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翻译的现实大势和异化翻译的趋势

2010-04-10

关键词:表达法归化母语

程 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北京102200)

归化翻译的现实大势和异化翻译的趋势

程 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北京102200)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两种方法。读者潜意识归化心理、考虑读者接受程度、化境说影响和各类翻译比赛推动了翻译中心的归化趋势;追求洋味、崇外心理、母语熟悉程度和外语影响造成了异化翻译成为主流。前者利于读者阅读理解但不利于新词汇引入,后者有利于加速语言融合、增加阅读新鲜感但存在阅读不流畅、影响理解等利弊。

归化翻译;异化翻译;大势;趋势

异化与归化的概念源于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的《论翻译的方法》,他指出:翻译的途径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将前者定名为“异化法”,后者定名为“归化法”[2]。近两个世纪以来,围绕翻译是走归化还是异化之路,学界争执不休,却普遍忽略了读者进行的潜在归化翻译的事实。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交往的增加,异化呈趋势,归化成大势的局面并存,笔者就此略论,行抛砖引玉之实。

一、归化翻译大势缘由

(一)读者潜意识归化翻译心理使然

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看,异化翻译的趋势逐渐将使越来越多的外来表达法进入目标语言。但是无论这些表达法的使用频率得到多大的提高,目标语读者作为潜在的“翻译家(语内翻译家)”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对译文进行“归化”处理,即使是译者也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做归化的翻译。巴斯奈特认为:“如果用各种不同语言写出的文本通过翻译来阅读的话,那么这一个结果就可能是还原性的,那样一来,这些文本就可能显现出如同一个文学体系的一部分。”[3](P12)王宁认为,英语的普及使得每一种古典欧洲文学文本都有了英译本,这些译本大多是归化式的翻译,至少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某种“趋同性”,因此,读起来就像用英文写作的原作一样[4]。这说明归化处理普遍存在于翻译与阅读当中。翻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和归化处理的译者,译本的读者则是异化翻译译本的归化处理者。

人们普遍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译者在引导读者接近作者,也就是使用“异化”方法翻译时,读者表面上靠拢的是作者的作品,实际上靠拢的是作者作品表面文字下的思想。但是,读者是在用自己的文化或自己熟悉的文化理念解读作者的作品。有人说:“现在人人都是‘翻译家’,只不过有人(少数人)是直接的‘翻译家’,有人(大多数人)是间接的‘翻译家’—不论自觉不自觉,我们总是在‘翻译’之中了。”[5]这里所谓的间接翻译,可以指两种情况。一是熟悉所读外文,并未进行可视文字翻译,只求自己理解的心理翻译;二是不熟悉所读译本源语,对所读“异化”译本进行语内心理翻译的翻译。本文讨论的情况正是第二种情况。但是,即使是第一种情况,熟悉源语文化的读者也会按照自己更熟悉的目标语(母语)进行内在的心理翻译(解读)。而归化方法的倡导者们提倡的让读者安居不动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要省略读者按照自己熟悉的文化进行解读的过程,译者自己替读者进行了归化翻译,使读者直接到达解读目的的过程。这一过程省略可以有间接和直接的翻译处理。

比如:The whole case was like a fish in the fishbowl.

间接归化处理:整个案件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直接归化处理:整个案件显而易见。(明示了比喻所指)

一般来说,少有译者将其按照异化原则译为:整个案件就像鱼缸中的一条鱼一样。

(二)考虑读者接受程度使然

再举一例,党的十七大文件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被译为“…ensure that development is 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with the people sharing in its fruits”[7]。该句是众所周知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翻版,也可以是成功的“归化”翻译的范例。这些都涉及对目标语读者理解和亲切感的考量。

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读者,不能一味追求“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策略,要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源语要传达的意思。周总理就指示把《梁山泊与祝英台》翻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8]。另外,“随着比较文学学者的干预,翻译中的接受因素开始受到重视,不少翻译研究者在考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存在的事实关系时,自觉地关注某一文学文本通过翻译的中介在另一文化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所谓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另一国读者对之的主动接受和创造性阐释”[4]。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译为“Poverty can not be socialism”不如译为“Poverty is not a necessary evil of socialism”[9]。同样,2010年元旦零点钟声敲响时,台北101大楼的霓虹灯闪烁着“Taiwan Up”,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和众多幕僚在楼外手挽手,高呼“Taiwan Up”,其意非常明显,喻指“台湾蒸蒸日上”,但是据“凤凰卫视”记者对现场外国人的询问,他们对“Taiwan Up”却根本不知所云①。

