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

2010-04-12朱海文陈龙云王汉华李万珍毕蔚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声嘶放射治疗食管癌

朱海文,陈龙云,王 飞,王汉华,李万珍,毕蔚燕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盐城,224001)

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会出现声嘶、呛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危险。本院对52例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本院放疗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52例,男 38例,女 14例,年龄38~ 71岁,平均56岁,食管肿瘤位于胸上段 15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15段,鳞癌 50例,腺癌1例,鳞腺癌1例,其中术后放疗10例,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包括纵隔、双锁骨上和胃左淋巴结区,总剂量40~50Gy,确诊转移时间为术后4~36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的病灶均为单发病灶,伴有颈淋巴结转移5例。最大者达5 cm×4.5 cm×4 cm,侵犯气管或气管受压变形18例,均经CT和纤维支气管镜确诊,咳嗽10例,声嘶 44例,饮水呛咳 39例,呼吸困难10例,KPS氏评分>70分。

1.2 治疗方法

采用美国瓦里安23 EX直线加速器和计划治疗系统。首先将患者用头颈网格模固定,患者体表标记,由螺旋CT定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纵隔,层厚2.5 mm,将图像信息输入到三维计划治疗系统,经治医生、1名副主任以上医师和诊断科医生共同勾画肿瘤区(GTV),GTV外放0.5 cm为临床靶区(CTV),CTV外放0.5 cm为计划靶区(PTV),取5~8个非共面野等中心照射,以90%等剂量曲线包括PTV,脊髓和肺的受量在30%等剂量曲线以外,每次靶区剂量3 Gy,1次/d,总剂量60~72 Gy,20~24 d完成,其他无转移的纵隔区域不做预防照射,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另外设计计划野。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临缓解情况:主要观察呛咳、声嘶、呼吸困难、进食梗阻等症状。肿瘤退缩情况:治疗结束后2~3个月做螺旋CT,按WHO标准评定[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有效为CR+PR(RR)。

急性放射反应:自放射治疗开始90 d内出现的放射反应,按RTOCT标准评价[2],晚期放射反应评价用EORTG评价。

1.4 随访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应从治疗的第1天计算,末期随访时间为2009年12月30日,随访率为100%。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临床症状总缓解率95%。其中声嘶44例,37例缓解,缓解率 93.2%;饮水呛咳39例,36例缓解,缓解率为92.3%;呼吸困难10例,缓解10例,缓解率100%;进食梗阻27例,缓解 26例,缓解率96.3%。

肿瘤退缩情况:CR 22例,PR 26例,NC 4例,总有效率92.3%。

2.2 生存期

生存时间自转移灶开始放射治疗3 d计算,中位生存期16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1%,40.4%,17.6%。

2.3 放射反应

52例均同时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1、2级者为 46.2%(24/52),3级者 42.3%(22/52),4级者为11.5%(6/52)。骨髓抑制1级4例,2级3例,均经对症处理继续放疗。

2.4 死亡原因

52例中31例治疗后3年内死亡,死于远处转移8例,局部复发10例,远处转移加局部复发13例。

3 讨 论

食管癌术后出现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不可能再手术,而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放射敏感性差,转移淋巴结直径在2 cm,即使照射剂量大DT 70 Gy/7周,也难完全杀灭。单纯放射治疗布野不能很好的躲避敏感组织,气管食管放射损伤大,加之术后血运效差,放射治疗不敏感,故常规放疗效果不佳,只有更高的剂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

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成像,治疗计划设计,放射治疗设施和验证,通过多个非共面野聚焦照射,瘤体达到比常规放射治疗高得多的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可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放射损伤[4-6]。大剂量低分割方法,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物有效剂量,乃至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时间剂量分次(TDF)表对靶区照射 5次/周,3 Gy/次,总剂量为60~72 Gy,相当于常规照射72~80 Gy的生物效应[7]。本组有效率达92.3%,完全缓解率35.5%,中位生存期和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6个月,70.3%,40.4%,17.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疗效[8-9]。而急性放射反应较轻,说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能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的保护正常组织。

综上所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延长生存时间。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25.

[2]Cox JD,Stetz Pajak TF.Toxicity critrria of the Oncology(RTOG)and the 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 reatment of Cancer(EORTC)[J].Int J Radiat oncol Biolys,1995,31:1341.

[3]袁菊萍,陈不尤,施燕红.食管癌适形放疗中精确摆位的质量监控探讨[J].交通医学,2009,23(6):719.

[4]冯志刚,郭建文,班新能,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新技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0,1:72.

[5]武莉萍,张如楠,张巍巍,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生化调节同步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5):508.

[6]孙长江,张西志,汪步海.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3):52.

[7]赵季忠,储开岳,谢国栋,等.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Ⅰ和Ⅱ期剂量递增试验结果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5):415.

[8]陈建华,桑玖,陈宇航,等.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类型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93.

[9]巩湘浩,兰东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段食管癌的疗效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3):298.

猜你喜欢

声嘶放射治疗食管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气管拔管后咽喉痛与声嘶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嘶的病因分析和临床价值浅析
1 328例成人声嘶患者纤维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