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2018-05-14曹丽萍
曹丽萍
【摘 要】字源识字教学是基于汉字文化视野下的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对一定数量的汉字追溯其现今形体的来源,分析其构字理据及演变过程,揭示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儿童建立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儿童对汉字的整体感觉和深厚感情。
【关键词】字源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在“经典危机”的信息时代,我们呼唤文学经典阅读,给儿童柔弱而稚嫩的心灵灌注以一种积极的、高贵的精神生命,进行价值引领、信念认同。当下,文学阅读已全然走入小语界。然而,教师怎样引领学生读好文学作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最为常态、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出好的提问是提升阅读教学品质的关键所在。
美国普杜大学卡皮克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学习,人们已经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从而可以简单地提取并生成问题的答案。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人们必须提取相关的信息。从“提取”的视角来看,好的提问应当能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建立起与先前知识的联系,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并在冲突中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在洞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后,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渴求和明晰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问题,提出具有思考性、有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来深化阅读的内涵,提升学习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一、提问“三性”
人类一直是基于“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不能示范性地提出能够鼓励学生深入阅读的问题,那我们的学生永远只会是表面的阅读者而已。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三性”,要能够引出更强的思考动力,引发更强的追究企图,导出更多疑问与探究动能。
1.问题具有开放性。
文学作品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开放性的问题注重让学生从书中读出自己的独特观点,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富有挑战性。
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课《爱心树》时,一问学生:长大了的男孩又回到了大树的身边,仿佛一切又回到了从前。此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1:感觉现在又快乐了。
生2:感觉又回到了从前。
生3:可是,大树的树枝、树干都没有了,回不到从前了。
生4:但大树还有这个男孩的陪伴。
师:是呀,尽管大树老了,很多事物改变了,但是孩子又回来了,大树感到快乐。
二问学生:大树为男孩奉献了一切,奉献了全部的爱,直到自己一无所有了,却还希望能给孩子点什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生1:这是一棵很善良、有爱心的大树。
生2:这是一棵一味牺牲自己,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予他人的大树。
生3: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切,无私奉献。
生4:把一切都给孩子,不求回报。
师:对,它给予孩子所有的爱。
这样的问题坦率、自由,具有探索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感悟。
2.问题具有思辨性。
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黄玉峰老师在《如何看待经典及如何看待思辨》一书中说:“语文学科的内容决定它往往是感性特质的,因此在语文学科内强调批判性思维,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于知识生成过程诸多环节要素的敏感性和反思习惯,在面对某种知识或意见时,能对其本身的可靠性进行独立的、有条理的分析与考察。”“批判性思维乃至思辨性阅读应该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强调思维过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强调理性态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辨性问题,指导学生以批判的态度阅读理性的文本。
以《爱心树》为例,问学生:大树为男孩奉献了一切,你赞成大树的这种做法吗?
生1: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能让孩子的愿望全部实现,死而无憾。
生2:我不赞成。大树这样做,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哥哥,他问妈妈要钱,妈妈每次都给他,他就越要越多。等到他长大成年了,问妈妈要了很多很多的钱。后来,妈妈没有那么多钱了,他就发脾气,最后把妈妈给杀了。
生3:我听过一只狗和主人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狗,它的主人一直给它喂食。有几次,它想去厨房里吃块肉,每次主人都会骂它几句,但最后还是给它吃。后来,主人的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不能让狗这么贪心,宁愿骂它少一点,也得把肉给抢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主人不能太宠狗,宠坏了,狗会无法无天、得寸进尺。而妈妈也不能太宠孩子,否则孩子会越来越自私。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整个阅读过程洋溢着浓浓的思辨色彩或批判性思维色彩,学生的思维已经超越了文本,其思维品质明显提高。如果这样的阅读形式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可以、应该或者值得去思辨的点自行作出反应,从而养成以批判的态度、反思的精神、理性的思考进行阅读的习惯,如此,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逐步提升。
3.问题具有比较性。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文学作品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少有几本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阅读的。教师指导阅读与学生独立阅读之間会有很大差异。
在借班上《爱心树》时,课前交流环节,我意外地发现有的学生已经读过这本书了,于是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今天老师带你们读了《爱心树》,跟你之前自己第一次独立阅读,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吗?
