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思考*

2010-04-12慎丽华

关键词:山东半岛滨海经济区

慎丽华 康 伟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1世纪是人类重返海洋、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被称为“海洋世纪”。“海洋世纪”意味着人类将以海洋为资源探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亦可称为“海洋经济时代”。以此为契机发展蓝色旅游经济,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趋势。面对“海洋经济世纪”,大力发展山东蓝色旅游经济,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对促进山东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乃至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内涵

(一)蓝色旅游经济

在国外,以海洋、海岛、渔业、海滨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被称为“蓝色旅游”(Blue Tourism)。笔者认为“蓝色旅游”即包括海洋旅游,又包括海岛旅游、滨海旅游以及与海洋文化有关的临海陆上旅游。可以说“蓝色旅游”是一种以海洋、海岛、渔业、海滨等资源(包括所有与海有关的元素)为客体,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海洋休闲与享受的海陆旅游形式。将“蓝色旅游”作为发展经济或振兴经济的增长点进行开发,能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作用,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则可称为“蓝色旅游经济”。

(二)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包括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滨州等沿海7市的所属海域、滨海地带。产业范围包括海岛旅游业、海上旅游娱乐业、滨海旅游业、相关的酒店业和旅行社业及交通运输业等。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可以加强各沿海城市之间的交流、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有效加强沿海地区旅游与内陆地区旅游之间的合作,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旅游文化和旅游线路,从而进一步提高山东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国内竞争力。

二、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可行性分析

(一)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背景

早在1988年山东省科委便提出并实施了“科技兴海”战略。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战略举措,并将建设“海上山东”项目列为重大跨世纪工程,在全省掀起了向海洋进军,开发蓝色国土的浪潮。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年8月10日至11日,青岛市召开了“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该论坛被视为中国在海洋经济方面谋求突破的战略性研讨会。9月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备受关注的《关于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再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又一次理念创新,其思路不断开阔,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如果说建设“海上山东”是解决资源短缺、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那么“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拓展海洋、临海、涉海三个方面的产业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构建山东蓝色旅游经济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山东省是一个海洋大省,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澳亚两条洲际通道的交汇点,也是我国通向世界五大洲的重要出海口,属于环太平洋经济圈上的重要一环。山东拥有3121公里的海岸线,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或以上的海岛达326个,近陆岛屿296个,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天然港湾20余处,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面积接近其陆地国土面积,其辽阔的“蓝色国土”为山东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4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时,山东位居第一。可见山东海洋资源不仅具有空间、区位优势,而且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

山东半岛海岸带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500处,拥有包括刘公岛、长岛、芝罘岛、石岛、灵山岛、田横岛、庙岛群岛等著名岛屿在内的岛屿301处,规模较大的滨海沙滩1000余处,具有声望的沿海旅游城市有日照、青岛、威海、烟台、蓬莱等,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全省境内共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景点约800处,拥有A级旅游(点)213家(其中泰山、三孔、蓬莱阁旅游区入选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古建筑、古遗址1.3万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1处)。2007年全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达29个,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作为海洋科技资源,山东省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国家驻鲁和市属以上涉海科研、教学机构56所,拥有7艘远洋海洋科学考察船;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省内共有县以上独立海洋科研机构39所,海洋界两院院士16人,海洋科技人员近6000人,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近一半。具有全国唯一的教育部直属985工程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显示出山东在海洋方面丰厚的科研技术实力。

(三)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山东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19.5%,比全省经济增幅高6%。200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346.3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0.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7.2%,居全国第二位。海洋渔业、船舶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加快了山东对外开放的步伐,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药物以及生物制造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海洋产业的整体发展,为发展海洋经济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构建蓝色旅游经济区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四)滨海旅游发展迅速

