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研究述评

2010-04-15许进杰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消费环境

许进杰

玉林师范学院政法系,广西 玉林 537000

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消费增长来推进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扩大消费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最强有力的手段。然而,近现代社会以来,由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所秉承的极端经济主义和贪婪功利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和泛滥,使得受消费过度“欲求”满足驱使下的不可持续的腐朽享乐主义消费观念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滋长,不仅造成了人们消费道德和环境伦理的沦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全球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约束条件下,深入探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消费行为和方式,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从事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领域。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保护史上,人们通常认为,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的绿色巨著《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关心。20世纪60年代末,人口增长逐渐成为资源和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把地球比作茫茫太空中的一艘宇宙飞船,认为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使飞船内有限的资源开发耗尽,而人类生产和消费排放的废物充满船舱,最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崩溃[1]。

伴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继续加剧,以及人类要求环境保护呼声的不断高涨,在国家层面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英国1967年颁布的《河流防污法》,日本 1968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噪音控制法》,美国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等等。这些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要求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过程中必须协调处理好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主义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其宗旨和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希望能得到全球性的积极响应和参与。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了“增长极限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不实行经济的“零增长”,地球的支撑力可使全球的经济增长在 21世纪的某个时期内达到极限。《增长的极限》和罗马俱乐部一起成为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性的资源损耗和环境危机愈加严重。在关注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恣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粗放式生产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强烈批驳西方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意大利学者奥莱利欧·佩西认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的实质内容是指传统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是一种不顾物质生产能力,特别是生态适应能力的消费活动,“人类已经养成了一种庞大的贪得无厌的消费和占有欲望[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彼特·拉夫认为,当我们不顾一切提高工业国家本已“乌托邦”式的高水平生活时,我们正在耗尽全球的资源,结果不管是否情愿,都促成了一个不稳定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可能达到当前的富裕水平[3]。英国学者E·F·舒马赫认为,现行的物质消费方式对地球有限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提出要在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谋求新的消费模式的设想[4]。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异化消费”时指出,资本主义“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而这种“异化消费”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而他们主张消费“够用就行”,“适当就好”,将“更少”与“更好”结合起来[5]。

1988年,英国学者约翰·艾利奇敦和居里亚·赫尔兹出版了著名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作者在该书中提请消费者如何用自己的购买行动去鼓励厂商和零售商的环保努力,并提出了绿色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产品时的绿色准则,这种绿色准则贯穿于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使用和废气产品的最终处置等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亦即提出了绿色消费模式。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Wackernagal和 Rees认为,为了实现个人与家庭、组织或机构、区域或国家的消费行为与生态可持续性,必须改变人类的不当消费方式,并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善人类消费方式,实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态消费水平和区域的生态供给能力之间的平衡,最终达到提高消费行为和生态可持续性的目的[6]。

对于反映消费行为重要内容的消费结构,Mikael和Hmo研究认为,环境的长期预防法应包括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动[7]。Carmen从消费者个人因素和关联因素两方面分析,认为过度消费是工业化国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必须转向生态化的消费结构[8]。Gert认为在生产和消费的生态现代化中,要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导向型结构[9]。

国外对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莫过于对可持续消费的探讨和分析。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都发出了扭转不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呼吁,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率先反思自己的生活消费方式。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次定义把“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10]。此后,世界上众多权威国际机构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纵深地探讨和研究。1998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学会认为,可持续消费特别关注消费者选择、购买、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等行为,并且关注如何通过改变这些行为来增加社会和环境收益[11]。2001年,UNEP进一步认为,可持续消费是一个涵盖性概念(umbrella term),它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须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12]。

由于人类消费行为和方式除经济因素外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很多非理性因素,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作用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关于可持续消费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分析于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90年代后这股热潮随着深度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而在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研究成果。例如,Hansen和Schrader认为人类的消费模式变化受消费道德和环境伦理的影响和制约[13];Heiskanen和Pantar以及Burgess则分别从进化论和社会结构角度定性的研究了消费者转变不可持续性消费模式的主要障碍因素[14-15];Aarts,Bamberg和Matthies等学者认为,人类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所养成的勤俭节约、适度消费,或铺张浪费等消费惯性或习惯也是影响其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主要因素[16-18]。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前后。以刘方棫、刘国光、尹世杰、厉以宁等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把消费问题纳入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纳入社会经济循环的运转中进行具体考察,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探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同时,在对居民消费行为和方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有些学者考虑了资源环境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例如,我国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口及其分布、地理环境和民族习惯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行为和模式实现的具体形式,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口状况对一个国家消费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影响更大[19]。居民消费模式所要求的适度消费是指适应于国情国力、生产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2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国 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的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入小康社会[21]。

