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社会属性与实现途径
2010-04-10黄元山
黄元山
(恩施州委党校,湖北 恩施 445000)
一、以人为本的“人”的内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凸显我们党对人的珍视与尊重,是党的唯物史观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但实际生活中,一些同志,甚至一部分领导干部,对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把握不够准确,特别是在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人”的时候,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差。只有消除误解,纠正偏差,正本清源,才能真正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在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人”的问题上误解和偏差主要表现在:
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这在革命战争年代实在是准确得很,因为革命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革命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但当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当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变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继而演变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之后,发展的目的就不再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而是为了全体人。因为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产阶级的同时,也消灭了自身。作为剥削与被剥削尖锐对立的两大阶级已经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必然被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经济建设所取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如果我们继续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那么我们就无法界定那极少数人是哪些人,无法回答把哪些人排斥在我们为其谋福祉的范围之外。这在理论上会导致难于甄别与划分,从而搞乱思想,在实践中会为一部分人欺负老百姓提供口实,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凡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应该是我们谋福祉的对象,也应该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都有权共享。
过分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取物质利益。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利益是其它一切利益的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其它。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应该明确,物质需求,并不是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全部,而只是它的基础部分。人类生存发展除了物质生活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自身健康安全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是多种需求的人,而不是单一的物质需求的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原因。但在我们解决第一位问题的过程中,绝对少不了其它一些东西的共进。一是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充实。古人说“饱暖思淫逸”,是指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最终由于精神生活的档次和品味太低而走向腐化堕落。所以,在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应该注重生产品味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养的全部思想理论成果及精神文化产品,以保证人们在消费精神产品的过程中逐步塑造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形象。二是政治生活的落实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的是一个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公民参与治理。科学发展的实现靠人民群众,发展的过程也就必须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来进行。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落到实处,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迅速提高的同时,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生活的快乐。三是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普遍关爱、诚实守信、互利互惠、共建共享,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无论经济如何发达,物质条件多么优越,如果社会和谐度低,动荡无序,人们生活中充满焦虑烦躁、恐惧不安,生活质量就要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已有的优越条件也会一步一步丧失。可见,营造安宁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才能满足人们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四是健康、安全的需求。人不仅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求,还有对健康与安全的需求,各种生活条件无论怎么优越,如果健康出了问题,一切都是枉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教育科技事业,文化体育事业,观光旅游产业,开展心理咨询与调适,打击黄赌毒活动,生产经营与消费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等等,是满足人们健康与安全需求的基本途径。只有充分认识人是多需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摈弃单纯追求GDP等错误的政绩观,从而为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此外,还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必须得到满足。
过分追求当前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类社会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进化过程,后人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多代人为本,而绝不仅是以当代人为本。在GDP大棒的指挥下,在赶超战略的催促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一切精力都集中在改善和增进当代人利益上。这在当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的办法,可以说是无奈之举。这种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我国迅速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但带来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那就是过度甚至掠夺性开发造成的资源耗损与环境污染,长此以往,将使我国永远无法进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现代人快速增进的物质享受建立在后代人没物质可利用、没环境可生存的基础上,这就违反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做规划,还是实施建设,无论是作宣传,还是政绩评价,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后代人留下充足的资源、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句话,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整体人、多需人、多代人的复合概念,在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人”的需求的多重性、多面性,并把它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扎扎实实展开各项建设工作,最终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社会属性与目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以人为本是党奋斗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既是一个历史性命题,又是一个世界性命题。在我国,千百年前就有民本思想。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仅思想家们有共识,就连君王也意识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就提出了“国以民为本”、“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西方社会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起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后不断发展变化,演化成现今的人本主义学说。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和践行的以人为本,其本质内容、根本目的和实现途径等都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社会的人本主义学说有很大区别。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所谓的“重民”、“亲民”,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典型特征是君主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私产”,而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主体。民本思想中强调的“民”,只能是臣民和子民。“重民”、“亲民”的目的只是利用人心的向背实现其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
西方古典人本主义思潮中的“以人为本”,是从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天赋人权”出发,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宣扬人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目的是摧毁封建神权,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思潮中,费尔巴哈强调以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为本,在他之后的叔本华、尼采等强调以人的意志力为本,即: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人是一切活动目的。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中,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主张以人的各种情绪体验为本。
