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列问题”等

2010-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内衣女朋友白色

排列问题

刘诚龙

“咬×只咬头一节”,这是我家乡的一句俗语。这话不太雅驯,我们家乡总喜欢用不雅之词来注解高深真理,这也可以说是雅不封顶,俗不保底。

我们家乡还有个传说。说是有个懒婆娘,她老公要出远门,蒸了几十个馒头,挂在她的脖子上,过了半月回来,发现这懒婆娘早已经饿死了。原来这婆娘咬馒头只咬头一节。

传说都是假的?不,有真的。章太炎老先生就是这样吃馒头的。那回他骂了袁世凯,老袁有点搓火,把他弄到北京龙泉寺里软禁起来,但给他的待遇可不差:每月生活费500元,雇厨子一名,听差两名。太炎先生每餐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可他既不喜欢伸长筷子,也不喜欢转动转盘,他只吃排列靠前的菜肴。于是两位听差每次都把萝卜白菜搁在太炎先生眼前,把鲍鱼熊掌摆在对面。自此,太炎先生每餐吃素,两位听差每餐吃荤。

排列问题真是门学问哪。清朝的太监就非常精通这种排列术。每到晚间,皇上找哪个妃子侍寝?他不搞抽签,也不搞选美,搞的是排名。太监把人名牌子放在金盘之上,供皇上老爷选。乱花迷眼,皇上懒得挑选,常常随手拿起最前面的那块人名牌。所以,皇上那些婆娘们,就争相向太监花银子,买的就是这个排名靠前。

我刚进单位的时候,领导曾专门送我到一个培训班里学习了半个月,什么职位排名法、姓氏排名法、笔画排名法、拼音排名法、排名不分先后法……老师的一句话,我是一直记在心里:排名学是办公室的一等学问,排得不好,那是要出事的。

比如上次,我们市里准备提拔几名干部。这回很民主,搞的是群众推荐。说是群众,实是群臣,就是正科以上实职干部来推荐。根据市里定的框框,有一大批优秀干部可进后备领导名单。这就牵涉到排名。秘书科老丁认为,应该按姓氏笔画排名。这也是惯例,大家没话说。老丁叫丁一,排名第一。很多干部划圆圈,划的都是头三个。于是老丁当选,我们领导落选了。

我们领导终于知道,排名是一门大学问,他也长了学问了。后备干部人选确定之后,还要考察其“德能勤绩”。这回我们领导亲自把关了。平时考察表都是这样排的:优、良、合格、差,但我们领导说:“这排列要不得!怎么是越来越差呢?不吉利,应该是越来越好嘛!”他给调了个序:差、合格、良、优……

其他还是按姓氏笔画排的,秘书科老丁依然排第一。结果出来了,老丁的考评成绩是:德:差;能:差;勤:差;绩:差……

白,非常白

寇研

当代女性钟情什么样的内衣颜色?我“百度”了一下。圣诞红、温情玉、典雅黑……都是令人血脉贲张的炽熱色彩。白色似乎与熟女不搭,清纯有余,魅惑不足,更无关“情趣”。

但在十八九世纪,白色内衣可着实风流了一把。紧身胸衣、衬裙、衬裤或贴身衬衫,一律为白色。内衣的暧昧,世人皆知,只有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以为它确实是用来保暖或遮羞的。小说《魔山》中患肺病的女人们,每逢例行检查,都会特意穿上一件“华贵的、用带子束紧的内衣”,为此,有好几位女士爱上了身体检查。而白色内衣的功效,有位作家宣称:“白色对男子的性中枢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因此妇女才挖空心思要告诉男子:瞧我多白净一。其实,这种“特殊的刺激”难说没有技术的原因。前电灯时代,软扑扑的昏黄蜡烛光线中,白色内衣的炫目白光想必有某种摄人心魄的妖媚。

“既漂亮又放荡”的泰茵夫人,在某次舞会艳惊四座,原因是她穿了一件“希腊式白缎长衫”,外面简单地套着“织满金线的蓝色罗马式罩衣”,头上则戴了顶缀满宝石的白缎便帽。按当时的社会风尚,泰茵夫人这身慵懒而华贵的打扮,只能算是家居服或在情人面前才穿的情趣内衣。泰茵夫人穿出来炫了一番,掀起波澜,卫道士和激进派在报纸上打笔仗,妇女竞相模仿,夫人自己呢,则顺利升级为某督政官的情妇。

19世纪,内衣秀也一度成为欧洲各家剧院的噱头。观众端坐两三个小时,就为看女人脱衣服。但这脱衣服不是现代的脱衣舞,因为女人并不“舞”,没剧本。没台词,只是“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去衣裳,躺下睡觉或者进行诱人的梳妆。这样一来,观众就可以按顺序欣赏所有的女性服饰,直到最后一件”。阔边女帽,手套,笨重的、层层叠叠的钟式裙,撑裙架,吊袜带,最后露出一袭香气撩人的白色针织内衣。想想看,一位体态阿娜、风情万种的女人从一大堆布料中冉冉升起的情景,倒是很像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从爱琴海中逐渐现身的美神。不过这冗长而无聊的脱与看的默片,其中流露的怪诞,俨然《等待戈多》的情色版。

白色风流的十八九世纪,调情的至高境界,或许是对自己的女人说,我愿做你的白色内衣。可20世纪的查尔斯王子境界更高。根据1993年一个电话的秘密录音,王子曾对情人发誓说,他愿做她的卫生巾。

太太明察

上上签

有个朋友把他的智能手机淘汰给女朋友,还大喊不值,说这么功能强大的手机给一个科技白痴使用,暴殄天物。可是没多久,出事了。他那个连蓝牙都不会用的女朋友竟然在电脑里修复了手机备份的通讯记录。这下可麻烦了。女朋友兴师问罪:“某段时间每天和你保持长时间通话的是哪个女人?我不在乎你不是一张白纸,可你故意隐瞒白纸上曾经写过的字,就大有问题!”

