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网片用于腹部大切口疝修补的护理
2010-04-08钟华丽
钟华丽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切口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常见原因是切口裂开、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较大的切口疝,传统方法修补困难、复发率高。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采用聚丙烯网片对53例疝环直径>5 cm切口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21例,女32例;年龄44岁~73岁,平均61岁;原切口在下腹部44例、上腹部9例;复发性切口疝 13例,均为行传统张力修补后复发;经B超检查证实为腹壁切口疝,疝环直径5~9 cm大切口疝39例,≥10 cm巨大切口疝[1]14例,其中最大疝环直径达16 cm。
1.2 结果 53例痊愈出院,无切口和深部网片周围感染及血肿形成;术后6例腹带加压包扎期间诉胸闷、气促,脉搏氧饱和度(SpO2)89%~93%,经面罩吸氧后好转;2例拔除引流管后自引流孔渗出浆液,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3~23月,除6例失访外,无再次复发病例,部分患者术后早期诉手术区有牵张不适感,3~6月后消失。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腹内压适应性训练 大或巨大切口疝常因疝内容的突然回纳,导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曾有巨大切口疝修补后发生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2]。因此,对于疝环直径大或疝内容物多、突出时间长的患者,术前将疝内容物尽量回纳腹腔,并用腹带加压包扎5~7 d,使患者适应术后腹内压的突然升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胸式呼吸锻炼,直至无胸闷、气急症状。本组19例患者术前进行腹内压适应性训练、腹带包扎5~7 d后手术。
2.1.2 术前准备 常规心电图、胸片、呼吸功能及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血气分析等检查;由于切口疝患者均有手术史,且疝囊内肠管长期存在会形成黏连,手术时有损伤肠管的可能,同时为减少术后肠胀气和避免术后早期排便,以防止术后早期腹内压增高,降低复发率,肠道准备尤为重要,遵医嘱术前1 d予流质饮食,口服电解质口服液、比沙可啶;协助医生做好切口疝大小的测量,以便选择相应大小的聚丙烯网片;聚丙烯网片作为一种植入体内长期留存的异物,一旦网片周围感染发生,将导致修补手术失败,因此,术前备皮范围较普通修补术大,胸毛及阴毛均应剃去,两侧过腋中线,并彻底清洗腹部皮肤;术前30m in,遵医嘱经静脉使用抗生素。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及护理 为减轻手术切口张力,避免补片与腹壁成纤维化前因腹压增高使修补崩裂,术后常规腹带加压包扎至创口拆线,取半卧屈膝位;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注意有无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咳嗽、便秘等症状;切口局部有充分的血流和氧供,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3],因此,常规鼻导管吸氧,并监测SpO2,SpO2低于95%,及时改面罩吸氧。本组6例患者术后24 h内诉胸闷、气促,SpO2 89%~93%,给予面罩吸氧后好转,SpO2≥95%。
2.2.2 引流管护理 因切口疝分离的创面较大,一般在网片前放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勿使引流管扭曲,以防积液感染;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一般术后引流液为淡血性,24 h量约50 m l,如引流量突然增加、引流液颜色加深,应警惕创面有活动性出血,如引流管内无液体引出,引流管可能堵塞;引流管处敷料每日更换,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本组患者引流管放置7 d后拔除;2例患者拔引流管后,自引流孔渗出浆液,作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经多次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痊愈。
2.2.3 疼痛护理 由于手术创面大及疝囊的重叠缝合,患者往往疼痛较剧,对机体造成应激性伤害。为减轻切口张力,术后6 h取屈膝半卧位;观察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分级(VRS)法[4],达到Ⅱ级(中度)即可给予止痛,肌内注射止痛药效果不佳者,行自控镇痛(PCA)。本组12例巨大切口疝患者行PCA,术后VRS评分0~I级(轻度)。
2.2.4 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维持、改善全身及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蛋白合成增加、切口愈合。术后6 h肠蠕动恢复可进少量流质 ,如米汤,观察 24 h 无腹痛 、腹脹 、恶心 、呕吐,可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本组1例巨大切口疝患者,因疝内容与疝囊黏连严重,术中剥破小肠作了肠修补,术后胃肠减压并给予胃肠外营养1周,密切观察腹痛、腹胀及胃肠减压引流液情况,未发生肠漏。
2.3 出院指导 切口疝患者常并存肥胖、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肝硬化、前列腺肥大、便秘,健康宣教有助于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从而使网片与自身组织牢固结合,降低切口疝的复发率。指导患者出院后对并存疾病进行持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控制炎症、预防感染,排尿困难者进行病因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吸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严重便秘者使用药物治疗;3月内避免体育运动和重体力活动;术后可能有腹壁牵张、束缚感,一般经3~6月消失,告知患者观察切口愈合的方法,如发现切口下有隆起,疑有血肿、复发的可能,应及时就诊。
3 小 结
聚丙烯网片用于腹部大切口疝修补,术前腹内压的适应性训练,有助于防止术后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疼痛护理及营养支持,做好患者的出院健康宣教,可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1]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25.
[2]Chijiiwa K,Nakano K,Ueda J,et al.Su 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 ith T2g gallb ladder carcinoma invading the subserosal layer[J].JAm Coll Surg,2001,192(5):600-607.
[3]邢红英,杨允.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华北国防医药,2002,14(3):212-213.
[4]石开发,王小玲,陆秀燕.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