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21例

2010-04-13姜嫄嫄张春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5期
关键词:内蕴干姜泻心汤

姜嫄嫄 张春玲

(山东省青岛中心医院 青岛 266042)

狐惑病由湿热虫毒内蕴脾胃所致,咽喉及二阴溃烂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湿热熏蒸于上则口咽蚀烂,声音嘶哑,湿热下注,蚀于前阴或后阴,则见二阴溃烂。甘草泻心汤出自于《金匮要略》,由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大枣、甘草七味药组成,原文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噎,甘草泻心汤主之。”笔者临床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21例,今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狐惑病患者,男4例,女17例,年龄33~55岁,平均年龄41.25岁。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口腔或二阴黏膜溃烂。

1.2 治疗方法 治以清热解毒,化湿安中,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炙甘草2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5g,干姜6g,半夏10g,大枣10枚。前阴溃疡者,加地肤子、白鲜皮;肛门蚀烂者,加炒槐角;蚀于咽喉者,加射干、连翘、薄荷;蚀于眼者,加菊花、密蒙花、草决明;口腔溃疡者,可外用冰硼散;不欲饮食、胃纳呆者,加焦三仙、党参、茯苓、白术等。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2次服,7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眼、口、前后二阴溃烂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显效:眼、口、前后二阴等溃烂症状消失,随访1年内偶发1~2次。有效眼、口、前后二阴溃烂等症状改善。无效:眼、口、前后二阴溃烂等症状无改变。

1.4 治疗结果 治愈1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1%。

2 典型病例

高某,女,63岁,因“口腔黏膜糜烂半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口干,无发热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当地诊所给予头孢类抗生素10余天,病情有所好转,但半月前口腔开始出现白色斑点,渐出现糜烂,由门诊收入院,自发病以来,纳食差,夜寐欠安,大便三日一行,小便正常。查体:舌及下唇黏膜可见多处溃疡,上覆白色腐物,擦拭后出血,舌质红,苔薄黄中厚,脉沉细。中医诊断:狐惑病;西医诊断:阿扶他口腔溃疡。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 20g,黄芩 10g,黄连 6g,党参 15g,干姜 6g,半夏 10g,焦三仙各 10g,藿香 15g,佩兰 10g,白术 12g,射干10g,连翘 10g,薄荷6g,大枣 10枚。连服7剂,同时给予冰硼散外敷,服后口腔溃疡较前好转,声音嘶哑减轻,继服14剂,溃疡面渐愈合。

3 讨论

古人认为狐惑病为伤寒之后,余热未尽,湿热邪毒内蕴所致。该患者伤寒之后应用了大量抗生素,但余热未清,湿热邪毒内蕴脾胃,故见纳差;湿邪胶滞黏腻,故见大便不爽;湿热循经上扰清窍,故见夜寐不安;蚀于咽喉则见口咽蚀烂、声音嘶哑。考虑患者不单纯为湿热邪毒内蕴,长期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致脾胃虚寒,寒热交错,虚实夹杂。甘草泻心汤寒热共用,苦辛并进,攻补兼施,方中重用甘草,配以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辅以半夏、干姜苦辛温燥宣化内湿;佐以党参、白术、大枣扶正安中;射干、连翘、薄荷利咽;焦三仙健脾开胃;藿香、佩兰化湿:诸药共奏清热化湿、扶正安中之功,使湿热得去,气血流畅而诸证自除。

猜你喜欢

内蕴干姜泻心汤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