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初步考察
2010-04-07吴国升
吴国升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初步考察
吴国升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据目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春秋时期新造汉字593个,汉字系统进一步趋向完善和稳定,表意构件系统已比较成熟。汉字构形方式系统进一步调整与优化,表意类构形方式的功能趋向更加衰弱,形声构形方式的优势地位继续加强。汉字字形演变存在省简、增繁、替换和讹变等多种形式,有少数字形经变异后成为定型而进入文字系统传承,不过大多数汉字形体结构相对稳定。汉字的发展演变既表现为时代性的演进,同时又开始形成地域性风格特征。
春秋;汉字;演变
在汉字发展演进的历程中,春秋时期文字上承相对规整统一的西周文字,下启异形严重的战国文字,是一个过渡性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断代的描写与研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与规律,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描写与研究,必须以出土材料为依据。为此,我们首先对迄今所能见到的出土春秋文字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搜罗汇集,①然后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经过复印剪贴,编成了以时间为经、地域为纬方式排列字形的《春秋文字分期分域字形表》。依托这个字形表,我们拟从字量及其构件、构形方式系统、字形演变现象及时空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春秋时期汉字进行描述考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已不可能对春秋时期的实际用字进行全面的、穷尽性的搜集整理,当前所得材料仅是春秋实际用字中有限的一部分,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我们所进行的相当于一种样本性研究,旨在通过对出土文字资料的考察分析来窥测春秋时期文字的基本面貌与发展演变的大体趋势。
一、字量及其构件
汉字的断代研究,首先需要弄清楚该时期的字量情况②。在对全部春秋文字字形隶定的基础上,通过归并整理,共得字种数1 566个。其中承袭殷商西周而来的沿用字有973个,占总字数的62.1﹪;沿用字中传于《说文》小篆的有854个,占沿用字的87.9%,且这些字多为基本常用字。春秋时期出现的新造字593个③,占总字量的37.9%,其中有45﹪计268字传于《说文》小篆,为汉字系统增添了新成分。与西周时期相比,春秋新造字在总字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④,这表明该时期汉字系统中传承字的基数已增大,汉字系统进一步趋向完善和稳定。
表意构件为汉字构字的基础。通过对春秋复合结构字的拆分,共得如下125个表意构件:元示玉艸牛口走辵止癶彳行足廴龠言音革鬲爫舁丮聿彡臤臣又廾寸攵殳目羽隹鸟羊肉刀角竹丌巫甘壴丹皀卩旨皿食缶矢木朱生囗贝邑日早族月夕朿束鼎禾宀穴疒网巾帛人衣老尸舟见欠页鬼山广厂石豕马象兔犭虎廌火黑大立心水雨鱼门耳手女戈户素匚弓糸力虫土 田金车阜斤米斗升妾子酉 夃。依参构字量多少,前20个构件依次为邑、水、女、金、宀、辵、心、木、言、皿、口、攵、疒、糸、示、走、艸、阜、页、人,共参构621字,占春秋用字量的近40%,其中前5个构件共参构259字,占用字量的近17%。由此表明,春秋时期已经具备一批含义比较泛化的表意构件,汉字表意构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
春秋新造字复合结构中有表意构件110个,其中 夃朱臤早斗升帛9个为新增构件。依参构新字量多少,邑、金、心、水、言、辵、疒、木、走、艸、皿、女、糸、阜、宀、示、攵、口、頁、肉、马、鱼 22 个构件排列前20位。⑤这22个构件参与构字405个,占整个新增字的68.3%;其中前10个构件参与构字282个,占整个新造字的47.6%;前5个构件参与构字192个,占整个新造字的近1/3。可见,春秋时期部分表意构件构字功能十分活跃。其中具有明显时代性特点的是,与西周时期相比,邑、金两个表意构件功能明显增强,构字大量增加。这与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力政”,各诸侯国国族意识明显增强以及生产力发展、金属冶炼技术逐步普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文字发展的影响。
二、构形方式系统的功能状态
汉字是一个伴随着历史发展而次第积累并逐步完善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总体上具有历史的层次性,而且系统内部形体符号也是动态演进的。汉字构形方式(指文字符号的生成方式,即构造文字符号的方法)是一个隐藏于汉字符号系统背后的深层的系统,其发展演进实际上是汉字体系发展演进的本质反映。[1]运用汉字构形方式动态分析理论,我们对春秋时期汉字进行了考察分析。
依据结构类型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分法,我们对春秋1 566个字做了详尽的结构分析,其中少数构形不明者,计为“未详”一类。这样,共得出春秋文字结构类型总数为1 614个⑥,其中象形类155个,占总比例的9.6%;指事类52个,占总比例的3.2%;会意类287个,占总比例的17.8%,这三种表意类结构占总比例的30.6%;形声类1 101个,占总比例的68.2%;未详19个,占总比例的1.2%。与西周金文相比⑦,象形类下降了3.2个百分点,指事类下降了0.1个百分点,会意类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三种表意性质类结构共下降了4.5个百分点,而形声类则上升了8.3个百分点。可见,春秋时期文字总体结构类型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调整。
