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小陷胸汤干预湿热困脾型糖耐量受损 30例临床研究

2010-05-14王亚平史立华顾江涛张志银庄敏之郭兆玮孙佳君牛忆军

世界中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小陷臀围糖耐量

王亚平 史立华 顾江涛 张志银 朱 艳 郑 昕 庄敏之 张 迪 武 辉 周 菲 郭兆玮 吴 瑛 韩 静 孙佳君 牛忆军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上海市四川北路 1878号,200083;2上海市提篮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上海市乍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上海中医药大学)

糖耐量受损是一种处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1],近年发病率逐年攀升,中国人糖耐量受损向糖尿病转化危险居世界前列[2]。运用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结合患者特点制订生活方式干预并给予中药复方治疗糖耐量受损有一定优势,我们采用加味小陷胸汤干预湿热困脾型糖耐量受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为我院 2008年 10月 -2010年 3月的门诊患者,均符合糖耐量受损诊断标准[3]和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4]。治疗前未经任何降糖或针对糖耐量受损治疗的药物。排除糖尿病以及其他引起糖耐量受损的疾病、应激状态或药物;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年龄 18~75岁。其中治疗组 33例 ,男 14例,女 19例 ,平均年龄 61.13±14.72岁;对照组 37例,男 15例,女 22例,平均年龄 65.63±10.0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合并病种统计、湿热困脾证候分布情况、血糖、胰岛素值及体重指数、腰、臀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失访 2例,自动退出试验 1例。对照组因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腹泻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 5例,自行退出试验 1例,外地患者自然脱落 1例。最后实际纳入统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加味小陷胸汤(全瓜蒌30g,黄连 10g,半夏 10g,苍术 15g,佩兰 30g,泽泻 12g,柴胡 10g,桃仁 10g),每日 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规格 0.25g;国药准字H31021359;上海衡山药业生产),每日 3次,每次0.25g,疗程均为 8周。2组患者接受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志疏导。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2]和 1999年 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糖耐量受损诊断标准[1]制定。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证候项积分、血糖积分比较 表 1显示,治疗前 2组证候积分、血糖积分组间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2组证候积分下降均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糖积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血糖积分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2组间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2组证候积分、血糖积分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释放比较 表 2显示,治疗前 2组患者各时段胰岛素释放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胰岛素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空腹胰岛素下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餐后 30min胰岛素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餐后2h胰岛素释放均明显下降(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释放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比较 表 3显示,治疗前 2组ISI、HOMA-IR组间分布均衡,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可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P<0.05),对照组降低胰岛素抵抗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 ISI、HOMA-IR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5]比较表 4显示,治疗前 2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组间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比较,2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均有下降,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臀围下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臀围下降不明显。

表4 2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比较(¯x±s)

2.5 2组综合疗效比较 表 5显示,治疗组 30例,临床痊愈 1例,显效 9例,有效 10例,无效 10例,总有效率 66.7%;对照组 30例,临床痊愈 0例,显效 1例,有效 13例,无效 16例,总有效率 46.7%。2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2组综合疗效比较

3 讨论

糖耐量受损,未见有中医文献明确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关“消渴”“脾消”“消瘅”的记载与糖耐量受损类似。糖耐量受损的发生与禀赋不足、过食肥甘、情志失调等有关。《灵枢◦五变》认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奇病论》亦指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数食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上溢,转为消渴”,说明了糖耐量受损发病的体制和饮食因素。临床观察,糖耐量受损患者多形体肥胖[8],而肥胖糖耐量受损患者多表现出痰、湿、郁、瘀、热的特点[9],故采用“小陷胸汤”治疗糖耐量受损方证对应,符合临床实际。60例糖耐量受损患者,形体肥胖者占42例,我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肥胖者与湿热困脾证候积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多伴有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由“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楼实大者一个”组成,主治“痰热互结心下或胸膈者,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有显著的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功能。加味小陷胸汤是在“小陷胸汤”基础上,佐以苍术、佩兰、泽泻,使以柴胡、桃仁共同组成。方中以瓜蒌化痰清热、理气开结;半夏、黄连两者合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苍术燥湿健脾;佩兰芳香化湿,悦脾醒神,泽泻利湿行痰,与苍术、佩兰相伍,三者共为佐药;柴胡疏肝解郁,主除诸痰热结实;桃仁功能活血祛痰,润肠通便。全方具有辛开苦降,痰瘀并治,健脾疏肝,泄热通腑的功效。

观察结果显示加味小陷胸汤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减小腰围和腹围,降低患者的血糖积分,改善胰岛素分泌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更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照组治疗本病效果与以往研究有差异,可能与二甲双胍片服用剂量偏小,未达到最佳药效浓度,科研时间所限,观察疗程相对较短有关,今后需要在临床研究中设立中、远期疗效目标。

[1]吴建华,俞冰.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1):76-77.

[2]Unwin N,Shaw J,Zimmet P,Alberti KGMM,等.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定义及干预的现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附录1-8.

[3]钱荣立译.WHO专家咨询报告.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6]李光伟,潘孝仁,Lilliojas,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数.中华内科杂志,1993,32:656.

[7]Haffner SM,Gonzalez C,Miettinen H,et al.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HOMA model.The Mexico City Diabetes Study.Diabetes Care,1996,19(10):1138-1141.

[8]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9]杨叔禹.治疗糖耐量受损的组方策略.糖尿病之友,2006,9:42-43.

猜你喜欢

小陷臀围糖耐量
下肢运动状态特征对裤装臀围的影响分析
小陷胸汤加味与三联疗法联合在脾胃湿热证Hp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