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活动论*
2010-04-12贾冠杰
贾冠杰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一、引言
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认知论统治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当这种单一的理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另一个二语习得理论流派——社会理论派(或社会文化理论派)。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视角狭隘,应该更多地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跨学科研究。[1]二语习得活动论是二语习得社会理论流派的重要新成员,进入21世纪后,活动论引起了更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重视,如:M itchell和M yles于2004年在SecondLanguage LearningTheories一书中讨论了“活动论”,Johnson于 2004年在APhilosoph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一书中同样讨论了“活动论”,香港大学的A rm y Tsui在2005年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目前在二语习得领域最流行的理论是“活动论”和“社会学习论”。[2]本文主要讨论二语习得活动论的重要相关问题。
二、活动论的发展
(一)概念
二语习得活动论是指用活动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意识与人格发展的理论,它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了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活动论也可以叫“社会文化分析模式”(实际上所有人类活动都是处在由人和物组成的大系统之中)、[3]或“社会历史分析模式”(实际上所有人类活动都在与时俱进且分布在个人与他人的文化之中、[4]或“中介行动理论”(关注行动者和其文化工具,文化工具是活动的中介),[4]活动论还可以叫“文化—历史活动论”。活动理论中的所谓“活动”指的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它跟一般心理学框架内的理解是不同的。人类通过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而变革外部世界,进而变革自身。[5]二语习得活动论中的活动指的是主体与周围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体的心理表象得以表征与具体化。借助心理表象的中介,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得以实现。所谓“活动”是指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从心理学中引进的“活动”范畴,说明人类受外部客体的制约,特别是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在“活动”的过程中“主观性”亦即“意识”得以产生等等。不同的理论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语境”(context)、“实践团体”(community of p ractice)、“事件”(event)、“活动”(activity),但是“活动”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它没有“语境是容器”这一隐喻色彩,也没有将行为与时空剥离开来。[6]
(二)历史
虽然以L.Vygotsky的学生和助手A.N.Leontiev和S.L.Bubinstein为代表的活动理论的实验研究开展得比较早,并继承发展了Vygotsky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但活动论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并且得到了迅猛地发展,继而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对活动理论所进行的广泛探讨引起了一些西方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到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来,而且成立了“活动理论研究国际协会”。1988年,这个协会在柏林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 ry)。1986年在柏林成立了“国际文化研究和活动理论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 r Cultural Research and Activity Theo ry, ISCRA T),并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活动理论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tivity Theory),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讨论Vygotsky的理论、Leontiev的观点和批判性心理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活动论研究范围的扩大,2002年6月19日“国际文化研究与活动理论学会”(ISCRA T)和“社会文化研究学会”(Society for Sociocultural Studies,SSCS)同意合并为“国际文化与活动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 r Cultural And Activity Research, ISCAR)。2005年9月在西班牙的Sevilla举行了合并后的第一次研讨会(ISCAR Congress),会议的主题是“在跨文化活动中的学习、交际和心智”,并决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研讨会,2008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召开第二次研讨会。从活动理论国际研讨会的内容看,活动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展望,而且已付诸行动,开始踏上了征途,[7]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活动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本世纪后,才真正引起了更多人们的关注。总之,活动论是由教育学家创立、经过二语习得研究者如Lantolf和 Appel(1994年)、Lanto lf(2000年)、Lantolf和Pavlenko(2001年,见Block,2003年)等采纳并加以改进的二语习得新理论。而在中国,二语习得活动论才刚刚引起部分人的关注,有关的文献屈指可数。
(三)理论基础
1、哲学
活动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活动、意识、反映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学说。活动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形式乃是实际的感性活动,在活动中人们与周围世界进行实际的接触,并感受到来自它们的阻力。同时,人们会依据周围世界的客观属性,作用着并征服着周围世界。活动尤其是外部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物,活动应是认识心理反映、认识意识问题的关键一环。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践,而人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包括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物质改造活动以及渗透于人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的价值活动。而这些活动在本质上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8]因此,可以说哲学是活动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2、心理学