滨海旅游是蓝色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蓝色旅游经济区建设的成败。自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设想以来,山东滨海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山东滨海地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2005-2008年滨海旅游业在山东主要海洋产业产值中的平均比重保持在25%左右①根据2005年至200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算出,其比重05年为23.1%,06年为26.6%,07年为25. 1%,08年为24.8%。。2008年借奥运之风,山东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1092.9亿元,增长18.3%,约占全省生产总值(GDP)31072.1亿元的3.5%。

2008年山东旅游业发展良好,如表1所示,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5.2亿元,同比增长21.3%,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5%,总量约占当年全国旅游收入的17%。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4050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8.2%,比2006年增长43.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08.5亿元,比2007年增长23.1%,比2006年增长57.1%。山东滨海地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351.27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24303.8万人次的38. 5%;滨海地区旅游总收入917.8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2005.2亿元的45.8%。滨海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161.17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海外旅游总人数253.8万人次的70.6%;滨海地区旅游外汇收入96427.5万美元,占全省旅游外汇总收入139148万美元的69.3%。滨海地区接待国内旅游者9199.9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总人数24050万人次的38.3%;滨海地区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8亿元,占全省国内旅游总收入1908.5亿元的44.6%。山东半岛地区的滨海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这为蓝色旅游经济区的构建奠定了极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表1 2008年山东旅游与滨海地区旅游数据统计

(五)旅游配套设施形成规模

截至2008年,山东省共有星级饭店81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9家,四星级饭店114家,三星级饭店387家,二星级饭店284家,一星级饭店6家。有各类旅行社1765家,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04家,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661家。超过一半的五星酒店和国际旅游行社分布在沿海地区。全省旅游车船公司也顺势不断发展,游艇公司达到了13家。

山东旅游交通十分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运输能力更加完善,动车组更是极大加快了山东半岛和各主要城市的联系;航空业发展迅速,建成了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在内的七处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700多条,并有直飞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航班,极大地方便了旅游者到访。

综上所述,山东拥有的各项资源,为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备发展蓝色旅游经济的优越条件。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大环境支撑下,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时机正趋于成熟。

三、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建议

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应当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坚持科学深度开发海洋、坚持海陆一起发展、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蓝色文明建设。[1]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为中轴,突出特色,协调开发,形成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缩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别,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对山东整体旅游发展、共享旅游资源、形成山东旅游特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上大力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要深刻领悟胡锦涛主席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涵和精神,科学规划,从整个山东半岛全局出发,做到“上下衔接、前后衔接、内外衔接、省域衔接、海域衔接”,[2]大力发展蓝色旅游区域经济。同时,应当着眼未来,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沿岸保护、离岸建设、稳湾蓄滩、护岸拓海、立体开发、复合利用,保证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拥有可持续的自然环境。根据山东半岛特点,可以围绕富有蓝色旅游资源的城市或地区做文章,形成区域蓝色旅游经济板块,树立蓝色旅游联合意识。可以将山东沿海的日照、青岛、潍坊、威海、烟台、东营、滨州等7市构筑成“山东蓝色旅游经济圈”。根据山东蓝色旅游资源的特点还可以考虑以青岛为中心,以威海和烟台、日照为两翼,建立一个大范围蓝色旅游休闲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注重沿海蓝色旅游区域经济与内陆地区经济之间的联动,蓝色旅游区域经济应当依靠内陆这样广阔的腹地来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也积极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实现山东整体经济的腾飞。

(二)中观上形成蓝色旅游产业板块

发展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需要把握山东旅游产业的特性,树立“拥湾发展、携手整合、科学布局、合理开发”的意识,形成包括海岛旅游产业、海上旅游娱乐产业、滨海旅游产业、涉海酒店业和旅行社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在内的蓝色旅游产业板块。蓝色旅游产业板块的形成,既能密切产业之间联系、突出山东旅游特色,又能提升山东的旅游整体竞争力,还可以改善山东沿海各地区旅游业的不良竞争状况。从而使资源相似、交叉、相邻的地区形成整体进行互补式开发。由重复推出类似旅游线路造成彼此雷同的替代关系,转化成相互辉映、特色突出、形成合力的互补关系,在品牌形象的宣传上相互配合而不相互打压。同时还可以考虑合纵连横,将各企业单元服务整合为旅游综合服务,创造一个宏观的空间与政策环境。为此,沿海地市可共同组建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共同制定规划,协调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要旅游项目的开发。

