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室穿刺并耳屏按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010-04-13张树民王生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5期
关键词:耳屏咽鼓管鼓室

张树民 王生林

(江西省永新县人民医院 永新 3434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治疗颇为棘手。我院从2005~2007年行鼓室穿刺并耳屏按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6例(31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52例均为2005~2007年我院门诊病人,全部患者均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经声阻抗及鼓室穿刺证实为鼓室积液,符合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按随机分配的原则,耳屏按压组26例(31耳),男 18例(21耳),女 8例(10耳),年龄10~60岁;对照组26例(30耳),男16例(19耳),女10例(11耳),年龄10~60岁。1.2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为改善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1.2.1 对照组 75%酒精患耳消毒,1%丁卡因鼓膜表面麻醉5min后,无菌操作下行鼓室空刺,用1mL注射器安5号针头,从鼓膜后下象限穿刺抽液,抽完液后注入地塞米松3mg,回吸并再注入1次,然后抽出药液。在原穿刺口周围用针头适度扩大穿刺口。同时辅以抗生素及激素治疗,1%麻黄碱滴鼻,每日3次。每周穿刺2次,疗程1周。

1.2.2 耳屏按压组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屏按压。穿刺抽完液后用拇指压住耳屏并封闭外耳道,再放松,反复进行。头摆向患侧下方,使积液由穿刺口流出至外耳道,再用棉签清除,保持中耳气压与外界平衡。耳屏按压频率10次/min,持续5min。耳屏按压次数不等,感觉耳闷时可重新按压,利用气压作用使穿刺口不愈合。外耳禁用滴耳液及进水,疗程1周。

1.3 结果 耳屏按压组治疗7d后,29耳耳闷、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治愈率93.5%。对照组19耳耳闷、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治愈率6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耳屏按压组高于对照组。

2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因为咽鼓管阻塞而致中耳炎的非化脓性炎症[1]。电子鼻咽镜观察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经过门诊药物治疗后,咽鼓管咽口呈正常状态,但耳闷、听力下降仍存在。主要是因为前期中耳负压的存在,造成鼓室黏膜水肿,杯状细胞增多,腺体增生。咽鼓管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容易发生塌陷阻塞[2]。因此,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恢复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恢复黏膜的正常状态。而传统的咽鼓管吹张如波氏球法、捏鼻鼓气法或导管法,其治疗作用方向与咽鼓管纤毛的运行方向相反,有损伤咽鼓管及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可能且治疗作用仅可维持几个小时。我们观察发现,鼓室穿刺组病人的穿刺孔,一般2d左右即闭合,需重新穿刺才能维持中耳的内外气压平衡。而鼓室穿刺加耳屏按压,可使穿刺孔延迟愈合,帮助排除中耳积液,并保持中耳的内外气压持续平衡。同时,耳屏按压可以交给病人自己去做,方法简单,经济有效。

[1]陶正德.耳鼻咽喉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86

[2]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2

猜你喜欢

耳屏咽鼓管鼓室
先天性耳屏畸形伴外耳道狭窄的分度与手术策略△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改良耳屏切口治疗髁突骨折
自体耳屏软骨在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
栅状耳屏软骨-软骨膜与颞肌筋膜在鼓膜修补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