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液体量的研究进展
2010-04-07周秀秀于静蕊
周秀秀 于静蕊
(1.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液体量的研究进展
周秀秀1于静蕊2
(1.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ICU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液体量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装置产生气流和提供氧浓度,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和减少呼吸功,以达到改善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失衡的治疗措施[1]。它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水分丢失增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进而容易致气道阻塞、肺不张或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并发症。据报道[2],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与湿化程度密切相关的是湿化液的液体量。而湿化不足及湿化过度都会对机体造成损伤,湿化液量越大、湿化液的液面越高、气泡体积越小,湿化效果越好,另外还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率。
1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的目的
湿化疗法是通过湿化器装置,将水或溶液蒸发成水蒸气或由0.05~50μm大小液滴组成的悬浮于气体中的雾,以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使纤毛运动保持有效廓清能力的物理疗法。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使进入肺泡的气体达到体温,并被水蒸汽饱和,接受氧气治疗或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呼吸道的这种加温加湿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造成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甚至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或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并发症[3]。有研究表明[4],气道湿化依靠的是水的蒸发。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机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气道有效的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
2 湿化液的选择
湿化治疗主要目的是温湿吸入气体,因此,湿化液多为低渗或等渗液体,少数为特殊目的的应用高渗液体。临床上常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实验证明,0.45%的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5]。另外,有动物实验表明,庆大霉素在用药后1 h内会抑制纤毛运动,对气管黏液纤毛系统的损伤较大,纤毛受损后排痰困难,使套管阻塞的危险性增加、拔管时间延长,且费用上升,而受损的纤毛系统完全修复一般需4~6周[6]。为此,常规庆大霉素气管内给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其科学性值得探讨[7]。而国外许多研究证明了生理盐水不能与分泌物混合[8],滴入正常的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且易引起患者呛咳,甚至进入气道的液体可使痰液向纵向深转移至肺部,细菌的耐药率达80%以上,只有临床出现感染才用抗生素。
3 气道湿化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置
气道湿化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很多,主要由气道内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以及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其中,湿化不足,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吸出,易形成痰栓、痰痂阻塞气道,导致通气障碍,并易继发感染。若过度湿化会导致肺泡表面物质缺乏、功能残气量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妨碍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可能造成水负荷增加,导致水潴留、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另外,由于水分经呼吸的不可见丢失减少,过度湿化还可导致体液增加,这在新生儿的表现更为明显。气道吸入气体温度过低容易造成气道刺激,引起咳嗽;而温度太高可影响肺功能,也可产生呼吸道灼伤,温度高于41℃时纤毛活动停止。因此,在整个湿化过程中,科学地配制气道湿化液可以避免气管黏膜损伤,使康复期缩短,同时还应注意装置的消毒,避免院内感染。
4 湿化液的量
4.1 影响湿化液体量的因素
4.1.1 室温对湿化液体量的影响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病室的温度及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以20~22℃ ,湿度以60%~70%为宜[9]。
4.1.2 体温对湿化液体量的影响 根据失水量来决定湿化量,避免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人工气道建立后,每天的失水量将增加到800~1 000 ml,若体温较高,机体的散热量会相应的增加,即失水量增多,因此气道需要较多的湿化液量,此外,季节对气道湿化液量有一定的影响,秋冬季节由于气温较低,空气的含水量相对较低,需比春夏季提供更多的水分等。
4.1.3 吸入气体的湿度及温度对湿化液体量的影响 正常人体的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有学者认为[10],吸入气体应达到充分有效的湿化,以每升气体含有26~30 mg水蒸汽为宜,气道内的绝对湿度低限为20 mg/L,人工气道建立后可以接受的低限为30 mg/L。将低于体表温度2℃设置为呼吸机湿化器的最佳温度,机械通气时吸入气体温度应保持在32~35℃,以便使吸入气体温度接近体温,对下呼吸道黏膜刺激小,咳嗽减轻,湿化液也能到达较深气道,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吸痰时间,降低了气道黏膜损伤,使肺部感染率下降。若需要加强湿化,应相应提高吸入气体温度,但不应>40℃,如温度过高,超过40℃,可造成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而且有灼伤局部黏膜的可能,严重者可发生气道烧伤、高热反应。因为正常人体内热量的散发约90%由皮肤负担,7%~8%由肺负担,如长时间吸入温度过高的气体,即肺的散热功能丧失,吸入的热量皮肤来不及散发时,导致体温升高。温度低于20℃,可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过敏者还可引起应激性反应诱发哮喘。所以,在采取湿化措施的同时,还要控制气体的温度,才能发挥湿化的有效作用。
