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脘痛疑难病案3则

2010-04-13王建勋田丙坤陕西省礼泉县人民医院内二科713200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奔豚胃痛食道

王建勋 田丙坤 陕西省礼泉县人民医院内二科(713200)

胃脘痛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以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用中医辨证论治效果不错,今选胃脘痛疑难病案三则,以供同道参考。

1 胃吻合口炎症 (胃脘痛) 李某,男,48岁,杨凌人。曾于 20年前因胃出血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现胃脘痛半年,加剧一月,曾二度住院治疗,诊断为胃手术吻合口处炎症,即行抗菌消炎治疗,但其效甚微,胃痛不减,反增泄痢无度,形体消瘦,不耐劳作,西医认为此乃抗菌消炎药物之用,导致的菌群失调而胃肠功能紊乱,曾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果胶铋、胃康灵鲜效,故转中医治疗。

2005年 10月 26日 初诊:主诉胃脘疼痛年余,加剧一月,纳谷欠佳,稍微多食则胃痛加剧,伴有精神疲惫,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腹中冷痛,夜寐不安,心情烦躁,大便溏薄,每日 3~5次,稍进油腻之物或生冷瓜贝则泄泻加剧,观其面色萎黄而身体羸瘦,舌红苔黄腻,脉象沉细、重按无力,据患者脾胃素虚、饮食量少、恶食生冷油腻,证应为虚寒;但舌红苔黄腻纯属胃中有热之象。根据其症状与舌脉四诊合参。辨证:脾胃虚寒、失其健运、寒热错杂。治则:健脾固中、温运脾土、平调寒热、固肠止泻。

拟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干姜、乌梅、人参各9g,姜黄连 8g,炒黄芩、厚朴各 10g,炒白术、炒山药、炒薏米各 15g,半夏、蒲公英、败酱草各 12g,七剂,水煎服。

嘱其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饮食,做到少食多餐,饮食多以清淡易消化之品。避免感受风寒及过度劳作。

2005年 11月 12日 二诊:服上药之后,胃痛十去其五,精神好转,纳谷增进,睡眠安静,大便每日二次,先成形而后溏,舌淡红苔薄黄,脉仍沉细。药己中病,效不更方,守原方义,上方减为黄连 3g,黄芩 8g,增乌梅量为 12g,加黄芪 20g,继进七剂。

2005午 11月 19日 三诊:胃痛已愈,饮食增进,精神旺盛,大便每日一行,且已成形,继以六君子合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其后。追访至今,身体健康,体重增加六斤余。

按:此例胃痛为西医之胃切除术后二十年而吻合口发炎所致。且使用西药抗生素消炎后出现菌群失调之泄泻,使治疗甚为棘手。但经中医辨证施治之后,很快病情得以痊愈。先贤王正宇教授曾云:“凡临证所遇泄痢之症,用热药不效,用凉药泄甚者,宜寒热并用而获效。”半夏泻心汤作用平和、寒热并用、补虚泻实,使脾胃和调、邪去正复。方中半夏、干姜辛开散寒以助脾运,黄连、黄芩苦寒泄降、泄热清胃,人参、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以治中寒之虚,加蒲公英、败酱草协同黄芩、黄连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本案辨证正确,用药精当,故获效甚捷。

2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奔豚气) 刘某,男,58岁,临潼军人疗养院荣誉军人。患者自觉食道灼热感半年有余,曾做胃镜提示为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服吗叮琳、雷尼替丁、胃霉素、葵花胃康灵、三九胃泰等药物未见明显疗效,遂请中医治疗。