(三)微观上要开发具有蓝色旅游特色的旅游商品

山东丰富的海洋临海旅游资源只有最终形成具有蓝色旅游特色的旅游商品②在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将含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因素的旅游线路论述为旅游产品,而将旅游纪念品论述为旅游商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商品与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种,而产品只针对有形物而言(没有无形产品之说)。旅游经济的核心是旅游商品,旅游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属于无形商品。根据无形商品的性质(消费与生产的同步性)可以断定,含有各种服务因素的旅游线路应该是旅游商品,而不是旅游产品。因此在笔者的旅游经济研究中不存在旅游产品一说。,才能吸引旅游者扩大消费,从而促进半岛蓝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山东蓝色地区在充分发挥已建旅游项目的同时,还需积极开发蓝色旅游特色商品。应当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有特色的海岛旅游商品或建设人工岛,举办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海岛文化活动;积极发展海上娱乐旅游商品,高端上可以兴建和完善游艇港和邮轮港,开发游艇旅游商品和潜水旅游商品,开辟沿海城市之间能够互动的旅游渠道。笔者认为可以将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用豪华游船连接起来,建造一个“海上漂流城市”,形成一条海上旅游之路,达到客源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3]由于乘船旅游节奏慢,也可以开发适合于富有时间的老年人的中低端旅游市场。据统计, 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富有极大潜力的游船旅游客源市场。并且注重城市与渔村的交流体验活动,指导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与渔民同吃、同住、同上渔船,参与渔民海上捕捞养殖活动,并与当地居民一起积极参与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体验渔民生活和渔村风情,形成蓝色体验之旅,取得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旅游者的相互和谐。在日本有很多个体经营的民宿旅馆,住一宿包晚餐和早餐,经济实惠,很受旅游者欢迎。山东也可以大力支持和鼓励渔民经营个体的民宿旅馆,建造一些具有当地渔村特色的家庭度假设施。这样既可以给渔民带来经济效益,更可以使旅游者切身融入到海洋旅游生活中,悠闲地享受假日的情趣。

四、结论

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旅游作为和平产业将进一步发展,海外旅游人数将由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16亿人次。日本专家推测:2010年后期,亚洲将会掀起世界旅游新的浪潮,爆发“第四次旅游革命”③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生过三次旅游革命。“第一次旅游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叶(1860年)的欧洲。“第二次旅游革命”(1910年)是由美国中产阶层引发的国外旅游热。"第三次旅游革命"(20世纪60年代)是在北欧先进诸国发生。。笔者认为“第四次旅游革命”若在亚洲爆发的话,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将有可能成为“第四次旅游革命”的起爆剂。因此,随着旅游人流的扩大,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海洋将会成为人类未来的“大旅游舞台”。[4]

山东沿海区域覆盖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滨州、潍坊等城市,各沿海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海风光,构成了山东独特的蓝色旅游风景线,具备发展蓝色旅游经济的优越条件。山东必须抓住时机,在大力打造蓝色经济的背景下,积极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这不仅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的重要一环,也必将极大的促进山东整体,特别是蓝色地区的旅游发展,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旅游形式,从而提升山东旅游的竞争力和国际旅游影响力。形成以沿海城市为中轴的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必将为山东旅游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姜大明.把握机遇深化改革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N].青岛晚报,2009-8-11(3).

[2]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5,(5):92-96.

[3]慎丽华.海洋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4):54-57.

[4]慎丽华,森豪利.山东滨海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设想[J].海岸工程,2006,25(增刊):105-112.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滨海经济区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基于熵权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半岛南部海岸一次局地极端降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