4.1.4 通气量大小对湿化液体量的影响 机械通气病人,进行气道湿化时,可能受到潮气量大小的影响,成人潮气量一般6~8 ml/kg,有研究表明,潮气量大于10 ml/kg可能导致死亡[11]。每分钟通气量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之积,每分钟通气量过高常提示病人有自主呼吸出现频率过快,过度通气,应重新调整频率,达到人机协调。
4.1.5 痰液的性质对湿化液量的影响 根据痰液的性状决定气道湿化液的数和量,临床上,通常将痰液粘稠度分为[12]:Ⅰ度为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Ⅱ度为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为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湿化液用量[13]:Ⅰ度每次用1 ml,间隔2~3 h;Ⅱ度每次用1~2 ml,间隔1 h;Ⅲ度每次用2~3 ml,间隔0.5 h。
4.2 湿化效果的评定 使用湿化装置后应当记录每日通过湿化器消耗的液体量,并根据病人的自主症状和一些可监测的指标变化来判定湿化效果,痰液粘稠程度和引流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的重要指标。大多数的学者将湿化效果大致归为三种[14]:(1)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2)湿化过度:若痰液过度稀薄,需要不断的吸引出;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3)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管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有时良好的湿化装置不能达到有效的湿化效果,受呼吸机功能障碍[15]、不完善的温度控制[16]等因素的影响。
5 小结
机械通气病人在进行气道湿化治疗过程中,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它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合理的气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从而起到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17]。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湿化过程中由于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引起的并发症,湿化液体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蔡映云.呼吸重症监护病人的处置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
[2]芦良花,孙明明,孟辉.气管切开两种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36.
[3]徐玉花.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08,7(3):20-22.
[4]Anonymous.Nursing protocol: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J].Int-Jtrauma-Nurs,2001,7(3):101-103.
[5]李育苏,谭丽萍.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81-1982.
[6]Veu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The committee for The 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 guidelines in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 infections[J].Respirology,2004,9:30-34.
[7]杨敏,周君富,夏秋欣,等.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对气管黏膜纤毛损伤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27-729.
[8]Ji YR,Kim HS,Park JH.Instillation ofnonnal saline before suetirmin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Yonsei Med J,2002,43(5):607-612.
[9]黄忠琴,叶蝶莲,张斌,等.重复气管插管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0):924-925.
[10]Anson RD.Humidif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s.Respir Care.1999,44:639-642.
[11]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twork.Ventilation with lower tidal volumes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dal volumes for acute lung injury and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N Engl J Med,2000,342:1301-1308.
[12]丁彩儿,李剑萍,丁国芳,等.气道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2-874.
[13]沈小芳,周玲,张亚萍,等.喉癌术后套管内滴药的量、时间与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73-574.
[14]陈春喜,喻荔琳,李姝霞.机械通气并发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27-729.
[15]Todd DA,Boyd J,Lloyd J,John E.Inspired gas humidity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effects of humidification chamber,airway temperature probe 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J].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1,37:489-494.
[16]Lellouche F,Taille S,Maggiore SM,et al.Influence of ambient and ventilator output emperatures on performance of heated-wire humidifier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4,170:1073-1079.
[17]王雪娜,王艳丽,刘秋菊.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37-1038.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irway humidifying Amount of wetting liquid
于静蕊
R472
A
1002-6975(2010)19-1790-03
周秀秀(1986-),女,山东德州,在读硕士,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