我这朋友无奈地仰天长叹。他的心得是:杨永晴为什么会在艳照门后原谅陈冠希?因为在修电脑的发现艳照前,杨永晴早就明察秋毫了。

这年头,男人还有什么女人不知道的事?若要她不知,除非己莫为。我手机里老是收到推销广告:“想知道老公和老板的通话内容吗?只需购买……”这广告做得可真是很有市场洞察力。现代人谁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除了老板和老公,前者关乎利,后者关乎情。有个视频手机广告也是诉求男人行踪。女人问男人在干吗呢,男人明明在鬼混,却骗女人说自己很乖很听话,手机视频里是空荡荡安静的房间,狐朋狗友都躲在沙发后面呢!

我有个女友对这个广告很不以为然。她说哪怕不相信对方,也要放在心里。你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实话,你生气了,下次他就不会说实话。他骗你,你更生气。一切矛盾的根源只在于女人太聪明了。这个女友曾经爱过的一个男人也算是人精,手机短信只删若干敏感短信,可和一个女同事的暧昧最终还是被她发现了。把发件箱和收件箱结合起来就是对话,很容易看出逻辑上的漏洞。

回头再说那个智能手机男。他跟女朋友辩解说:“和你在一起后,我从来都没有联系过那个女人。”不说还好,一说,他女朋友跳了起来,说他骗她。出卖他的是克林顿。克林顿也曾经如此发誓;“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男人在说谎时会刻意回避提名道姓。智能手机男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女朋友不但肯在现代科技上下苦功,还对行为心理学很有研究啊!

想起从前看过一部汪明荃演的电视剧。

为了证实丈夫和自己最好朋友有染的第六感,她在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同时给丈夫拨了个电话,果然丈夫的电话来电音从听筒里传了过来。我觉得那部剧真该叫《太太明察》。

有个男性朋友总结如何红杏出墙而不让老婆知:一切涉及现代科技的东西都要敬而远之,不能网恋,不要用手机,不使用GPRS,任何地方都不使用信用卡……我怎么听都觉得这些措施很耳熟,后来想起是在很多部美国警匪片里看过。

犹如鬼上身

韩松落

我有个朋友非常不喜欢网络歌曲,但是,听得多了,有一天,他不知不觉在嘴里哼的,居然是“擦掉一切陪你睡”。对这种现象,他称之为“鬼上身”。

催眠术书里有个成功案例。放一部电影的同时,往银幕上投射一个商品广告,速度极快,几乎无法觉察,反复无数次。大部分观众出了电影院,直奔商场,要买这商品,问为什么要买,全都茫然。鬼上身就是一种集体催眠。

本城最繁华路段的几家音像店,有种歇斯底里症候,什么歌流行,便连续不断播放两个月,从早到晚。即便是本性里最讨厌的东西,也经不起这样艰苦细致的、大水漫灌的思想工作。先让你熟悉,然后慢慢习惯,然后不得不接受,最后说不定还心甚向往之。这个过程,就是鬼上身。

更不幸的是,一大群鬼上身的人汇聚在一个地方,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所谓“气场”,大家互相催眠,互相影响,互相强化,最后不可收拾。不信,去节日期间的超市亲身体验。

鬼上身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购买习惯,也改变了我们的表达习惯。

多年前,与某人分手,那日秋空晴朗,正适合为离别黯然销魂。只听得此人缓缓地道“忘记你——”我心里狂喊:“千万别说那句话千万别说那句话!”不曾想,后面果然是“——我做不到!”这导致了我不顾时间场合爆笑出了声,破坏了这场分手秀的完美结局和悲情气氛。从此此人对我衔恨在心自是不在话下,七年之后偶然遇到,仍是满脸怨毒。被恨了这么久,全怪张学友。

又一次,朋友失恋,痛苦万分,先割腕,又跳楼,手腕上包着白纱布,在我们面前把头埋在膝盖上,痛苦撕扯头发,我劝说道:“你可不能——”后面的話可真由不得我,我的耳朵眼睁睁听着我的嘴说道:“——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这还是好的。公共汽车上,耳边听见后座三个女孩子在说话,一个说:“你怎么不高兴呀?”全车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同一句话,果然,就有一个女孩子顺路接了下去:“那去黄河医院呀!”一车的人都爆笑。(本地民营医院的广告,无孔不入:小王,怎么了?满脸的不高兴?——我有了,又不想要!——那去黄河医院呀!该院首创的微创无痛人流技术,能帮你解除后顾之忧!)

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都被妖魔鬼怪占据着,任何一条街、任何一句常用语,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稍一不注意,就引得鬼上身。我们可真是无处可逃。

猜你喜欢

内衣女朋友白色
新西兰内衣墙是网红打卡地
我的“小”女朋友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内衣晾晒架
好奇北极熊“穿”内衣
不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