再从殷商至战国这个连续的历史进程来看,殷商时期表意类结构占到70%以上,形声类结构不足30%,[2](P3)表意类结构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形声类结构尚处于劣势;而西周时期,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声类结构比例大幅上升,达59.9%,处于明显优势,表意类结构比例相应地大幅下降,只占35.1%,[3](P19)转为劣势;春秋时期,形声类结构比例继续上升为68.2%,表意类结构比例则相对下降为30.6%;战国时期,形声类结构比例上升到69.76%,表意类结构下降到22.25%。[4]上述分析表明,春秋文字处于汉字系统递进性发展演变的中间环节,其发展与汉字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相一致。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一个时期汉字总体中,由于沿用字掺杂其间,总体的结构类型分布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反映当时汉字构形方式的实际功能状态。真正体现构形方式系统发展演变状况的是各时期的新造字。[2](P4)西周时期新造字中形声类结构占82.3%,表意类结构占13.9%。[3](P20)春秋时期新造字结构类型数597个,其中象形类3个,指事类6个,会意类14个,分别占新造字比例的0.50%、1.00%、2.35%,此三种表意类结构仅占新造字比例的3.85%;形声类569个,占新造字比例的95.31%。与西周相比,春秋文字表意类结构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形声类结构则上升了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春秋时期表意构形方式的构字功能进一步衰弱,形声构形方式的构字功能则继续增强,在汉字新字构制中占有绝对优势。此消彼长,反映了春秋时期汉字构形方式系统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三、字形演变现象
汉字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不仅字量有适时的增减调整,字形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大体来说,春秋文字字形的演变主要有省简、增繁、替换和讹变等几种形式。
省简包括偏旁构件省简和笔划省简两个方面。偏旁构件省简分义符省简、声符省简、同形构件省略、合文偏旁构件共用等情况,共涉及30多个字例(由于排印困难,不便举例),而从结果看,只有“嚴”字的省减字形被文字系统接受。笔划省简包括笔划省略和笔划简化两类,其中笔划省略又有单字笔划纯粹省略、单字偏旁部件共用笔划、合文共用笔划等情况。笔划简化系沿续西周以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方形、圆形之类团块的线条化。至春秋时期,除“丁”等个别字仍为团块外,汉字系统已基本上线条化。
春秋文字的增繁现象可谓纷纭复杂,有增添义符、增添声符、增繁区别、增添赘旁、增添赘笔、增添同形等多种情况。增添义符是在既有字形上再增加一个义符构件,所增主要有表动作行为的止、彳、辵,又、攴等,表器类器用的皿、升、酉、金等,表心理情感的心,表身份的臣,表自然物的土、艸等,其中有往、璧、华3字经增繁义符进入小篆系统。增添声符是指在既有字形上添加一个纯粹标音的偏旁构件,一种情况是在原无表音成分的表意字上追加声符,如上、兄两字分别追加尚、 声,铸、麋、终3字初文上分别追加 、米、中声;另一种情况即是在有声字上再迭加声符,如在龏、宝、腹等形声字上分别添加兄、酉、勹声。增添声符字中只有麋的加声字形进入小篆系统,铸的加声字形成为其后定型的中间环节。增繁区别是指为与其它形近字相别异而在既有字形上添加笔划或符号的现象,有上、下、气、甲4字经增繁区别而成为定型。增添赘旁主要是在既有字形上增加与音义表达无关的偏旁构件,所增构件主要有口、又、攴、火、夊、土等,有差、畯2字经增添偏旁后成为定型,重1字增添赘旁写法成为其后形成定型的中间环节。增添赘笔是于既有字形上增添一些无关乎字音字义表达的笔划或不具区别功能的笔划。春秋时期常见的是于一些字的上部横划上添加一短横,于竖笔或下垂笔划中加短横或点、于下垂笔划侧加撇笔等类型,这为该时期汉字书写中的一种普遍习惯。增添同形是指在既有字形上增添形体中相同的构形偏旁或笔划,例不备举。
替换现象包括方位互换、义符替换、声符替换和音化改造等几种类型。方位互换主要指字形形体方向的变异与偏旁位置的移易,计有40例,不赘举。义符替换是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义符换用,可分为义近形旁换用和相关形旁换用两类情况,春秋常见换用的义近形旁有彳止辵、攴又戈殳、収又、収攵、攴支、言心、言音、宀广、宀穴、禾米、日月、刀刃、刀戈、戌戊戈弋、卩女、女母、口甘等多组。常见换用的相关形旁有皿示、羊皿、龠音、匚、匚囗、士女、贝火、金贝肉等。义符替换字例中,城、期2字后起的替换字形为文字系统所接受而传流至今。声符替换主要指形声字中形符不变而声符用音同或音近的另一声符替换的情况,有两种类型:一是声符甲与从甲得声的声符乙替换,初步考定有古故、令命等15组;二是音同或音近的不同声符相替换,有首舀、其己等9组。音化改造有两种方式:一是近形音化,是将原表意的构件改造成与之形近的表音构件,有尚、良等7例;另一是置换音化,是将原表意构件换为另一在形上与之无关的表音构件,有囿、歲2例。音化改造字例中,尚、囿、良、皇4字改造后的字形取代原有字形而传入小篆系统。
