交易、可增值,来“吸引”农村居民向镇区集中。否则,未来城市化所需支付的成本将会更大、更高。
四是遵循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由一盘散沙变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空间结构从“点和轴”发展到“圈和带”,它的发展前景主要将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组织化程度。都市圈,绝不是一个中心城市没完没了地向外“摊大饼”,它的空间形态鸟瞰下来更像是一个“葡萄串”,大的是中心城区、主城区、中等城市,小的是小城市、中心镇乃至卫星镇,梗子就是高速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由此将一小时左右车程的环形空间,整合在一个有机联系的都市圈内。
浙江应在“十二五”时期,努力搞好四大都市经济圈的规划和建设。争取若干年后,四大都市经济圈基本上可以吸纳全省65%-75%的人口。到那时,所谓的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一边是人口和第二、三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及连绵带,另一边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片绿野良田”,大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