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干休所家庭病房的设立与管理

2010-04-13刘立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卫生所干休所医疗保健

刘立平

扎实做好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既是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宗旨、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特别是面对干休所离退休干部逐步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双高期”现状,离退休干部日常医疗保健日益凸显,干休所家庭病房设立与管理无疑成为医院延伸服务的重点之一。笔者结合服务实践,就此展开研究讨论。

1 家庭病房的设置依据

家庭病房的提出已有10年时间[1],有学者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干休所设立家庭病房[2]。而总部明确规定要求后,在干休所设立病房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模式问题,同时也是军队医院的职责任务所在。

1.1 医院职责所系 总后卫生部在 《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明确要求:“医院应当根据离退休干部病情需要,帮助其所在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为其设立家庭病房,并给予技术支援。”这为在干休所设立家庭病房提出了工作依据和原则遵循,是新时期总部首长机关面对现实需要作出的战略决策。贯彻落实总部要求,已成为军队医院的职责所系。

1.2 离退休干部愿望所在 离退休干部进入“双高期”后,有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到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这一单一服务保障模式,已不能满足部分既需要专家技术指导、又无需住院诊疗或家中无从照料的离退休干部的保健需要。同时,家庭病房更贴近离退休干部日常生活,基本不打乱其生活规律,更便捷、更人性化,受到离退休干部喜爱,且疗效无差异、费用低廉[3,4],更加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

1.3 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保障所需 经过多年达标建设,干休所卫生所设施装备、技术力量、能力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干休所卫生所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更新速度跟不上医疗保健知识技术更新速度的矛盾不可回避。故此,部分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需要由医院专家定期查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日常服务保障工作由干休所技术人员的完成的“家庭病房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医院、干休所“两结合”模式也成为解决离退休干部日常医疗保健矛盾的有效措施。

2 家庭病房的设立与管理

2.1 设立家庭病房的原则及程序 根据笔者所在医院体系7个干休所设立的17个家庭病房的设立与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家庭病房的设立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尊重需求、量力而行、保证质量和和安全的原则,按照离退休干部个人申请、干休所审核、医院与干休所联席会议确定的程序实施。以保证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尽力满足离退休干部医疗需求,又要考虑医院尤其是干休所卫生所技术保障力量承受能力。重点解决“实报实销”医院保障对象和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日常医疗保健问题。从安全角度确定入住家庭病房指征[5],社区专科家庭病房设立“一个原则、三个条件”[6],可资参考。

2.2 联手制定家庭病房设立基本条件 医院召集体系干休所行政和业务领导,以专题体系会议形式,联手研究制定干休所家庭病房设立基本条件和程序。凡离退休干部病情需要、干休所和医院有技术保障能力、经干休所管委会研究同意的,即可设立家庭病房。对于个人有要求而病情不允许的,应本着对离退休干部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思想工作,按常规医疗保障执行,尽力避免因多致滥,增加干休所负担、影响服务质量。家庭病房的设施条件和需要家人对患者密切看护[1,7,8],都是不容忽视的基本内容。

2.3 共同研究制定家庭病房管理办法 家庭病房管理办法,既是医院专家组技术服务的基本遵循,干休所卫生所日常保障的工作依据,也是建立家庭病房的离退休干部医疗行为的基本规范。因此,医院应与干休所一起制定家庭病房管理办法,内容涉及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离退休干部的责任义务,即:医院主要职责、医院专家定期查房制度、提出诊疗方案、药品保障措施,干休所卫生所主要职责、日常查房、医嘱执行,离退休干部权利义务、信息反馈渠道与方式,特殊情况处置等。干休所与医院联手,实现家庭病房服务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9];有条件的可以协助干休所建立120应急呼叫系统[10]。

2.4 离退休干部家庭病房的病案管理 每个家庭病房都应建立各自的病案,医院和干休所卫生所分工负责记录诊疗活动:医院责任制专家主要负责记录病情、查体及检查结果、诊疗方案及其调整依据、每次健康体检结论等,干休所卫生所主要负责医嘱执行、日常护理操作、卫生宣教、检查数据异常波动的报告及处置等,所有记录都要即时完成。病案要严格、正规,努力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11],由干休所卫生所统一保管。