因此,根据我国现有土地、淡水、能源和矿产等资源性供给约束日益趋紧的现实状况,学术界在积极探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清洁生产,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以切实转变粗放型生产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消费视角开展资源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且研究方法由定性分析逐渐转向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和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体现在通过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等方面的相关论述,来分析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模式变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对于绿色消费,陈启杰认为,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个体利益的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是一种体现绿色文明、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消费模式[22]。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 2001年消费主题确定为“绿色消费”,认为“绿色消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在消费观念上,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二是在消费内容上,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三是在消费过程和消费后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对于可持续消费,杨家栋等学者认为:可持续消费模式体现了人类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态势、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是可持续消费质的规定性——代际公正和代内公正原则的综合体现,是保证人类生态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消费,与一般的消费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23]。

俞海山则从可持续发展入手,认为单纯强调以“消费促生产”的观点颠倒了目的(消费)与手段(生产)之间的关系,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消费;作者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四大原则,即适度消费原则、公平消费原则、和谐消费原则和不断增加精神消费比例的原则,并分别从人口、政府、企业、消费者等角度阐述了其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构建了中国可持续消费模式,最后得出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由之路[24];傅家荣认为,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必须把“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其中特别是生态需要”作为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基本要素之一[25];陆满平从产品对人的健康和对环境后果的角度考察了物质产品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包括食品、服装、住宅、用品和交通等[26];欧阳志远从哲学和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可持续消费做了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他从文明史的高度分析了消费文明的演变与现代消费文明的自毁与补救措施。他的研究向人们揭示了可持续消费问题的由来、演变与前景,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事实和相关材料[27];陶在朴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分析了家庭和个人生活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8];罗婷文等研究了北京城镇化过程中由于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碳消费的动态变化[29];耿莉萍则从食品消费规模扩大将对耕地资源形成压力,生活用水量增加对淡水资源形成压力,能源消费增加对能源保障构成压力以及物质消费总量增加将使中国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30]。

3 对国内外相关消费理论研究的简单评介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31]。通过上述对资源性供给趋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研究的简单回顾,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受其影响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正是由于诸如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和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在我国,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消费浪费严重、垃圾随意丢弃、包装(尤其是食品包装)过度、炫耀性和攀比性消费等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使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资源性供给约束日益趋紧。因此,从消费角度探寻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应当肯定,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消费发展模式的提出,对于转变人们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倡导人们选择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以及在消费过程和消费后对垃圾的科学处置,最终践行可持续性消费行为和方式,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通过上述文献回顾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内外对全球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层面进行宽泛地探讨,其最终目的偏重于追求人类经济利益或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殊不知,消费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问题和现象,它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生态学、人口学和法学等多学科领域,单纯从经济学视角很难有效解决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事实上,全球在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方面的实践,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土地、能源、淡水等资源持续耗损的局面。全球性资源环境状况尽管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西方不少学者对全球可持续消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虽然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需要转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但是可持续消费战略的实施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32-34]。地球峰会之后的 10年来,全球消费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费更是首当其冲。

2007年10月,我国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并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见,生态文明社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置于生态文明之上,而且要把居民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终极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消费除了具有经济属性外,它还有明显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属性,内容非常复杂,范畴也极其广泛,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行为和模式,必须深入到社会、伦理、生态和法制构建等层面,多层次地探讨人口消费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仍以可持续消费在全球的实践为例,与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或生态化进程相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决策部门并不是从战略层次上综合考虑消费行为和方式转变的整体方案,而是偏好选择局部、单一的经济调节手段,过多依赖于以提高生态效率来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为其主要目标,从而导致可持续消费目标的实现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过度属性[30]。显然,单独运用某种经济调节手段无法为复杂的消费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也很难为生态危机解决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正当的价值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客观上要求消费理论的创新研究,即不仅从经济学学科领域,而且还要从伦理学、人口学、生态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和探讨健康文明、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引导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经济主体的生态行为,规范和树立经济主体的生态责任,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针对我国不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而导致的资源过度耗损等现实问题,政府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的生态责任就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以规范居民消费行为;与此同时,由于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消费者的价值观,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环境保护节日普及环境教育等公共教育活动,来培养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观念和意识。总之,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我们要构建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应当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消费模式,亦即是一种既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符合人口消费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协调;既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文化和生态方面的消费需求,又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广大居民日常生活领域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打造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已成为我国当前消费理论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1]BAUDING K E.The economing spaceship, earth[M].Maryland.Johns Hopkins Press, 1966: 3-4.

