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48例疗效观察

2010-05-23王新法崔桂梅

山东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非典型阿立哌唑

王新法,崔桂梅,马 敬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河南新乡453002)

阿立哌唑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系多巴胺—五羟色胺系统稳定剂[1]。2009年10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48例,女42例;年龄(25.8±5.7)岁。病程1个月~2 a。入选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疾病首次发作;年龄18~55岁;排除标准:排除抑郁症、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和既往有类似药物过敏史者;无药物、酒精依赖或滥用史,非妊娠或哺乳妇女。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阿立哌唑(商品名奥派,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10 mg/d,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10~30(24.3±5.8)mg/d。对照组应用奥氮平(商品名再普乐,礼来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10 mg/d,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10~20(14.8±3.5)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中不预防性使用抗帕金森症药物,如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应用苯海索、普萘洛尔,对睡眠欠佳者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1.3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进行PANSS评分(由2名经过量表培训的主治医师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8)。以治疗后8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75%为痊愈,51% ~75%为显著进步,25% ~50%为进步,<25%为无效。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PANSS评分见表1。治疗组痊愈2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3%;对照组分别为21、6、6、9例和79%;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出现口干、头昏各4例,失眠、锥体外系反应各3例,嗜睡2例;对照组头昏、嗜睡、月经紊乱各4例,体质量增加、口干各3例,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各2例。治疗结束两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异常。

表1 两组PANSS及各因子评定结果比较(分,±s)

表1 两组PANSS及各因子评定结果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总分 阳性因子分 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治疗组组别 n 48治疗前 86.4±14.5 26.6±5.5 20.4±4.7 39.3±8.2治疗后2周 75.2±13.5* 22.4±4.4* 17.6±3.8* 35.2±7.1*治疗后4周 59.8±10.3* 17.2±3.2* 13.5±2.7* 29.1±6.6*治疗后8周 40.5± 8.7* 10.8±2.2* 8.1±1.7* 21.6±4.2*对照组 42治疗前 87.1±15.2 26.9±5.7 20.2±4.5 40.1±8.0治疗后2周 76.3±14.2* 23.0±4.7* 17.2±3.6* 36.1±7.3*治疗后4周 60.5±10.8* 17.8±3.3* 13.0±2.5* 29.6±6.3*治疗后8周 41.2± 9.2* 11.6±2.1* 7.8±1.8* 21.8±4.5*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第一个DA系统稳定剂,其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用和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阿立哌唑对D2受体的部分拮抗作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对D2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则可改善认知缺损、阴性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2,3]。本研究显示,两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从PANSS减分率上看两组起效时间均在两周左右,至治疗4、8周,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阴性因子、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下降明显,说明两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此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4~6]。

两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的前2周,为轻或中度,持续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治疗组头昏、失眠出现较多;对照组月经紊乱、体质量增加较多,考虑同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血症有关。阿立哌唑对D2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使其在治疗时能维持正常的DA生理功能,而且对α1、H1、M受体的亲和力低,避免了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和高泌乳血症的发生,亦较少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紊乱和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7,8]。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治疗药物。

[1]Taylor D,Hanssens L,Loze JY,et al.Preference of medicine and patient-repor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mmunity-treated schizophrenic patients receiving aripiprazole vs standard of care:result from the STAR study[J].Eur Psychiatry,2008,23(5):336-343.

[2]张璞,李中东,焦正.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中国新药杂志,2005,40(3):238-240.

[3]Kerwin R,Millet B,Herman E,et al.A multcentre,randomized.naturalistic,open label study between aripiprazole and standard of care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treated schizophrenic patients:Schizophrenia Trial of Aripiprazole(STAR)study[J].Eur Psych,2007,2(7):433-434.

[4]陈晋东,赵靖平,李乐华.等.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1):845-848.

[5]翟金国,赵靖平,房茂胜.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4):297-299.

[6]陈红英,张郦,付迎春,等.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1):53-54.

[7]乔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1):26-27.

[8]Wolf J,Janssen F,Lubin H,et al.A prospective,multicentre,open-label study of aripipraz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psychiatric practice in Europe:Broad Effectiveness Trial with Aripiprazole in Europe(EU-BETA)[J].Curr Med Res Opin,2007,23(10):2313-2323.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非典型阿立哌唑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对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增效作用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