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 65例

2010-04-13陈新昌秦有学陕西省兴平市西城医院兴平713100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刺络拔夹脊疱疹

陈新昌 秦有学 陕西省兴平市西城医院(兴平 713100)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疼痛和成群成簇样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 65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65例患者,均符合西医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并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具体标准见后),均为急性期患者,发病 <10d,其中男 38例,女27例;年龄最小的 21岁,最大的 65岁,平均 43岁,病程 2~10d,平均 6d。

诊断标准 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制定。

纳入标准 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年龄在 18~70岁之间;出现疱疹在 1~7d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

治疗方法 选取患侧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操作方法:①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患侧在上),常规消毒后,选用 1.5寸~2寸毫针,呈70°~80°角向脊椎方向针刺夹脊穴(针尖向神经根方向刺入),针刺深度为 25~40mm(针刺深浅依据胖瘦合理掌握),捻转得气,局部出现较明显的麻胀感最佳,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留针 30min,每 10 min行针 1次;②刺络拔罐:取针后,依据病变部位及大小,选取合适体位,疱疹及其四周皮肤常规消毒,然后用梅花针叩刺疱疹区域皮肤,叩破水泡,疹周皮肤以轻微出血为度(病变区域较大时,可以分次进行),继而在叩刺部位加拔火罐,留罐 10~15min,出血约 2~5m L为度,起罐后,叩刺拔罐部位局部消毒,预防感染。以上治疗 1次 /d,5次 /疗程,疗程间休息 3~5d,两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 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制定。治愈:皮肤疱疹结痂,红晕疼痛消失,无疼痛等自觉症状,临床体征消失;好转:皮肤疱疹大部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经治疗皮肤疱疹未消退或继续加重,疼痛未见减轻或加重。

治疗结果 本组 65例,有效率 100%,其中治愈60例,治疗 3~5次痊愈 16例,6~10次痊愈 44例,92.31%,随访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典型病例 王某,男,48岁,公务员。于 2003年 4月 8日初诊。1周前外出春游归来后,始感右胁肋处瘙痒难耐,继而出现针刺样疼痛,坐卧不安,且逐渐加重。3天前出现成簇的红色丘疹及水疱,呈带状排列,大如黄豆,小如米粒。疱壁光亮,疱周皮肤红晕,自觉灼热,疼痛剧烈,夜间尤甚。因为衣服不能摩擦皮肤,否则疼痛难忍,以致白天不能正常活动,夜间痛甚,不能成寐。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二便尚调。诊断为带状疱疹。按上法给予治疗,第 2天复诊,自诉当晚疼痛即明显减轻,夜卧能安,查体可见大部分水疱干瘪,部分已结痂,疼痛范围缩小,但仍有轻微疼痛,继按上法治疗,并嘱其休息,清淡饮食,治疗 5次,疼痛及红斑水疱全部消失,病告痊愈,随访 3月未见复发。

讨 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病变区域的肋间神经所致,临床表现可见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有刺痛。本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其发病多因外邪侵袭,或气血凝滞,郁而化火,或湿热毒盛,外溢皮肤而致,导致局部气血阻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在治疗上应以疏通调畅气机、活血祛瘀通络为主。笔者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主要因为夹脊穴的深层为肋间神经的神经根的分布区,通过针刺夹脊穴能够直接调节相应区域的神经、皮肤功能,达到调理脏腑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理气、止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刺络拔罐,刺激经络系统,使病灶局部的气血得以疏通,皮下神经末梢的营养得以改善,大大增强针刺效应。两者相互配合,通过泻热开窍、解毒消肿、祛瘀通络、调畅气机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泻热解毒、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从而获得治愈疾病的效果。刺络拔罐疗法具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调和脏腑等作用。现代医学也认为此法可增进皮肤免疫因子释放,增强局部抗病能力,减轻或解除无菌性炎症状态,加快新陈代谢,防止疱疹扩散,使疱疹迅速消失,促进淋巴循环,增强淋巴细胞吞噬能力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抗病防御能力。也有研究表明,刺络拔罐能够缓解带状疱疹所致的疼痛,可能是由于治疗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同时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的抑制,使内啡肽含量及 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等的含量增高,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同时通过促进外周炎性反应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增强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使细胞活性增加,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使病毒所致的神经炎性反应恢复得更加迅速,缩短了疗程及神经痛时间。

针刺夹脊和刺络拔罐的综合运用相得益彰,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而且费用低,方法简单易学,故此法治疗本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2.

[3]张锦章,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治疗学 [M].第二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7140.

[4]朱美珏.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108例 [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2):47.

[5]程彬芳,程艳瑞.针刺放血配合药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J].新中医,2002,34(6):42.

[6]李景义,张会敏.针罐粗针合用治疗带状疱疹 40例对照观察 [J].中国针灸 ,1999,19(12):731.

猜你喜欢

刺络拔夹脊疱疹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颈夹脊”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