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临床观察及体会
2010-05-03李学敏桂荣
李学敏 桂荣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疤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则会带来高危人工流产的问题,尤其是中期妊娠引产面临着较大风险。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住院的90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接收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合并疤痕子宫者90例,年龄24~39岁,孕周18~26周,无米非司酮及前列腺素禁忌症[1]。本次妊娠距剖宫产时间<1年者6例,1~2年者20例,大于2年者24例。无剖宫产后不良病史,如发热,感染,产后大出血等。引产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四项、尿常规、肝肾功能、白带常规、心电图均正常,均行B超检查原子宫切口处愈合良好,无假愈合征象,并确定孕周。
1.2 方法 观察组:于第1日晨8时空腹服米非司酮75mg,12h后再空腹服75mg,第2日同第1日重复口服,服药后2h禁饮食,第3日晨8时空腹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4h后无规律宫缩,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暴露宫颈,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用药前排空膀胱,用药后平卧30min)。以后每间隔4h根据宫缩情况,可重复相同用量米索前列醇,直至出现规律宫缩后停药。米索前列醇最大用量1200μg,对照组:按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引产。
1.3 观察指标 ①总产程时间:宫缩发动到胎儿及胎盘娩出。②引产后出血量测定:采用容积法测量胎儿娩出后1h内出血量。③完全流产率评定:72h内胎儿胎盘完整娩出为完全流产,胎儿娩出但胎盘胎膜未排出或排出不全为不全流产。④产后72h完全及不完全流产均为引产成功,胎儿未娩出者为引产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827,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00%,对照组9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引产失败2例,1例在用药72h后,胎儿未排出,无规律有效的宫缩,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600μg,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后,12h顺利娩出,1例先兆子宫破裂行小剖宫术。6例服用米非司酮后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寒颤,未用药处理。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基本情况结果
3 讨论
妊娠引产的方法很多[2-4],目前国内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但其引起的宫缩不是自发宫缩,有时可引起宫体部收缩过强,而中期妊娠(特别是疤痕子宫)的宫颈管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可使宫缩乏力,产痛时间长,重度腹痛发生率高,甚至造成宫颈撕裂或子宫破裂[5]。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观察组临床完全流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推测原因可能是观察组所用的药物中,米非司酮[6]是一种新型甾体激素,可在体内作用于受体水平与孕酮竞争与子宫受体结合而抑制孕酮的生理功能引起流产。我们采用米非司酮不仅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还可以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缩短了应用米索前列醇后宫缩出现的时间,从而提高疤痕子宫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导致胶原纤维降低,使宫颈软化,同时它可以引起妊娠子宫收缩而启动分娩,使宫缩协调缓和,使产程中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进行,从而使产程进展加快、缩短[7]。目前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操作过程中要注意:①详细询问病史,无剖宫产术后不良病史;②用药前应行B超检查,以评价原切口愈合情况,必须是切口愈合良好;③用药后要加强监护,宫缩过强时迅速应用杜冷丁、硫酸镁、舒喘灵等抑制宫缩药。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7-398.
[2] 余筱琳,刘华.两种服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6,7(9):112-114.
[3] 黄爱清.米非司酮联合依沙丫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1):52-53.
[4] 李春玲.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1):38.
[5] 王保平,李秋玲,胡玉凤,等.瘢痕子宫再妊娠利凡诺引产的安全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7):1055-1056.
[6] 李瑞满,葛楠,秦佳佳.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探讨[J].生殖与避孕,2007,27(3):234-236.
[7] 庄依亮,李笑天.病理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9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