在活动理论中,心理是主体生命活动的形式,人的积极性表现为他不仅完成着外部的实践活动,而且也进行着内部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活动指的是人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的、主动的行为过程,是人心理活动交互作用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人创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9]人类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活动的基本形态(劳动、学习、游戏等)之中研究这种现象。而且,活动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但不是直接的制约,而是借助活动的内部因素(目标、动机)作为调节的,这就是所谓的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在心理学的活动理论中,实验研究了感觉、表象、记忆、智力、情绪等动作的形成,使动作不仅成为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心理过程的分析单位,这是活动理论这一学派的突出贡献。活动论在知觉、记忆、思维、动机、情感、个性等心理学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活动的自觉性和随意性、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以及活动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说联系社会因素研究语言,这些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阶级、教育水平、教育类型、年龄、性别、种族等,还有人与人之间交际的细节研究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活动论的产生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的极大影响,因为活动论在研究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重视社会文化因素。
三、活动论的主要特点
(一)体现等级结构
一些人简单地把活动理论理解为做某事,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它包括三个层次:活动、行为和操作。在“活动”层次,活动通常指总体的动机和推动力,动机通常与内在需要有关,但只有需要作用于特定的目标下才能转化为动机。在“行为”层次,起作用的是目的,只有在行为阶段,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如果在上一层次没有将目标定位于一个有目的的计划上,那么活动将不复存在。在“操作”层次,操作属于表面行为,也是行为实现的具体方式,在这一阶段,在遵守实现行为所需要的限制和条件的前提下,上述几个概念发生了变化。活动由有意的行为组成,这些行为必须承担实现目标的任务;行为是活动的要素,行为是有意识的,不同的行为可以保证实现同一目标。[1]
(二)内在化和外在化相结合
在二语习得活动论中,活动分内在活动和外在活动,内在活动指的是人类的想象能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心理活动等,如果内在活动与外在活动孤立地进行分析讨论,内在活动就不能被理解,因为它们互相转换。内在化是外在活动对内在活动的转化,外在化使内在活动转化为外在活动。活动的概念是构成活动论的基本要素,可以视为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基本单位。活动可以视为外部制约与内部制约的交互作用。在活动论中,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认知过程是依存于动机、目的和结构的。
在活动理论中,外部的实践活动是基本的活动形式,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由它派生,活动的这两种形式都有社会历史性质和基本相同的结构。活动的主要过程也就是外部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部的心理活动也向相反方向外化为外部的活动形式。活动的这种互相转化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结构和这种共性的揭示。关于内在化和外在化的具体结合见下面图1。
图1 基于“人类活动扩展系统”[10]
在图1中,“主体”指的是个体或有共同“客体”的小组;“客体”指的是原材料或问题,如知识、经验、文化、社会、真正的物理产品等;“工具”可以是符号、语言、器具、机器等内在的和外在的东西;工具和符号使人类“活动”成为典型的中介,也可以说工具使人的思想成为中介;执行活动的“团体”同样使活动成为中介,“团体”包括不同的个体或共有相同客体的小组,“团体”可以支持或反对“活动”,它也可以支持或利用对“主体”限定的“规则”,这些可能是关于产品、知识、经验方面的规则,这些“规则”限制活动系统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主体”和“团体”可能会为了取得“客体”的成功而共同承担责任,这就要通过“执行者的分工”,“执行者的分工”指的是“团体”成员间的分工、权利和地位的分工;“输出”指的是成功、健康、快乐等;同时,通过图1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不同于认知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论被提到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到上世纪末已经到了顶峰。但是,由于认知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很好地解决新出现的与下列有关的问题,如:更好地理解工作学习的环境、专门技术的等级、工具的作用和强调个体在合作工作中的作用。活动理论是个自觉的或有意识(consciousness)的社会理论,强调自觉(有意识)就是强调所有的心理功能,包括记忆、决定、分类、归纳、概要等,如同我们和别人交互作用和使用工具的产品。这里的自觉指的是任何心理功能。[3]然而,大部分其他心理学理论区分自觉和不自觉功能。
(四)强调双重刺激
二语习得活动论强调双重刺激,使我们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行为主义心理学不能解读的社会与心理过程的互动。它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论。在刺激—反应模式中,主体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是被动的反应,是单一的刺激。而在双重刺激模式中,主体首先创造刺激的手段这一人工刺激,然后运用这个刺激对来自外部的刺激施加影响。
活动论的特点包括:活动的结构(包括:动机,行为或目的,操作),中介(活动靠工具和符号系统成为中介),方法(活动通过微型变化法进行研究),互动(活动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发展),内化(活动在模式内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11]从活动论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活动论既不同于行为主义论,又不同于认知论,活动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四、活动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指向人类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的习得。在这里,社会经验就是利用并创造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手段与方式,习得意味着这种社会经验转换成学生的人格素质。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活动论对外语学习与教学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应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
(一)关注教学中的社会关系