3 讨 论

离退休干部家庭病房是医院医疗服务保障的拓展延伸,运行时间不长,没有可操作性的责成经验可供借鉴,如何真诚服务、保证质量、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3.1 切实突出干休所卫生所的主体地位 离退休干部家庭病房是对离退休干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的加强和有效补充,其设立必须充分尊重干休所的意见,考虑干休所卫生所技术力量日常工作承受能力,医院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援”,不能仅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和实施。医院要针对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需求和干休所卫生所技术力量状况,组织好系统或专题培训,补齐短板,指导建立规范治疗,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3.2 坚持用长效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离退休干部家庭病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医疗保障任务,必须用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用机制保证服务质量。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专家查房制度、干休所医护人员巡回医疗护理制度、医院干休所双向交流沟通机制、由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家庭病房服务评估考核奖惩机制等,保持这项工作的生命力和服务内涵不出现大的波动。医务人员要平等对待每位患者,遵守承诺[12],真诚服务。

3.3 真正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服务保障 离退休干部家庭病房是实打实的服务举措,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一要选派业务优秀、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的技术专家,高质量完成家庭病房服务任务。针对17名家庭病房离退休干部患病特点,选择了老年病、心内科、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专家作为责任专家提供对口服务。二是专家在制定诊疗方案选择用药品种上,以干休所用药目录为基本依据,病情确需超出这一范围的,由医院提供保障,避免给干休所带来用药压力。三是家庭病房离退休干部一旦病情发生变化达到住院条件的,干休所须立即后送医院住院治疗,决不可优柔寡断、延误治疗。这一点上,可能需要基层医务人员乃至医院专家作些说服工作。四是联席会议要高效,沟通要经常,态度要诚恳,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要首先解决问题,然后静下心来分清责任、实施奖惩,且不可本末倒置。

3.4 家庭病房管理模式要实事求是 干休所家庭病房与体系医院在同一城市或距离较近相对集中的,以专家上门查房为主、其它手段为辅的管理模式,干休所医护人员定期向责任专家汇报保健对象的情况。距离较远相对分散的,则以电话、视频、互联网等远程查房为主、主门查房为辅的管理模式,干休所医护人员至少每周2次电话向责任专家汇报保健对象的情况。家庭病房网络化管理经验[13],开拓了现代联络模式。距离医院较远、而相对集中的家庭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轮流派出专家“顶岗代职”,巡回查房,遇有疑难问题直接向责任专家或医务部门汇报解决。

[1]刘素萍,刘桂兰.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6):22-23.

[2]仝青英,仝临英.干休所建立家庭病房的可行性思考[J].武警医学,2001,12(2):108-109.

[3]姚盛思.老年肺炎患者家庭病床治疗21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A):883-884.

[4]王俊生,贾春云.家庭病房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5,3(11):12-13.

[5]王君华.浅谈家庭病房的护理安全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2,13(2):51-53.

[6]蒋海华.脑卒中患者神经专科家庭病房护理初探[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23(6):44-45.

[7]宋春雷,缪燕珍,华丽群.1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家庭病房的护理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915.

[8]徐英美,乔 云.家庭式康复病房对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4):251.

[9]丽 华,郑树萍.浅谈对家庭病房的认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

[10]李玉波.做好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几点思考[J].武警医学,2005,(5):388.

[11]张晓云.家庭病房在癌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附49例报告)[J].东南国防医药,2004,6(4):277-279.

[12]任启英.浅谈家庭病房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182-183.

[13]戴卫平,朱凤华,马玉华.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家庭病房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23,634.

猜你喜欢

卫生所干休所医疗保健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远离体系医院干休所卫生所医疗保健工作的做法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
善款施助走创新发展之路
河南邓州开展“高标准村卫生所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