生1:有。第一次读,我只觉得那棵大树很有爱心,现在,我又感觉到小男孩没有爱心,很自私。
生2:第一次呢,我看了没怎么感动。但是这一次呢,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小男孩是多么的自私,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无私的奉献……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平凡的绘本,现在呢,我觉得它很不平凡。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爱心伴爱心成长》,主要讲的是中国文化,教我们怎么做人,包括了《爱心树》里所有的内容。
生3: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感觉没告诉我们什么意思,现在跟老师一起读,感觉这本书太感人了,快要流出眼泪了。
生4: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感觉这棵大树为这个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当的,但这次跟老师读了之后,我感觉大树做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作为一个孩子,不能一味索取,不能这么贪婪。
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就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爱,给予我们心灵的阳光。
这一比较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总结,让整堂课亮了起来。孩子们的肺腑之言让我欣慰,诸多的收获证实了教师指导阅读的成功与价值,让我的心也明亮、温暖起来。
二、提问“三指”
问题是引子,引导学生从一个点出发,到达某个目的地。文学阅读中的提问应以文本的“事实”为依据,问题提得具体而明确,即指向清晰,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去与作品深度对话,从而发散思维,读懂作品的核心要素。
1. 提问指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人物形象是三大要素之一。阅读小说,教师的提问毫无疑问要指向对人物的赏析、理解,指向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凝聚、审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备课时要从这样一个角度考虑教材,即找到若干一下子看不出来的关键地方,而这里却有因果关系,从这种因果关系中能产生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求知欲望。”这话告诉我们,教师要独具慧眼,捕捉潜藏的、内隐的具有规律性的点,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发现。
祝禧老师上《草房子》,从众多人物中聚焦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四个人,步步设问: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四个人,他们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他们对待苦难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由此梳理出这样一个框架结构图,突显了主人公的可贵品质。
2. 提问指向作者。
文学作品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承载体,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产物,它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的提问不容置疑地要指向作者,促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但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隐含在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描述中,教师的提问就要把学生带回到阅读文本中,引发学生去统整、分析、梳理文章中的内容,充分运用、汲取文本的优质语言资源,得出自己的答案。
窦桂梅老师上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
<山海经>》,她“步步为营”,精心设计问题,问:写了阿长的哪些事?主要写了哪三件事?你读出了怎样的阿长?鲁迅究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阿长?……最终以坐标的方式呈现出作品的框架结构:
这样的板书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等要素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呈现出作品内隐的框架结构,同样也突显了鲁迅以抑欲扬的表达意图,看似写阿长不好,但其实言语间透着爱,满满的都是对阿长的回忆。
《草房子》一书最后有这样一段关于草房子的描写:“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静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一泻千里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祝禧老师提问:草房子本是古朴的,但作者为什么说是“华贵”的?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草房子里那一群孩子的人性光芒,使得草房子虽简陋而温馨,作者把草房子写得这么美,一是因为那群孩子朴实、华贵,二是作者一心向往那种宁静而古朴、梦幻而华贵的境界,他身居高楼,心向草房,他在我们心里建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又问:为什么没有用“金光闪闪”而是用了“金泽闪闪”?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曹文轩因童年生活在水乡而喜欢带水的文字,了解作者的语言特色。
3.提问指向读者自身。
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停留于“理清情节、分析形象、分析环境、概括主题”等方面,停留于“文本的意义”,而忽略了小说蕴含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跳出来,指向读者(即学生)自身。蒋军晶说要多提提延伸性问题,多以“if(如果)”来开头,目的就是要增加书和学生的生活关联,让学生感受到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影响和指导意义的。
以《爱心树》为例,问学生: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棵大树?它是谁呢?
生1:我生命中有这样一棵大树,是爸爸和妈妈。因为他们给予了我无私的奉献,陪我玩,陪我做作业,让我的生活很快乐。
生2:我的生命中也有一棵这样的大树,是我妈妈。她给了我无私的爱,但不是我想要什么就给我什么,她会认真思考我的要求,看对学习有帮助才满足我,所以我感觉她是一棵很好的大树。
生3:我生命中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因为他们都很关爱我,爸爸辛苦地赚钱养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我的生活,妈妈关心我的学习。
生4:我生命中的大树是妈妈。妈妈每天放学过来接我的时候都给我买好吃的。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她都会陪我。考试考得不好,她不会骂我,会问我哪里不会。
学生动情的话语让人感动。这棵“爱心树”无疑已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灵。
总之,文学阅读是儿童成长的必需品,它能以卓越的象征和隐喻方式建立起一个超越世俗的、永恒的、完美的世界,灌注给儿童一种积极的、精神生命。而教师要多为学生输送契合他们心灵,能令他们的心灵产生感动、悲悯和无限美好遐想的作品,在阅读指导时要精心设问,注重“三性”“三指”,引导学生把作品读懂、读透,获取丰富的理解、多元的感悟、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朱自强.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M].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9
[2]蒋军晶. 阅读教学第四讲[EB/OL].http://blog.sina.com.cn/u/220957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