“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的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12]教学中的种种个人的活动总是伴随着“教学”这一领域中的“特殊关系”的。因此,外语教学中同他人的社会关系的状态,即外语教学活动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活动,体现着各自活动的特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要特别关注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社会因素,强调各种关系的和谐和配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教学的效果,强调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没有教学中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外语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二)强调“集体性主体”
教学活动不是仅在单纯的个体心理学层面上展开的,而是在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是“集体性主体”,不能把教学活动的“主体”还原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也不能分割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的“集体性主体”,即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编制者;要直接实现教学活动,通过个人与个人的相互作用构成教学过程的“集体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5]二语习得活动论强调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合作性,因为合作性“学习活动”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源,使每个成员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外语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看图2)。
图2 外语学习的活动系统(基于Cross)[13]
在图2中,原来图1中的“主体”这里指的是语言教师;“客体”指的是语言学习者,“输出”指的是外语交际能力(熟练程度);“工具”指的是外语课堂话语;“规则”指的是学校纪律、教育法规、语言规则、社会规则、合作、学习环节等;“团体”指的是语言学家、学生家长、外语团体、学习小组、社会等;“执行者的分工”指的是同事、领导、教学辅助人员、合作者、指导教师等。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只有调动上述活动系统中的诸多因素,强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做到有机的结合,方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符合活动理论的课堂活动
根据二语习得活动论的观点,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外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融入,融入到课堂的各种活动中去,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学科的内容。要重视学生人格的熏陶,关注学生全人(w hole person)的发展。强调改进、应用、互动和交迭,Engestrom在1999年推出了第三代活动理论,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14]进入21世纪后,又进行了补充修订,使其更加完善。[15]活动论的每一次改进,都使这个理论更加趋于成熟。
五、结束语
社会派是二语习得领域的新范式,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如果我们要研究与语言形式、语言技能相关的问题,如中国学生学习哪些语法形式有困难、学生是如何理解加工阅读材料等,我们需要选择认知派范式;如果我们要探究与文化、情景、概念相关的问题,选择社会派的范式就比较恰当。[16]二语习得活动论是社会论的重要一员,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活动论解决了纯认知论日益增长的明显不足,使二语习得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二语习得,促进二语习得研究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多方位开展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包括对活动论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Block,D.TheSocialTurn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3.
[2]Tsui,A.Globalization and Challenges to Teacher Education(A report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fo reign language teachers’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2005.
[3]Nardi,B.A.Contextandconsciousness:activitytheoryand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M].M IT Press,Cambridge, MA.1996.
[4]David,H.J.重温活动理论[A].David,H.J.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C].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5):36-42.
[6]Ivanic,R.Language,Learning and Identification[A].In R. Kiely,P.Rea-Dickins,H.Woodfield and G.Clibbon.Language,CultureandIdentityinAppliedLinguistics[C].Equinox Publishing Ltd.2006.
[7]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1):87-93.
[8]黄慧珍.大活动论哲学——21世纪哲学发展走向[J].长白学刊,1998,(4):17-19.
[9]何得宽张积家.心育活动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87-92.
[10]Engeström,Y.LearningbyExpanding:Anactivity-theoreticalapproachtodevelopmentalresearch[M].Helsinki:O rienta-Konsultit.1987.
[11]Johnson,M.APhilosoph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 Har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12]Jonassen,D.H.ComputersasMindtoolsforSchools:EngagingCriticalThinking[M].Columbus,OH:Prentice-Hall.2000.
[13]Cross,R,and M.Gearo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Sociocultural directions fo r the future.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4.
[14]Engeström,Y.Activity theo 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A].In Y.Engeström,R.M iettinen &R. Punamäki(Eds.).PerspectivesonActivityTheory[C].New Yo rk,N 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5]Engestrom,Y..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Towards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ofEducation andWork,2001,14(1):133-155.
[16]文秋芳.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J].中国外语,2008,(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