讹变是汉字发展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中的笔划或构件被误写成构形作用不同的别种笔划或构件,从而导致构形与字义之间关系不能解说的现象。春秋文字讹变主要有形体离析、构件粘合和形近混同3种形式。其中发生形体离析的有宜、穆等10字,发生构件粘合的有丞、邁、尹、君4字;因形近而混同的主要是一些偏旁构件,有火讹成土、鼎讹成贝或目等8种情况,涉及堇、庶、具等11字。从传流看,其中是、 、丘、章、丞、堇、具、则、配9字经由春秋时期的讹变而定型,传承至小篆;烏、宜、穆、伐、龍、巫、庶7字,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讹变成为其后形成定型字形的重要中间环节。
据上可见,春秋时期汉字字形演变现象显得有点复杂。不过从总体来看,该时期大部分汉字的结构形态还是相对稳定,即使在发生结构变异的字形中,一般也有比较常见而可视为标准体的写法,变体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有些甚至罕见,变异字形为文字系统所接受的也只有少数。
专业化分工和创新是集聚经济的两大特征[6].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1909)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指出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可以规避中间商,节省交易成本.巴顿(K.J.Button,1976)在以下几方面讨论了企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
四、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
由于文字的动态发展,各时代文字必然呈现出各具特征的面貌。如在书体风格上,春秋铜器铭文字体开始形成地方性差异,秦与中原一带文字大体延续西周晚期风格,显得舒朗大方;齐鲁山东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字字体开始变得细长,线条匀细宛曲,逐渐趋向美术化,具有装饰性,尤具特色的是中晚期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鸟虫书之类美化装饰性的书体。在字形方面,就一般面貌而言,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除个别字外,春秋文字总体上已笔划线条化,团块形态基本消失;二是一些字首为横划的常用字或偏旁(如天、下、畐、酉、正、不、平等)习惯于在上面增加短横。就具体的偏旁构件与单字而言,女、丮、卩、贝、火、酉、心、皀、食、司、月、口、囧、宀等偏旁构件及为、弔、隹、禸、無、者、是、儿、老、乐、皇、年、鼎、具、折、疆等单字,其形态的演进皆各具时代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春秋文字与前期西周文字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
由于各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春秋时期文字开始呈现出一些区域性的特点。除上述字体风格特征外,从字形角度看,以楚为中心的南方诸国与山东齐鲁诸国两大区域各出现了一些特征性较强的写法,如南方诸国中壴、竹、丮、無、歳、鐘、盟、僕、姬等字有其特殊写法,“邑”为偏旁置于左边;山东齐鲁诸国中壶、壴、老、姬、 、保、歳、鐘、萬、邁、朕等字皆有特殊的写法。另齐鲁山东地区和南方地区中者、年、是写法相同却有别于秦与中原地区,也显示出明显的区域性。而相对来说,秦与中原诸国文字比较接近,其变异较小,尤其是秦文字,尽管春秋时期材料相对较少,但通过与同期其它区域相同字例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它对西周文字特点的继承和保守,从而呈现出有异于其它地区文字的面貌特征(当然,秦文字也有发展)。从总的分布特征来说,春秋文字大体上呈现出南方诸国、山东齐鲁诸国、秦与中原诸国三大区域格局。⑧再从发展传流看,春秋时期所形成的区域性特征写法大多延续至战国,成为战国文字区域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本文从字量及其构成、构形方式系统状态、字形演变现象、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等几方面对春秋文字进行了考察,概括描述了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们还获得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
其一,春秋文字中沿用字占主体,且多为基本常用字,维持了汉字系统发展演进的基本稳定;新造字的产生则体现了文字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内部调整,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文字的影响;春秋时期汉字的表意构件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其二,春秋文字沿续并增强了西周金文构形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后所形成的发展趋势,形声构形方式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表意类构形方式进一步趋向衰弱,构形方式系统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其三,春秋时期字形演变形式多样,有少数字形经变异后定型而进入文字系统传承,但相对来说,发生变异的字例并不多,大多数汉字的形体结构相对稳定。
其四,春秋文字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时代性的演进,文字整体面貌有异于西周,另一方面又开始形成地域性风格特征,且其中诸多特征在战国时期继续得以保持与发展。
