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莫三嗪对成年女性癫痫患者体质量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2010-05-23左绍祥宋玉成

山东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拉莫三嗪抗癫痫

左绍祥,宋玉成

(1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兖州272100;2山东省安康医院)

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患者的体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女性患者,而体质量与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脂源性细胞因子瘦素关系密切。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们观察了拉莫三嗪对成年女性癫痫患者体质量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原发性癫痫女性患者,年龄20~65岁,病程0.9~9 a,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均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CT或MRI检查无明显异常;就诊时及就诊前3 d内无发热、失眠,无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外用胰岛素史,无卵巢手术切除史,未口服避孕药及雌、雄性激素类药物;均未应用抗癫痫药物。排除标准:急慢性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及内分泌代谢障碍,染色体异常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为拉莫三嗪组和丙戊酸钠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拉莫三嗪组和丙戊酸钠组分别口服拉莫三嗪90~120 mg/d、丙戊酸钠600 ~800 mg/d,3 次/d、连服90 d。治疗前后测量两组BMI、腰臀比(WHR),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BMI、WHR及血清瘦素水平见表1。

表1 两组BMI、WHR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n=30,±s)

表1 两组BMI、WHR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n=30,±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丙戊酸钠组比较,△P<0.01

组别 BMI(kg/m2) WHR 瘦素(μg/L)拉莫三嗪组治疗前 22.82±2.91 0.87±0.09 4.23±1.11治疗后 23.54±3.83△ 0.88±0.07 4.32±1.09△丙戊酸钠组治疗前 21.15±5.46 0.89±0.04 4.24±1.14治疗后 28.63±4.35* 0.98±0.11 8.35±2.32*

讨论:肥胖以过多的脂肪堆积为特征,而脂肪组织是一个强大的内分泌器官。瘦素是脂肪细胞肥胖相关基因的编码产物,是调整体质量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信号因素。临床实践证实,体质量增加是丙戊酸钠治疗中突出的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可能原因为丙戊酸钠有以下特点:①与肉毒碱结合形成复合体使血浆中游离肉毒碱浓度降低,脂肪酸代谢和糖异生受损、葡萄糖消耗增加,而低血糖可刺激下丘脑中部神经元引起摄食增加。②与长链脂肪酸互相竞争使血糖水平降低,同上引起摄食增加。③具有一定镇静作用,患者服用后易进入睡眠状态,进而使血脂、血糖升高。拉莫三嗪为苯基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可抑制成四氮和电刺激所致的惊厥,缩短病灶、皮层和海马区兴奋后的放电时间,对抗部分和全身性癫痫发作。抗癫痫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释放。本资料显示,拉莫三嗪组治疗后BMI、WHR及血清瘦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而丙戊酸钠组治疗后BMI及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拉莫三嗪对体内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可用于女性癫痫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拉莫三嗪抗癫痫
蓝色的海豚岛(四)
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 IV )蓝色的海豚岛(四)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小象柚子长大了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三嗪—罗丹明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新型三嗪类氮-硅成炭剂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