(三)化境说助长归化翻译

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经过翻译似的,才能入于化境[10]。钱先生作为翻译大家,拥趸者颇众,对归化翻译法的流行极有影响。

(四)各类翻译竞赛使然

另外,在各类翻译竞赛中,译文的评比似乎仍然是以归化翻译的优劣作为翻译比赛的规则。综观近年来韩素音翻译竞赛的优胜译文,莫不如此②。

二、异化翻译趋势之缘由

(一)洋味说倡导异化翻译

一些翻译家坚持异化的翻译方法,是有意为之。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11](P364)著名俄语翻译家草婴在中央电视台一次采访中,也表示要保持原作的洋味。

(二)崇外心理导致异化翻译

在目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对外部世界渴望了解的心态溢于言表,中外概莫例外。许多建筑物、商务区和居民居住小区都冠以洋名,异化翻译成:优山美地、麦卡伦地等。而西方许多人也以中文作为文身和衣物的装饰图案。

(三)母语熟悉程度使然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译者对母语的熟悉程度超过对外语的熟悉程度,这也是中译外时异化翻译的重要原因。多诺万认为:“the lack of contact with the B language culture meant that many interpreters undoubtedly did feel more comfortable expressing the well-known views of fellow-countrymen into B,rather than trying to decipher unfamiliar and culturally alien ideas expressed by foreign speakers.”[12]而目标语译语在目标语读者那里的接受程度就很值得商榷了。如窦卫霖、祝平在对官方口号翻译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他们对英语母语人士的调查问卷中,中国官方常用的36条英文译文中只有22.2%的口号有85%以上的理解率,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对近14%的口号表示不能理解。[9]

(四)外语影响使然

在外语翻译教学中,我们发现翻译初学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原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词在句中的位置上。结果翻译出现异化的趋向,而且成了学生拿洋味自我辩解的理由。

棚架绿化主要是在构件不同的棚架下端种植攀援类植物,棚架绿化的植物布置与棚架的功能和结构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棚架功能分成两种,即经济性和观赏性,在对经济性植物进行种植时,可以选取葫芦、茑萝等植物,在对观赏性植物进行种植时,则需要选取一些开花观叶植物,进一步提高观赏效果[3]。在结构上,不同的结构选取的植物种类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棚架是由砖石或者是混凝土结构构成的,则可以种植紫藤、凌霄等植物,如果棚架是由竹、绳等结构制成,则宜选用牵牛花、啤酒花等攀援植物[4]。

三、缓慢而渐进的异化发展趋向

不可否认,异化翻译成为翻译的主流是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如我们现在已习以为常“黑马”的说法,无需在黑马的后面加上“意料之外的获胜者”的尾巴,目标语读者也不会在脑海中出现“黑马”的思维图象。过去我们习惯在“打开潘朵拉盒子”的后边加上“放出各种妖魔鬼怪”的尾巴,但是现在尾巴正在被甩掉,就像“黑马”的用法一样。可以预料将来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这个表达法所指时,尾巴将不复存在。我们现在还不能容忍“异化”的普遍应用。如“He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按照“异化”原则译为“他是家中的黑羊”就被认为是误译,而要求按照“归化”原则翻译为“他是家里的害群之马”。同样“the writing on the wall”要翻译为“不祥之兆”,而不能翻译为“墙上的字”。其实目标语读者在不了解“黑羊”和“墙上的字”的表达法时,决不会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他们一定会探询究竟,最终正确理解它们的寓意。这一过程就是目标语读者进行自我“归化”处理的过程,最终将导致语言的异化。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表达法在上下文中容易引起望文生义的情况。如足球运动中经常听到“帽子戏法”的溢美之词。我们根据上下文或者比赛图像,以为“帽子戏法”是指从守门员头上射入球,其实它指连中三元。如果读者或者听众停留在这个表达法的表象意思而不去探究其后的故事,就容易产生误解。

以上讨论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作为翻译者,我们是应该一步到位,按照“归化”的原则,为目标语读者省却读者“归化”处理的麻烦,还是坚持“异化”的原则,让目标语读者品尝在“归化”过程中探索的乐趣或者是辛劳。附带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坚持“异化”的原则,不断使用“异化”翻译的结果,加速它们在目标语读者中的接受。

由于“翻译总是面向某个特定的读者群”[13](P158)。坚持“异化”就会无视或者不重视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或者对源语言文化了解程度低的受众[14](P101)。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提高了他们对译文的思考程度,在辛劳探索之后,提高了他们对他文化和语言的了解。而且“异化”提高了他语语料对受众的新鲜刺激感,有利于他们对所读语料的记忆和消化,反过来,又加速了新鲜他语语料在受众中的使用。当然,语料的简洁性、上口性和在受众中的快速普及密切相关。如:“的士、的”;“酷”等短的表达法正迅速取代“出租车”和“时髦”等表达法。同样中文的“异化”翻译进入英语的也不少。如:“long time no see.”