[2]奥莱利欧·佩西.人类的素质[M].薛荣久等译.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5: 19.AURELIO P.The quality of human[M].Translated by XUE Rongjiu et al, Beijing: China Outlook Press, 1985: 19.

[3][英]彼特·拉夫.多少才是够[N].中国环境报,1992-10-15.PETER B.How much is enough[N].China Environment Newspaper,1992-10-15.

[4][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208.SCHUMACHER E F.Small is beautiful[M].Translated by YU Hongjun et al.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84: 208.

[5][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86.AGGER B.Introduction to Western Marxism [M].Beijing: Pres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1991: 486.

[6]WACKERNAGEL M, REES, W.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M].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 20.

[7]MIKAEL S A, HMO M.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rigins, dilemmas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J],2005,4: 337-345.

[8]CARMEN T, SYBILLE W K.Promo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Determinants of green purchases by Swiss consumers.Psychology and Marketing[J].2005, 10: 883-902.

[9]GERT S.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J], 2000,(2): 323-335.

[10]UNEP.Element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Nairobi,Symposium: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R], 1994,Oslo, Norway.2002: 152.

[11]MOE, IIED.Consumption in a sustainable world: Report of the workshop 1998[R].Kabelvág, Norway.2000: 185.

[12]UNEP.Consumption opportunities: strategies for change, 2001[R].Paris, France.2003: 89-90.

[13]HENSEN U, SCHRADER U.A modern model of consumption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997, 20: 443-468.

[14]HEISKANEN E, PANTZAR M.Towar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wo new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997, 20 (4):409-442;

[15]BURGESS J.Sustainable sonsumption: Is it really achievable?[J].Consumer Policy Review, 2003, 13 (3): 78-84.

[16]AARTS H, DIJKSTERHUIS A.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the case of travel habit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0, 20: 75-82.

[17]BAMBERG S, SCHMIDT P.Incentives, morality or habit: predicting students’ car use for university routes with the models of Ajzen,Schwartz and Triandi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3, 35(2):264-285.

[18]MATTHIES E, KUHN S, et al.Travel mode choice of women: The result of limitation ecological norm or weak habit?[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2, 34(2):163-177.

[19]尹世杰.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305.YIN Shijie.Socialist consumer economics[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3: 305.

[20]杨圣明.中国式消费模式选择[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2.YANG Shengming.The select of Chinese-style consumption mode[M].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89: 102.

[21]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43.NEPA.Agenda 21 of China-the White Paper of 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21st century[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4: 43.

[22]陈启杰.论绿色消费模式[J].财经研究, 2001, 27,(9): 25-31.CHEN Qijie.On the green consumption mode[J].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1, 27(9) : 25-31.

[23]杨家栋,秦兴方.可持续消费: 世纪之交人类共同面对的战略性研究课题[J].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1997, 1,(1): 1-6.YANG Jiadong, Qin Xingfang.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he strategic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human fac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J].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97,1(1): 1-6.

[24]俞海山.可持续消费: 内涵、原则与意义[J].消费经济, 1999, 15(3):42-44.YU Haishan.Sustainable consumption: content, principles and significance[J].Consumer Economy, 1999, 15(3) : 42-44.

[25]傅家荣.可持续消费的合理内涵及其实现对策[J].经济问题, 1998,3: 48-50.FU Jiarong.Reasonable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measures[J].On Economic Problems, 1998, 3: 48-50.

[26]陆满平.论物质产品的可持续消费行为[J].消费经济, 1999, 15(6)52-55.LU Manping.On the sustainable consumer behavior of material products[J].Consumer Economy, 1999, 15(6): 52-55.

[27]欧阳志远.最后的消费: 文明的自毁与补救[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163-209.OUYANG Zhiyuan.Final consumption: self-de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edy[M].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163-209.

[28]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0-21.TAO Zaipu.Ecological burde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concept of weight and siz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3: 20-21.

[29]罗婷文, 欧阳志云,王效科, 等.北京城镇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J].生态学报, 2005, 25(12): 3252-3258.LUO Tingwen,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et al.The dynamic of family food carbon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Beijing Urbanization [J].Journal of Ecology, 2005, 25 (12): 3252-3258.

[30]耿莉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l): 39-44.GENG Liping.The impact trend analysi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level of consumption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l): 39-44.

[31]绿色工作室.绿色消费[M].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9: 1.GREEN STUDIO.Green consumption[M].Beijing: N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 1.

[32]FUCHS, D.A.LOREK S.Sustainable consumption governance: A history of promises and failures[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2005,28: 261-288.

[33]ARTS H, DIJKSTERHUIS A.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the case of travel habi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0, 20: 75-82.

[34]BARBER J.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03, 5(1/2): 63-84.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消费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40年消费流变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