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象“适性”而为思想中的万物一体境界

2010-04-07牛海芳

关键词:郭象适性一体

牛海芳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郭象“适性”而为思想中的万物一体境界

牛海芳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郭象是魏晋玄学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他提出了“适性”而为的理论,他认为事物是“自生”的,每个事物的“性分”是不可改变的,因此每个事物只能顺自己的“性分”而为,而且也只用“适性”而为。郭象的“适性”而为思想中有很浓的万物一体境界,体现了万物相通相融,体现了事物间的一种共通感、一种责任、一种尊重和一种平等。

“适性”而为;万物一体;相通相融;责任;尊重;平等

《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士传》载:“象字子玄 ,河南人 ,少有才理 ,慕道好学 ,记志《老 》、《庄 》,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郭象的哲学思辨能力是很强的,有着很深的哲学素养。郭象提出了崇有论,建立了一个和贵无论思想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达到了魏晋玄学发展的高峰。而且郭象的逍遥思想和精神安顿思想对后来的宋明理学和儒释道的三家合流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郭象的“适性”而为思想

在郭象的玄学哲学思想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范畴,很多哲学命题。其中,“有”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他诸哲学理论的一个出发点。郭象认为,“有”就是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也就是存在本身,世界除了“有”也就是万事万物本身以外,什么都不存在。郭象指出整个世界就是万物自己在产生、发展和变化,不依靠任何的外在力量。这就是郭象提出的“自生”和“无待”理论。“有”为“无待 ”中的“自生 ”,便为“独化 ”。“独化”理论是对郭象“自生”说和“无待”思想的一个总结。万物是“独化”的,同时也是“相因”的。但郭象指出“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因为郭象认为事物之所以“自生”——自己产生自己;“无待 ”——不依赖于外在;“独化”——自己去变化都是和自己的“性分”相关的,是自己的“性分”所致。正是有了事物各自的“性”的区分和限定,才有了事物的“独化”,才有了“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那么,什么是事物的“自性”呢?郭象认为“性”是一事物所特有的,“性”具有不可变性、特殊性及一定的限定性。正是由于事物“自性”的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事物的生生化化在呈现出必然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其偶然性的一面。有了同时也由于这种必然性,万物便只能也只需做到“适性”,而有了偶然性,便有了自由,有了“逍遥”。这便是郭象的“适性”而为的理论。

在郭象的“适性”而为思想中,渗透着浓厚的“万物一体”精神。从郭象的万物之自“有”、“自生”、“无待 ”、“相因 ”、“独化 ”的概念到事物之“适性 ”,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万物、万物与万物之间的相通相融关系;无不体现着万物、万事生成、发展及变化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状态;体现着一种共通感、一种责任、一种尊重、一种平等;体现着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呈现;体现着“无心以顺有”;体现着“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体现着现实与超越的一种统一。

二、郭象“适性”而为思想中的万物一体境界

(一)万物一体境界在“有 ”、“自生 ”、“性 ”中的体现

在事物由“自生”、“自有”到“无待”到事物之间的“相因”和“独化”,都是取决于事物各自的“性分”。正如我们前面所反复提到的那样,事物是在自己的“性分”的决定下存在、发展和变化的,而事物的“性分”又是事物自然而有的,具有自然性的特性,这样,事物就都是处在我们共同拥有的自然界之中,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各种不同的事物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所以,各个事物虽然不一样,但所有事物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就有了一种相融于一体的关系。这种相融、相连就是“万物一体”的一种表现。既然万物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都是自然而成,也是各由己之性而自然地生生化化,那么万物便是平等的,而平等也是“万物一体”的一种表现。

(二)万物一体境界在“无待”思想中的体现

在郭象的“无待”思想中也包含了这种万物一体的精神。郭象在《庄子·逍遥游》注中说:故游于无小无大者,无穷者也;冥乎不死不生者,无极者也。若夫逍遥而系于有方,则虽放之使游而有所穷矣,未能无待也。郭象的“无待”思想是指不依赖于外在的某一种情况。事物所处的环境是一直在变化的,时而好时而坏;事物自身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生到死。然而正因为一切都是处在变化之中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无待”,也就是以一种不执著、顺自然的心态来对待其他事物、对待这个世界。做到了不执著,也就不纠结于过去和将来,也就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这也是“万物一体”境界的表现。