2006年 3月 4日初诊:主诉胃痛半年,加剧半月,口干咽燥,自觉食道灼热呈阵发性。伴有少腹气胀,气从少腹上冲咽部,顿觉咽部及食道有阻塞感,片刻逆气平息,呼吸始觉舒畅。平时纳谷减少,口苦反酸,精神萎靡,心情烦躁,夜寐不安,二便正常。舌嫩红苔黑(染色),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胃脘痛并奔豚气。治法:健脾和胃,降逆平冲。拟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半夏、党参、炒白芍各 l5g,黄连、炒黄芩、干姜各 6g,乌贼骨、厚朴、苏子各 10g,柴胡 12g,椿根皮 15g,七剂水煎。

2006午 3月 11日 二诊:上方服完后,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感消失,反酸口苦也消失,食道灼热感大减,心情愉快,精神尚可,纳谷增进,舌淡红苔微黄腻,脉象左沉右细。上方减椿根皮为 9g,加黄芪 30g,七剂水煎服。

2006年 3月 18日 三诊:服上方之后,诸症痊愈,要求调方以求巩固疗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拟柴芍六君子以善其后而告愈。

按: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无此病名,但据上逆食道且有灼热感,中医以胃气上逆论治。临床每获良效。奔豚气属中医病名,临床比较少见,尤以女性为多。它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发病时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及咽喉,有如小猪向上拱冲之状,故名“奔豚”。心居上焦属阳,主君火,肾居下焦属阴,土寒水,在正常情况下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才能维持人体上下阴阳平衡。若心阳亏虚,则无以温肾之寒水,阴乘阳位,故发为奔豚。椿根皮别名椿白皮,性寒味苦涩,归肝及大肠经,曾用单味椿根皮煎汤治疗一妪奔豚病,疗效满意,据此分析椿根皮尚有平冲降逆之能,此说是否妥当有待同仁进一步实践验证。

3 萎缩性胃炎 (胃脘痛) 周某,男,36岁,岐山县人。患者胃脘痛伴有纳差六年余,胃镜提示为萎缩性胃炎,曾服吗叮啉、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疏肝健胃丸、逍遥丸、干酵母等均无明显效果,经人介绍前来就诊。

2003年 3月 l0日 初诊:主诉胃脘痛六年,伴有纳差、呃逆,胸部疼痛,心中烦闷,心悸健忘、夜寐不安,多虑善恐,胆怯怕事,常怀疑自己得了胃癌,因而情绪消沉。查舌暗有瘀斑点,苔白腻,脉沉涩不畅。证属: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之胃脘痛。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拟方: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佛手、延胡索各9g,桃仁、红花、川芎各 6g,枳壳 12g,炒白术、香附、炒三仙各 15g,五剂水煎服。

2006年 3月 17日 二诊:服上药后胃痛缓解,纳谷增进,胸痛己愈,但仍有呃逆、腹胀、健忘失寐、多疑。舌暗苔腻,脉象沉涩不畅。药已中病,瘀血大清,痰湿尚存。调方如下:桃仁、红花、川芎各 6g,赤芍、白芍、柴胡、枳壳、厚朴、藿香各 l0g,桔梗 9g,半夏 12g,建曲15g,丹参、夜交藤各 30g,七剂水煎服。

2006年 3月 27日 三诊:胃痛已愈,纳谷增进,胃气通畅,呃逆亦止,唯夜间睡眠欠佳,多疑怕事。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知瘀血已去,湿浊化矣,以十味温胆汤调理而告愈。

按: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诸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首。方中应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配生地、当归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不伤其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血府(胸中);甘草缓急、通百脉以和诸药。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但临床应用时,必须以瘀血为辨证要点,即瘀血特有的症状体征。如疼痛处固定不移,多呈刺痛,夜间尤甚,肤色晦暗,口唇色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脉沉涩或弦紧。在病史方面有出血、跌打损伤等;病程长、持久不愈。总之瘀血证候虽多,然尤以脉舌为重点,本案辨证正确,选药精当,药证合拍,故取效显著。

猜你喜欢

奔豚胃痛食道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针药与推拿罐结合治疗奔豚气案
玫瑰花茶饮 可缓解胃食道逆流
奔豚病机和方证临证探讨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证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