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多发性结核1例

2010-04-07伍玉南孙克伟黄裕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腹痛

伍玉南,孙克伟,黄裕红,陈 斌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湖南 长沙 41000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2岁,电脑城职员,因腹痛2月余,加重2 d,于2009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自2009年10月上旬出现腹部间歇性隐痛,伴乏力,头晕,消瘦,无咳嗽、咯痰,体温未测,无便秘、腹泻、关节疼痛等不适。入院前2 d腹痛加重、难以忍受,以脐周疼痛为甚,呈持续性发作。既往有乙肝病史10余年,肝功能正常,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重度贫血貌,形体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脾左肋下恰及,肝区叩击痛(+),腹肌紧张,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入院当晚体温39.4℃,伴盗汗。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BC 2.84×1012/L,HGB 72.4 g/L,余项正常。二便常规:正常。生化全套:Alb 28.6 g/L,余项正常。 ESR:55 mm/h。

感染相关检查:抗 CMV、抗 EBV、抗HIV、抗 HCV均为阴性,乙肝五项:HBsAg(+)、HBeAb(+)、HBcAb(+)。 支原体及衣原体IgM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氏反应阴性。抗TB:阳性。PPD试验阴性。

自身抗体及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 (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阴性。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

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位片:两肺间质性肺炎,右侧包裹性积液。腹部平片:腹脂线模糊,考虑腹腔炎症。ECG:窦性心动过速。腹部B超:肝实质不均质性改变,脾大。全消化道钡餐:十二指肠球部边缘欠光滑,底部呈“山”字形改变,十二指肠弯完整,水平部可见一隆起样憩室影,所示空肠见多部分溃疡样改变,钡剂能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内钡剂通过较快,回盲部显示如常。考虑: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②小肠多发性溃疡改变,考虑肠结核、腹部结核可能性大,不排除克罗恩氏病;③十二指肠升部小憩室。

患者为青年男性,生活环境较差,主要表现为间断发热、腹痛、贫血、消瘦,结核抗体阳性,血沉明显升高,全消化道钡餐显示小肠多发性溃疡改变。综合患者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腹痛查因。①肠结核?②克罗恩病?③肠道淋巴瘤待查。

胸部CT:两肺间质性肺炎,右侧包裹性积液。全腹CT:多段小肠壁增厚、水肿,少量腹水胸水,部分肠道积气扩张,考虑小肠克隆恩氏病?肠结核?结肠镜检查:距肛门35~40 cm至回盲部黏膜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较深溃疡,溃疡基地覆盖黄白苔或污秽苔,周围部分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以右半结肠明显,回盲部变形,溃疡融化成片或成圈,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结肠黏膜病理检查:结肠黏膜肉芽肿性炎症,有溃疡、坏死,少数凝固性坏死及化脓性炎症,固有黏膜水肿,结合肠镜特征及镜下特点,考虑肠结核。骨髓涂片大致正常。

临床诊断:①继发型肺结核,左上,无痰;②结核性胸膜炎;③肠结核;④结核性腹膜炎。

治疗方法:于2009年12月18日开始四联抗结核治疗:异烟肼 0.3,Qd,利福平 0.45,Qd,吡嗪酰胺 1.5,Tid,乙胺丁醇0.75,Qd。治疗3周后腹痛稍有缓解,仍发热,体温最高39℃,腹部体征改善不明显。10年1月7日复查胸部X线:左肺尖渗出灶,活动性结核灶可能,右侧胸膜增厚,右下肺包裹性积液。进一步确诊结核,加用异烟肼0.4,iv.Qd,并加强支持治疗,2月后病情缓解,但肺部结核病灶无改善,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肺部结核病灶好转,于4月中旬出院。

2 讨论

2.1 肠结核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常伴有肠外结核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中毒症状,肠镜检查可分为炎症型、溃疡型及增生型。其溃疡多见于回盲部,多为环形溃疡,边缘呈鼠咬状,边界不分明,溃疡可以融合,融合后仍为不规则性的环形溃疡。溃疡较深,覆盖较厚且牢固的白苔。该患者溃疡为环形,溃疡基地覆盖黄白苔或污秽苔,位于肠结核好发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均支持结核诊断。

克罗恩病患者肠道溃疡多见于末段回肠及邻近结肠,多表现为纵行溃疡、阿弗他样溃疡及铺路石样改变,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多伴有梗阻、瘘管、腹部包块及肠外症状,如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该患者临床表现及肠镜表现不典型,克罗恩病的支持点不多。

肠道淋巴瘤的首发表现可以为腹痛、发热、消瘦,其内镜检查可见深浅不一的溃疡,好发于回盲部、空肠初期溃疡无特殊性,随病情进展可迅速呈穿透样改变,溃疡深大,溃疡之间为完全正常的黏膜。确诊肠道淋巴瘤需要病理学检查证实。该患者肠镜检查及腹部CT未发现腹腔肿大淋巴结,淋巴瘤诊断可能性小。

2.2 结核诊断性治疗的疗程问题

常规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一般为2~6周,该患者抗结核治疗3周后病情无缓解,通过加强支持治疗、加用异烟肼针剂、左氧氟沙星,并延长疗程至16周后有效,可能与其系全身多发性结核、营养状况极差、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存在原发耐药株等多因素相关。

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每年有15万人死于结核[1-2]。近年来由于化疗、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HIV/ADS的流行,结核病尤其是肺外结核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患病人群呈隐匿性存在,以肺外结核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结核容易误诊或漏诊,而全身多处发生结核在临床上较罕见,抗结核治疗通常在短期内难以奏效,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 我国结核病疫情状况[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2):639.

猜你喜欢

肠结核克罗恩腹痛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抗结核2SHR/6HR方案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的疗效观察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