(三)万物一体境界在“相因”思想中的体现

郭象认为万事万物是“独化”的,但同时也是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的“相因”关系之中的。郭象说:“夫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故昼夜之变,寒暑之节,犹不敢恶,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至于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庄子·大宗师》注)郭象的“相因”思想认为事物都是处在一种相为于不相为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具体的每个事物都是在不依赖其他事物的环境和氛围中发展的,事物之间没有主观意愿上的联系。但在客观上,不同的事物之间却有着一种相为于不相为的关系。比如说,有对立的事物才会凸显出彼此的存在,才会有自己和他物之分。唇和齿之间是独立的存在,彼此并没有主观上的决定性的联系,但在客观上却产生了唇亡则齿会寒的结果。万物之间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为于不相为的关系中共同构成了世界这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事物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联系便是“万物一体”的表现。

(四)万物一体境界在“独化”思想中的体现

作为郭象“自生”说和“无待”思想的一个总结的“独化”理论也是对“有”、“自生”、“无待”思想中包含的“万物一体”境界的总结。万事万物顺己性而发展变化即事物“独”与“化”的必然性就内含了一种天然的与自然、与万物的即整个世界间的融合,内含了一种平等和尊重,内含了一种与变化齐一的含义。郭象《庄子》注中多处流露出这种含义:

形与物夷,心与物化。(《庄子·山木》注)

芚然直往而与变化为一,一变化而常游于独者也。

(《庄子·齐物论》注)与化为体。(《庄子 ·大宗师》注)

泰然而任之。(《庄子·大宗师》注)

然则体玄而极妙者,其所以会通万物之性而陶铸天下之化。(《庄子·逍遥游》注)

郭象的这些论述表明事物是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的,事物的变化具有一种必然性。我们应顺己之变化而变,同时也随顺万物自己的变化而任万物自己去变化。“日夜相待,未始有极,故正而待之,无所为怀也。”(《庄子?山木》注)总之,就是要与变化一起变化。体天地,冥变化。(《庄子·大宗师》注)因此:

与变化为一,旷然无不适矣。(《庄子·大宗师》注)

玄同万物而与化为体,故其为天下之所宗也。(《庄子·大宗师》注)

唯与时俱化者为能涉变而常通耳。(《庄子·山木》注)

夫圣人游于变化之途,放于日新之流,万物万化,亦与之万化,化者无极亦与之无极,谁得遯之哉?!(《庄子·大宗师》注)

这种随顺万物的变化的境界就是一种体现在过去与现在,历史与将来的关系之中的“万物一体”境界。夫礼义,当其时而用之则西施也,时过而不弃,则丑人也。(《庄子 ·天运》注)

夫先王典礼,所以适时用也。时过而不弃,即为民妖,所以兴矫效之端也。(《庄子·天运》注)

当古之事,已灭于古矣,虽或传之,岂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变,故绝学任性与时变化,而后至焉。(《庄子·天道》注)

时移世移,礼亦宜变。故因物而无所系焉,斯不劳而有功也。(《庄子·天运》注)

三、万物一体境界与我们

“万物一体”精神是万事万物内在地、非对象性地、自然而然地在一种无目的、无意识的状态中形成相融相通关系的境界。这种无目的、无意识状态是超越了目的与意识状态的,是对原始的无目的、无意识状态的升华。“万物一体”是自然而然地、非对象性地 ,便是对主客关系的超越,是对主客对立的统一。有了万物一体的境界,万物就都能自在地显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且事物之间就不会再有不平等,因而事物之间就会达到一种融合。有了万物一体的境界,就不会失去自己,也不会让他物失去他物之性。有了万物一体的境界,我们会更包容彼此,更加相互友善。有了万物一体的境界,整个世界就会实现和谐,现实和超越就会在不用心中得到统一。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汤用彤全集 (第四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

[4]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5]郭庆藩.庄子集释 (诸子集成第三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6.

The realm of being of the same body of Guo Xiang’s theory of“Suit ing One’s nature”

N IU Hai-fa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cademy of Philosophy,Beijing100872)

Guo Xiang is a key person in the development ofWeijinMetaphysics.Itwas he who brought for ward the theory of“suiting one’s nature”.Guo Xiang pointed out the autogeny of things.He deemed the“life”of things is unchangeable.So all thingsmust suitone’s nature.We can feel the realm of being of the same body of Guo Xiang’s theory of“suiting one’s nature”.This realm reflects har mony,duty,respect and equality.

“suiting one’s nature”;being of the same body;har mony;duty;respect;equalit

B235.6

A

1673-9477(2010)03-0097-02

2010-09-18

牛海芳 (1978-),女,山西长治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王云江 ]

猜你喜欢

郭象适性一体
郭象思想中的养生之“德”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郭象玄学与中国山水审美的独立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20世纪以来郭象研究之述评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