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造口术后造口袋粘贴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
2010-05-10陈晓玲李静如崔卫红陈小红于志兰
陈晓玲,李静如,武 霞,崔卫红,陈小红,于志兰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浸润性和复发性膀胱癌的病人,根治性膀胱术是最有可能的治愈方法[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膀胱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有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因素采用腹壁造口术。尿路造口形成后尿液不断流出,形成了与肠造口间断流出的不同。对于泌尿造口护理临床上仍采用肠造口护理方法,迄今没有专项护理流程。鉴于此,我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于2007年针对尿路造口的特点对造口袋粘贴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尿路造口病人66例,其中男60例,女6例,年龄49岁~76岁,平均 65.2岁。膀胱癌66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1例,回肠膀胱术23例,肠造口+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30例设为对照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36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术式、造口局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两组操作均由经过造口护理培训,能够熟练进行造口护理的专业护士执行。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洗手,戴口罩、手套,剥离旧造口袋,清洁擦干周围皮肤,测量造口大小,按需裁剪造口底盘,撕下底盘保护纸,粘造口袋[2]。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评估造口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洗手,戴口罩,将造口底盘的保护纸掀起,在与身体纵轴呈水平方向用清洁剪刀将其拦腰剪断,在剪开保护纸的下方游离端,用长6 cm、宽1 cm的胶布两端分别粘在其内外侧面(长度达底盘圈的1/2~1/3,胶布外露 1 cm),重新将保护纸粘好,关闭造口袋尿液排放口,床上垫垫单,戴手套,由上而下正确剥离旧造口袋,纱布覆盖造口,用测量板或尺子测出造口的大小,在造口底盘保护纸上画下造口的形状,用剪刀沿记号剪下(一般比所测造口直径大1 mm~2 mm),清洁并擦干造口周围皮肤,多层小纱布覆盖造口,将底盘对准造口,调整造口袋到最佳位置,一手将露在底盘外的胶布向外牵拉撕开保护纸,一手随保护纸的撕开轻轻按压底盘,使底盘紧贴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在保护纸撕离到底盘的1/2~2/3时,撤离造口上方小纱布,再粘贴剩下的底盘。
1.2.2 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操作中手套与底盘粘胶粘连发生率。②操作后对手套进行充气实验,漏气者为破损。③依据《消毒技术规范》[3]规定,在操作后取下手套后对护理人员手部进行采样、检测、判定。④病人复诊时询问造口袋粘贴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 例(%)
2.2 两组造口袋粘贴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造口袋粘贴时间比较 d
3 讨论
尿路造口形成后,尿液会不受控制地不断流出,粘贴造口袋过程中尿液排出造成手的污染。回肠尿路造口黏膜表面毛细血管丰富,擦洗过程中易致出血,使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率增加。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可使护理人员因工作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4]。为了进行职业防护降低医院感染率,手套在各项护理操作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我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设计的尿路造口护理,由于借用胶布撕离底盘保护纸,避免了手套与底盘粘胶的接触,从而不会因粘胶粘住手套而影响操作及导致手套破损,避免手与污物的接触,有效保护了医护人员的手。
对着造口调整造口袋位置至最佳角度再撕离保护纸,使一次性粘贴到位率高,避免来回剥离粘胶给病人带来痛苦。将造口袋底盘下1/2~2/3与皮肤紧密接触后再撤离造口处的小纱布,有效预防了在粘贴过程中,尿液流出沾湿周围皮肤及底盘,影响造口袋使用寿命的不利因素。
[1]万德森,朱建华,周志伟,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11-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