①本文大致以公元前770年为春秋时间上限,公元前453年为其下限。所收材料截止到2008年底,范围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钟柏生等编《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及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两书所收春秋铜器铭文与侯马盟书(材料取自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温县盟书(材料取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 3期)、石鼓文(材料取自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9),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秦公大墓石磬(材料取自王辉、焦南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二分册(抽印本),1996年)等春秋石器文字,以及近年文物考古刊物发布的新材料。
②所谓字量,一般指的是字种数,即既依据字形,又考虑字音和字义,字形不同而字音字义相同的合并计算得到的种类数,不同于字形的个数。参见沙宗元《文字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74页。
③某些新增字尚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它们可能在春秋以前就已经产生和应用,只不过没有出现在目前已出土的殷商和西周文字材料中,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土,新增字的范围是需要不断增删调整的。
④据江学旺博士统计,西周金文用字量1706个,其中新增字926个,占总字量的54.28%。参见江学旺博士论文《西周金文研究》,南京大学,2001年。
⑤最后3个构件肉马鱼构字数并列。
⑥由于汉字的动态发展,有些汉字可能存在两种或多种结构类型,故总结构类型数大于总字数。如“匜”字有“也”、“釶”象形与形声两种结构类型。
⑦据江学旺博士统计,西周各类型比例为象形12.8%,指事3.3%,会意19.0%,形声59.9%,未详5.0%。参见江学旺博士学位论文《西周金文研究》,南京大学2001年,第19页。
⑧胡小石先生曾提出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分周秦、齐鲁与楚三派。参见《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第147-192页。
[1]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J].安徽大学学报,1994,(3):69.
[2]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4).
[3]江学旺.西周金文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1.
[4]张静.郭店楚简文字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2:24.
责任编辑:张增强
责任校对:艾 岚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Wu Guosheng
According to the unearthed materials,593 new characters were created in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The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creasingly perfect and stable,and the notional parts are relatively mature.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nfigur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weakening of the notional configuration while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ictophonetic configur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has experienced addition,simplification,substitution and corruption.A few configurationshave entered into the charactersystem asthe heritage.However,mostofthe configurations are stable.During this time,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s took on both features of the era but also the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pring and Autumn;Chinese characters;evolution
H121
A
1673-1573(2010)02-0084-04
2010-05-0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05AYY002,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主持)
吴国升(1968-),男,湖南涟源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