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渊源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母体,民本思想从其关注和增进老百姓利益这一角度考察,是中国共产党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从实践中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不懈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都要以“老百姓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为转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等是最突出的表现。从区别上考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端于官与民是异体,官将民视作没有特定权益的附属物,需要时捡起来,不需要时就扔掉。重民、亲民的目的是巩固政权,而不是改善和增进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它是外在的、被迫的、缺乏连续性的统治之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源于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不是异体,而是血肉相连的同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唯一目标追求,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其它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的增进就是党的利益的增进,人民政权的巩固就是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强调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改善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内在的、自觉的、代代相传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同西方人本主义学说中的以人为本,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如强调争取人的自由、尊重人的权利等这类具有普适价值的优秀文化思想,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应该借鉴和吸纳的优秀成果,不可否认它的科学成分也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从区别上考察,西方早期的人本主义学说,是为了反对封建人身依附制度,主张“天赋人权”,谋求人的自由、平等,推翻封建统治,是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扫清思想障碍。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说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成熟过渡的条件下演化出来的,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等,使人们陷入空虚、焦虑、绝望之中。在资本加技术造就的社会体制下,人沦为资本和技术的奴隶,加上资本对自然盲目掠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家园,迫使人们从非理性、主体性、个体本位等方面去寻求人自身的出路。这些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重大缺陷。以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人的意志力和各种情绪体验为本,其人是抽象的人,以这种意义上的人为本,既缺乏目的实在性,又缺乏实践操作性,结果只能是空谈。而非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对一切价值的消解,造成思想迷失和混乱;主体性的无条件扩张,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主宰和征服自然的霸道态度,结果遭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报复性惩罚;个体本位的极度膨胀,导致人不节制欲望和恶性功利追求,伤及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带来灾难性后果。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在人民获得解放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且人民政权不断巩固,人民利益不断增进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了人与社会、自然、劳动成果的高度统一,摆脱了人的劳动成果异化为奴役自身枷锁的前提下,谋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全新要求。不仅人是现实的人,而且有实现以人为本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客观社会基础。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社会活动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其关键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二是从制度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包括平等尊重公民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等;三是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
民本思想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本主义学说在西方也有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但从根本上说,无论是民本思想,还是人本主义学说,由于剥削制度的限制,都没有实现的基本途径。只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创立的以人为本,才第一次有了实现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无论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是“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对统治秩序与民心向背关系的认识。从政权的巩固必须关注民众的利益这一视角考察,它无疑具有历史进步的意义。但它重民、亲民是从巩固统治秩序出发的,只有在不注重民众利益而导致统治秩序出现问题时,民众利益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由于增进人民利益不是它的根本目的,所以总是断断续续。这种对人民利益关注的时断时续性,造就过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但更多的时候是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于艰难竭蹶中度日。因此,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始终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西方人本主义学说,虽然在解放人、发展人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不可磨灭,但从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角考察,它仍然没有找到实现途径。一是它以抽象的人为基础,抹杀人的社会性,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脱离人的实践和社会历史去孤立地考察人,将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开来,完全抽去了人的社会历史特质。在他们那里,人是脱离了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纯粹的生物学个体,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二是它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从本质上看,西方人本主义学说所讲的人的发展,并不是所有人的发展,更不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为了一部分人即统治阶级自身的发展。人本主义学说强调人是最高的价值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而社会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种以个人或少数人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难以找到绵延不断的实现途径,最终摆在人们面前的只能是沟壑无边的断头路。三是它离开社会制度来谈人的发展,西方人本主义学说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的种种障碍,但他们不认为这些障碍来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来源于人本身的特性,来源于科学技术或物质文明的发展。所以,把实现以人为本的途径定位于完善人性。显然,这样一条途径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其实现途径是宽敞而绵延不断的。首先,从理论上把人定位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现实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环境。现实的人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其利益自然可以找到实现途径。其次,在价值取向上把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增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没有实现的阻力。第三,从社会制度层面开辟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广阔途径。由于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人的劳动成果异化为奴役人的工具的社会基础,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逐步以至最终彻底地从旧的社会分工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一步一步地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是有层次的,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实现的层次会日益提升。当前,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为核心的多重关系。一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但现实生活中,造成人片面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还将长期存在,这是社会进步的渐进性决定的,决不能盲目地去否定或超越它。二是物质文明和其它文明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重要一点是以人的多种需求为本。现阶段就是要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推进,以满足人的多种需求,铲除人所创造的各种力量和事物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自身的异己力量和事物的社会土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三是人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关系。作为劳动者的人,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和脑体分工的存在迫使一部分人,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牺牲了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和组织,构建终身教育、开放教育体系,提高所有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且发展极不平衡,劳动者还没有摆脱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因此,事实上的不平等远不是30年、50年可以消除的。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是一个效率问题,保证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个公平问题。效率决定增长,公平决定稳定。没有效率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效率难于持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在效率与公平这两根弦上演奏和谐进行曲,两根弦的张驰程度,既决定着演奏出来的旋律是否优美,也决定着演奏活动能否进行下去。两根弦松紧不当,演奏出来的旋律自然不和谐,如果某一根弦绷得太紧,以致断裂,演奏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谨慎小心地处理这一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快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解决温饱、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一方面不断调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西部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推进低碳经济等,着力解决地区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都体现出科学发展观所倡行的以人为本有着广阔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