反过来,如果坚持“归化”的原则,可以省略受众自我“归化”处理的过程和这一过程中的辛劳,使得接受的过程更加顺畅便捷,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进行更加快速以及准确的理解。“归化”处理也有能使目标语读者增加亲切感的作用。“归化”处理的要求有时是因为语言结构的要求,但是文化差异和语言的不协调性也促使了翻译中的归化处理[15]。

异化发展的趋向造成了世界语言的逐步同化。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的语言约有6 000种,但这些语言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据语言研究专家估计,再过一个世纪,地球上的语言会减少一半。而在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语言消失的速度会更快。到2100年,那里的语言将有90%不复存在[16]。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选择的论争由来已久。但是,单纯的归化或异化的译例少之又少。无可否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交往的日益增加,异化翻译正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由于译者对母语的熟悉度高于对他语的熟悉度,从他语向母语的翻译中,译者更多地采用归化翻译,而从母语向他语翻译时,则更多地采用异化翻译。在阅读异化翻译文本时,读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归化处理。这种读者的归化处理与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和语言密切相关。到底应该直

接进行归化处理,省却读者麻烦,还是坚持异化翻译方法,增加“洋味”,让读者进行心理归化的自我处理,这就提出了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的选择问题。目前无论在翻译教学、翻译实践还是翻译竞赛中,归化翻译方法仍居主导大势。但是异化方式仍在缓慢地、持久地和归化方式进行着角力,影响着语言的使用,最终将导致众多弱势语言的消亡,这成为了一种翻译的趋势。

注 释:

① 见2010年元旦“凤凰卫视”新闻。

② 见近年韩素音翻译竞赛优秀译文。

[1] Schleiermacher F.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A].Bernofsky S,Venuti L.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New York:Routledge,2002:49.

[2]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1,(1):1-6.

[3] Susan B.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U K&Cambridge USA:Blackwell,1993.

[4] 王宁.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9,(5):19-24.

[5] 孙周兴.翻译的限度与译者的责任[J].中国翻译,2008,(2):11-15.

[6] 林克难.从翻译“世乒”到翻译“奥运”[J].中国翻译,2008,(1):57-60.

[7] 王平兴.政治文献翻译新探索[J].中国翻译,2008,(1):45-50.

[8] 施燕华.外交翻译60年[J].中国翻译,2009,(5):9-12.

[9] 窦卫霖,祝平.对官方口号翻译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09,(5):61-65.

[10] 张佩瑶.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9,(5):27-32.

[11]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 Donovan C.European Masters Project Group:Teach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to a B language.Preliminary findings[J].Interpreting,2004,(4):206.

[13] Venuti L.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Routledge,1998.

[14] 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15] 孙艺风.文化翻译与全球本土化[J].中国翻译,2008,(1):1-8.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76届会议176EX/59号文件.拟订一份保护土著语言和濒危语言公约[D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03/150360c.pdf/2007-04-12/2010-07-15.

Abstract:Both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he two ways for translation.Readers'domestication in sub-consciousness,consideration of the degree of reader's acceptance,the influence of domestication theory and various translation contests all contribute to the tendency of domestication;seeking for foreign characters,worshiping foreign manners,familiarity of mother tongue and,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foreignization the main tendency.The former is easy for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what he is reading,but not easy to introduce new words,while the latter is helpful to speed up the melting of languages and,has the reader feel freshness in reading,but will affect the smoothness and comprehension of reading.

Key words:translation by domestication;translation by foreignization;predominance;tendency

(责任编辑 白 晨)

The Present Dominance of Domestication Approach and the Tendency of Foreignization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CHEN G Qian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2200,China)

H 315.9

A

1672-9951(2010)06-0015-04

2010-09-13

程前(1953-),男,山西太原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表达法归化母语
母语
你会委婉提出“建议”吗
归化(双语加油站)
猪年话说汉英词典中的“猪”(下)
母语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多 种 感 谢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