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毁坏性离断再植修复术后早期护理

2010-04-07蒋顺仙周旭玲王雪芳朱海瑾

护理与康复 2010年8期
关键词:断肢医嘱患肢

蒋顺仙,周旭玲,王雪芳,朱海瑾

(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毁坏性断肢是指受伤肢体远端完整,但无血供,受伤段组织全部或部分毁坏,毁坏组织已失活[1],以往常采用截肢术。随着显微技术发展及患者要求的提高,通过再植与功能重建,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2,3],但往往需要2次以上的手术,病期较长,软组织缺损范围大,特别是早期病情重、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本院手足外科收治下肢毁坏性离断患者16例,均行断肢再植修复手术,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早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8~56岁;车祸伤10例,工伤事故6例;小腿下段毁坏伤10例,足踝部毁坏伤6例;创面严重污染10例,一般污染6例;合并多发伤6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例。

1.2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2~5次,平均3.2次;住院28~54d,平均43d;远端肢体血运可,创面愈合出院;随访6~12月,骨折临床愈合,可扶拐负重行走。

2 术后早期护理

2.1 生命体征监测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最短5.5h,最长达14h,术前、术中失血多,术中出血约1200~2000ml,术中输入晶体、胶体液达3300~6500ml,且创面大、软组织尚未修复、创口暴露、渗血渗液较多,血运再通后易发生再灌注损伤,加上代谢毒素的吸收,易导致心、脑、肾的损害,血压过低易导致断肢血供不足而影响存活。因此,术后即给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护,每30min监测记录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色、性状;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皮肤、黏膜色泽,判断有无血容量不足的早期征象。本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

2.2 患肢护理 手术时间长,较大创面散热较快,术中不断用肝素液滴注创面及血管床,使断肢温度较低。为使患肢迅速复温,保持室温在25°C,局部加盖棉垫,用烤灯照射,抬高患肢15~20°;禁止主、被动吸烟;密切观察肢端的皮肤温度、颜色、张力、毛细血管反应,警惕血管危象的发生。本组患者未发生血管危象。

2.3 心理护理 突如期来的严重创伤、高额费用、病痛折磨及需长时间住院、多次手术,使患者焦虑、暴躁、悲观,再加上患肢制动带来的极度不适,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及疗效,鼓励其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指导患者自我调控,在情绪激动或低落时引用积极乐观的语言调整心态。

2.4 疼痛护理 疼痛能使机体释放许多损伤因子,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使小血管强烈收缩,易诱发血管危象;疼痛影响睡眠,加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耐心倾听其诉说,细心观察反应;采用暗示、想象、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法引导患者放松及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本组患者术后2~3d内按医嘱应用曲马多,疼痛症状不明显。

2.5 营养支持 正常成人的静息能量消耗约104.6KJ/(kg·d),创伤时可增加20%~40%[4]。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选择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蛋、瘦肉、蛋白质粉等,鼓励患者进食,必要时按医嘱输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创伤可引起应激性血糖升高,对创口愈合不利,因此,加强营养的同时监测血糖。本组患者早期因高能量损伤及手术创伤,负氮平衡明显,出现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8~76g/L,总蛋白39.3~49.3g/L,白蛋白26.5~31.1g/L,经上述处理,2~3周后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明显改善,血糖亦在正常范围。

2.6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6.1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时间长、卧床、患肢制动等因素均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手术使血小板增多[5],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可增加45%左右[4]。因此,采用一般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的综合措施[6,7],嘱患者抬高患肢,避免主动、被动吸烟,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即给予肌肉按摩,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按医嘱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复方丹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密切观察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肿胀、疼痛等变化,同时注意有无浅静脉怒张和出血倾向,监测凝血功能、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本组16例于术后2d起血小板逐渐增多,术后14~21d达到高峰值,血小板计数达(526.81±90.15)×109/L,经采用上述措施,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2.6.2 感染 患者创面污染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多,渗出液多,容易引起感染。注意观察创面分泌物颜色、气味,定时做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及时更换敷料,操作前后规范专业洗手,严格无菌操作;病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按医嘱用退热药,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湿的被服,保持清洁干燥。本组2例发生创口感染,渗出液培养分别有铜绿假单胞菌和气味沙雷菌,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多次清创换药后予二期皮瓣修复。

2.6.3 电解质紊乱 注意有无腹胀、乏力、肌肉抽搐、心律失常等症状,密切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变化;鼓励患者进食香蕉、桔子等含钾丰富的食物,按医嘱及时补钾、钠、钙等。本组术后发生低血钾5例,血清钾2.93~3.47mmol/L;低血钠2例,血清钠128~131mmol/L;低血钙4例,血清钙1.83~2.00mmol/L,给予对症处理后,在2~3d内均恢复正常。

2.6.4 便秘 麻醉、卧床、胃纳减退,使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进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进食产气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甜食,按摩、热敷腹部,以防腹胀。本组术后便秘7例,给予开塞露塞肛或果导片口服,6例效果满意,1例无效,予暂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清洁灌肠,解出成形的粪块后,症状缓解。

3 小 结

毁坏性断肢再植修复术使许多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以保留,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早期护理重点为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加强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重视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康复。

[1]刘宁富,朱立新,胡广州,等.毁坏性断肢再植与功能重建[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4:293.

[2]周祥吉,范启申,王成琪,等.下肢严重创伤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重建的经验总结[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4:260-261.

[3]孙宝国,王卫国.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J].实用医药杂志,2006,12:1443-1444.

[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0-826.

[5]蒋顺仙.肢体毁损伤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5):409-410.

[6]邱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0-792.

[7]丁晓芳.弹力绷带用于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5):364-365.

猜你喜欢

断肢医嘱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断肢及断指的再植治疗以及固定修复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医嘱
VSD生物材料在毁损性断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